正德崛起 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宁王之恶

>

奉天殿。</p>

悲伤气氛充斥其中。</p>

满朝文武一片悲戚神色。</p>

所有人尽皆沉浸在弘治皇上大行的悲伤之中。</p>

只不过。</p>

当小太监那尖锐的声音再次响起时。</p>

大殿之中正在哭泣和抽噎的朝臣们,还是稍稍平复了一些,所有人的目光,齐齐朝着小太监望去。</p>

此刻的小太监,手持圣旨的他,也是一副悲伤模样。</p>

毕竟刚刚宣读完弘治皇上大行的圣旨。</p>

且不言主死奴悲,还是说这是在新主人面前露脸的一个好机会。</p>

无论是哪个缘由,小太监这满面的哀悼都说的过去。</p>

可这般悲戚的模样,也并未维持太长的时间。</p>

当他将这份圣旨打开,快速一扫之后,悲伤的神色瞬消不说,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严肃凌厉的模样。</p>

“皇太子殿下谕,令曰:</p>

宁王一系勾结外番、豢兵养马、久怀异志,其间逾越之事更是时有传出,先皇念在与其同出一脉之缘,在位期间一直对其多加忍让照佑,可殊不知纵虎为患,宁王朱宸濠恩将仇报,勾结内宦毒害先皇,致使先皇英年早逝,撒手人寰……”</p>

小太监义愤填膺。</p>

诵读圣旨的语气,更是直接换了一副模样。</p>

刚才在宣读弘治皇上那封遗诏时,小太监还满是悲戚模样,诵读过程中数度哽咽中断。</p>

可现如今。</p>

小太监满面怒色不说。</p>

话语更是铿锵有力,一脸肃杀模样。</p>

而伴随着他诵读的话语道出,大殿之下的众朝臣瞬间一片惊愕。</p>

大部分朝臣瞪大双眼目瞪口呆不说,更是将所有的惊骇和震撼,直接写在了脸上。</p>

不是吧!</p>

这是真的吗?</p>

陛下居然是被宁王所害。</p>

这岂不是说,宁王弑君的罪名已经坐实。</p>

不仅仅是他完了,就连宁王一系,也全部脱不开干系?</p>

呃……</p>

不对!</p>

宁王已然谋反。</p>

无论有没有这回事,这宁王一系已然完了。</p>

而这弑君的罪名,只不过是在倒塌的高楼上面再加一力重击罢了。</p>

想到这里的一众朝臣,注意力又重新转移到宁王弑君的这件事情上来。</p>

弑君!</p>

而且还是以藩王之位弑君。</p>

如此胆大妄为的举动,真是青史罕见。</p>

众人惊叹于宁王的胆大妄为之余,心中更是忍不住暗暗嘲讽。</p>

他这是傻吗?</p>

造反就造反呗,干什么还要弑君?</p>

难道他不知道,此事一旦败露,势必将激起天下人的怒火,更是将自己牢牢刻在了青史的耻辱柱上。</p>

而且这还不言,朝堂之上还有一个太子殿下。</p>

即便弘治皇上遇害了又如何。</p>

只要皇位上还有继承者存在,这大明的朝堂就不至于陷入混乱和分崩离析,那宁王想渔人得利的念想更是不会出现。</p>

除非……</p>

众朝臣念头一转,猛有所悟的他们,陆续抬起头,皱眉朝着大殿上面的朱厚照望去。</p>

而就在此时,刚刚停顿了几息的小太监,又开始继续诵读起太子殿下的谕令来。</p>>

“另勾结匪类,暗布人马与本宫回京途中意欲行刺,幸得左右护卫,方得无恙……”</p>

呼!</p>

小太监读到这里。</p>

忍不住轻轻呼出了一口浊气。</p>

眉宇之间更是充满了庆幸的神色。</p>

而与此同时。</p>

大殿之下的一众朝臣瞬间变色。</p>

原本还是一脸猜疑望向朱厚照的他们。</p>

此刻在听到小太监的这般话语后,瞳孔猛然一缩的同时,更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p>

嘶!</p>

我去!</p>

这贼子真是胆大妄为!</p>

时至现在。</p>

众朝臣就是再糊涂,也明白那朱宸濠为何要冒着背上千古骂名的风险,差人进宫行刺弘治皇上了。</p>

原来。</p>

他最初的打算。</p>

根本就不是行刺弘治皇上一人。</p>

而是通过宫内宫外的联合行动,一举将弘治和太子殿下齐齐刺杀。</p>

嘶!</p>

一想到这里。</p>

众朝臣的脸色瞬间变得愤怒无比起来。</p>

虽然。</p>

这般情况并没有发生。</p>

但是满朝文武尽皆明白,如若太子殿下那边真若被他得逞的话。</p>

那此时的他们,能不能安安稳稳的站在着大殿之中,可能都是一个异数。</p>

即便能继续待在这里,可那高台之上的人,却已绝非眼前这个。</p>

两相对比之下,满朝文武还是感觉,这个之前看起来很不着调的太子殿下,貌似是更为靠谱一些,总比那个以下乱上,暗中做些苟且勾当的宁王要强上千倍万倍。</p>

众朝臣心中胡乱思索。</p>

而那小太监则是继续将旨意宣读下去。</p>

后面的诸般内容,其实就是尽数宁王的诸般罪状。</p>

豢养兵丁,勾结匪类,大逆不道,倒行逆施,谋反叛逆,自立为君等等内容。</p>

这谕令到了最后。</p>

就是对宁王及其一系的惩治。</p>

宁王父子几人,如今尽皆已经命归黄泉,想要再惩治,已然没了机会。</p>

只不过他们虽然是逃离了惩罚,可他们那一支的宗族亲人还在,他们的妻儿老母也在。</p>

所以这接下来的谕令,说是针对宁王,倒不是说是开始敲响了宁王一系的丧钟罢了。</p>

首先宁王一系,尽皆处死,无论老幼。</p>

其次是和宁王一系结姻的一众家族,也纷纷因为知情不报,勾结叛逆和收到株连。</p>

宁王藩王宗祠被彻底毁灭之余,宁王的爵位也从宗人府除爵,自此大明将再无宁王爵位。</p>

可即便是这般,朱厚照还是感觉不够。</p>

和宁王的罪行相比,朱厚照感觉即便这般处置他们,都有些太轻了。</p>

要不是实在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名头,朱厚照是真想将当初射死宁王的那个东厂档头教训一番。</p>

他么的就不知道射偏一点啊!</p>

即便是给他留上半口气,本宫也绝对会保住他的性命,不会让他这般轻易的死去、</p>

不过此刻说什么都已经为时已晚,宁王死了,而且还是那般轻易的死了,主谋之人除了一个李士实还活着,剩下的宁王一家和刘养正,如今已经尽皆去黄泉路上投胎去了。</p>

朱厚照想到这里,眉头轻轻皱了一下的同时,忍不住轻轻呼出了一口浊气,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面前的一众朝臣身上。</p>sxbiquge/read/9/9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