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已经入座,唯独孟庆阳还眼神空洞的站在墙角,显得格外突兀。
钱江河愈发不满,皱着眉提醒他:“孟老师,入座吧。”
孟庆阳这才回神,他刷得红了脸,面对大家的注视,他更加觉得没脸见人。
他之前信誓旦旦的说李晓月没有真本事,等着看她的笑话,可是现在,被看笑话的人成了他。
此时此刻,孟庆阳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低着头往会议桌挪,满心希望没有人会提起那些尴尬的事。
陆知衍没想搭理他,李晓月倒是想怼他两句,但深知现在不是时候,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筹建学校的事情。
他们没有必要为了孟庆阳这个无关紧要的人耽误正事。
陆知衍和李晓月都放过了他,眼看没人提,孟庆阳暗暗松了口气,可他刚刚入座,边上就传来一声嗤笑。
这一声嗤笑,和他先前笑李晓月的如出一辙。
正主放过了他,但两名女监考官没打算放过他。
“孟老师,你不是说不相信李晓月同志能给出满意的答卷吗?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你是不是应该为先前的无礼给李晓月同志道个歉啊?”
“对啊,人家大人有大量不跟你计较,孟老师不会就当没事发生过吧?大家都是教书育人的,平日里喊着让孩子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难不成到了自己身上,就得过且过了?”
孟庆阳的脸更红了,他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完整的字来。
他从小到大都是被人崇拜仰望的,压根没给人道过歉,让她给李晓月道歉?他开不了口。
他不道歉,大家都没说话,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他,等着他有所表示,孟庆阳无奈,只能用求助的眼神看向钱江河。
钱江河作为会议室里最大的领导,要是能为他说两句好话,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钱江河能不知道孟庆阳在打什么主意吗?先前他就觉得孟庆阳不咋地,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挫挫他的锐气,他能为他说好话?
孟庆阳以为,钱江河那么看重他,一定会为他说话,可是万万没想到,钱江河竟直接别过脸,错开了他的视线。
他的态度显而易见。
孟庆阳尴尬到不行,他酝酿了好一会儿,才朝李晓月含糊不清的说了声对不起。
李晓月不作回应,既然他没那诚心,她又何必当回事?
她直接忽略了孟庆阳的道歉,自顾自的拿出从家里带过来的笔记本,递给了钱江河等人。
钱江河疑惑的翻开笔记本:“李晓月同志,这是?”
“这是我昨天回去之后,整理的一些我对设立教师培训班的规划以及展开工作的细节,还有就是筹建小学的具体想法,我简单跟各位解释一下,细致的东西都写在笔记本上,大家可以慢慢看。”
钱江河认同的点头:“李晓月同志想得很周到,那你开始吧。”
李晓月颔首,沉稳的娓娓道来。
“首先,我认为筹建学校的事情刻不容缓,毕竟建造学校工程浩大,我希望能赶在明年的九月之前建成,确保新学校能顺利开学。”
“其次,教师培训营我希望设立在连云小学,我观察过,连云小学还有几个空教室。”
钱江河爽快的应下:“这一点没问题,王校长,你们那边能配合李晓月同志的工作吗?”
“当然可以!”王校长激动的点头,教师训练营设立在他们学校,那简直太好了,到时候他们学校的老师都能去蹭课,想必李晓月不会拒绝。
李晓月继续说:“最重要的一点,我希望教师训练营能由我全权负责,包括人员的审核以及工作内容,我需要绝对的话语权。”
钱江河微微蹙眉,斟酌了片刻,他缓缓点头:“你的初衷是为了培养人才,能让孩子们有学上,光这一点,足以让我相信你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所以我们非常愿意配合你的工作,教师训练营是你提出来的,你当然拥有绝对话语权。”
“谢谢各位的理解。”钱江河既然答应了她,教师培训营的事情就不用在会议桌上细说了,后续开展工作,她写一份详细的报告给他们就行。
最主要的还是筹建学校的事情,毕竟这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关于石桥村筹建学校的事,我是这样想的,除了石桥村以外,附近还有很多孩子都在排队上学,所以我觉得,每个年级可以开多个班级,比如一年级可以有一年级一班,一年级二班,以此类推。”
这个提议就目前来说是非常新颖的,主要是这个年代,大多孩子都只上个小学,了不起再上个初中,极少有人能上到高中,因此初中高中也都是一个班,小学就更不用说了。
钱江河陷入沉思。
陈伟民琢磨了片刻,说道:“李晓月同志,这能行吗?会不会乱套?”
“那肯定会乱套!”不等李晓月回话,孟庆阳就大声反驳:“要是一个年级有多个班级,那老师如何分配?学生管理又该怎么平衡?”
“有什么难的?”陆知衍淡淡开口:“老师教一个班是教,教两个班也是教,要是有更多的班级,安排更多的老师就可以,至于管理学生,那是学校领导层应该关注的事情,我们想要教书育人,就该学会解决问题,还不是固步自封,原地踏步。”
李晓月眼睛一亮,笑得眉眼弯弯:“我先生所言,就是我想说的,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未来会有更多的孩子需要能读书的地方,难道以后再实施排队上学?总要想一个解决办法吧?”
钱江河重重点头:“李晓月同志,你说得有道理,就按照你说的办,反正要建学校,不如把学校建的大一点,可以容纳更多的孩子,要是我们这边推行的好,也可以让全国效仿。”说着,他看向李晓月:“新校区,你打算造多大的?”
李晓月早就想好了:“至少预备三个班,也许会更多,这事儿得等我回去,做一下周边的人口普查再定。”
钱江河答应的很爽快:“行,那我们暂定三个班,要是有变动,你及时通知我。”
“好,谢谢领导。”
“三个班?”孟庆阳又叫唤起来:“那得多大的学校?得花多少钱?上面能批下来吗?”
钱江河面露难色,好似资金问题,确实有点困难,但他还是给出肯定的答复:“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李晓月心事重重,这一点倒是她考虑不周,这个年代,干什么都有一定的规矩,不是她想怎样就能怎样,每个年级最少三个班的学校,不一定能审批下来。
筹建学校的事情决不能因为资金而受阻,李晓月沉思片刻,说道:“领导,钱的事您尽力就好,剩下的我们再想办法,实在不行,也可以接受群众入股。”
这个年代,学校寺庙之类,都会有百姓凑钱建造的例子,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钱江河认同的点了点头。
孟庆阳嗤笑一声:“说得倒轻巧,平白无故的谁愿意给你们出钱?除非你们先打个样呗。”
李晓月实在是忍不住了,她拍案而起:“孟老师,你的种种言行,我送你四个字,德不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