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医神 第177章:紫外线密语·实验室现形

();

陈砚把那块破婚纱从口袋里掏出来的时候,手指上还沾着甲板上的铁锈。

布料边缘被鱼线割得参差不齐,像撕开的伤口。

他没说话,直接走进急诊科西侧的备用诊室,顺手关上门。

灯是坏的。

他摸黑走到操作台前,把布料铺平。

指尖压在内衬上,能感觉到几道细密的缝线,像是被人刻意藏了东西进去。

门外有脚步声经过,是夜班护士去换药车。

等声音走远,他才动手拆手术灯的滤片。

塑料壳卡得很紧,他用刀尖撬了两下,咔的一声掉了下来。

停电正好在这时候发生。

走廊应急灯闪了一下,整个楼层暗了下去。他立刻接通临时电源,把改装过的灯管架在支架上,打开开关。

蓝光扫过布面。

原本发黄的内衬突然浮现出一条条细线,像血管一样从中心向外延伸,分出三支,末端标着三个模糊的点。

线条走势很怪,不是地图常见的路网,倒像是某种生物结构。

门被推开时,他头都没抬。

林美媛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个密封袋。她换了身灰色夹克,头发扎得很低,脸上没有化妆。

“我拿到了。”她说,“殡仪馆登记的那具无名尸,血型和你父亲实验记录里的‘载体样本’一致。”

她把密封袋放在台面上,掀开一角,露出里面的器官报告。

纸张背面有大片干涸的血迹,颜色深浅不一。

陈砚把报告轻轻盖在婚纱上。

紫外线一照,血迹的位置刚好嵌进地图上的空白区域,严丝合缝。

那些原本散乱的斑点,此刻成了路径上的节点,连成一条完整的线。

“这不是随便滴上去的。”林美媛低声说,“我刚才做了光谱分析,这些血是分七次滴落的,每次间隔大约四分钟。氧化层有明显分层。”

陈砚盯着那七个点,忽然伸手按住自己的胸口。

那里有一道旧伤,靠近心口偏左。

他闭上眼,回忆起小时候在书房见过的一幅图——父亲画的人体经络变异结构,标注着“子午通幽”。

他睁开眼,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条主脉,从胸骨下缘开始,沿脊柱下行,到盆腔处分岔。再对照婚纱上的纹路。

完全吻合。

“这是通道图。”他说,“通往地下实验室的路线。”

林美媛已经打开便携终端,调出市建委的地下管网数据。

“老院区有废弃通风井,位置和这条主脉走向高度重叠。”

她快速输入坐标,“最可能的入口,在急诊科负三层,污水处理区下方。”

陈砚点头。那个地方他知道。

平时没人去,检修通道每二十四小时开放一次,窗口期十五分钟。

“但怎么进去?”林美媛看着密封袋里的报告,“这扇门不会自己开。”

陈砚的目光落在血迹排列上。

他想起父亲设计过一种锁,叫“七阶脉冲锁”。

不用密码,也不刷指纹,而是通过七个生物感应点,模拟特定心跳节律才能开启。

那种锁只存在于图纸上,从未建成。

可现在,这张报告上的血迹分布,和图纸上的感应点位置一模一样。

“这不是密码。”他低声说,“是心跳回放。”

林美媛抬头看他。

“有人用真实的脉搏节奏,把血滴在纸上。”陈砚指着第一个点,“第一滴在收缩期,第二滴在舒张末期,中间间隔精确到毫秒。七次之后,形成完整的心跳波形。”

“你是说……这血的主人,用自己的心跳当钥匙?”

“对。”

“那现在怎么办?我们总不能找个人来现场复制心跳。”

陈砚沉默了几秒,然后从工具包里拿出一个小仪器——便携式心电模拟器,急诊抢救时用来测试监护仪是否正常。

他调出基础窦性心律模板,开始修改参数。

先拉长P波,再压缩QRS复合波,最后压低T波。

屏幕上的心跳曲线逐渐变得特殊,带着一种罕见的顿挫感。

“这是我父亲的心律特征。”他说,“慢,但有力,每分钟五十八次,第三周期会轻微震颤。”

他把模拟器输出端接到微型震动马达上,把马达贴在报告背面的七个点上。

按下启动键。

马达开始震动,按照设定节律依次触碰每个点位。

一秒,两秒,三秒……

什么也没发生。

林美媛皱眉:“是不是顺序错了?”

陈砚摇头:“不是顺序问题。这种锁必须用活体信号触发。模拟器再准,也不是真实生命反应。”

他收起设备,把婚纱重新折好塞进口袋。

“得有人用自己的心跳去试。”

“谁?”

“我。”

林美媛看着他:“你也有这个特征?”

“我是他儿子。”他说,“遗传性心律异常,从小就查出来了。”

两人没再说话。

外面走廊传来推车轮子的声音,早班清洁工开始拖地。天快亮了。

林美媛合上终端,站起身。

“明早八点,污水井检修通道会开放十五分钟。”她说,“监控系统每天这个时候重启,有三十秒盲区。”

陈砚点头。

“我只能帮你到这里。”她往门口走,手搭上门把时停了一下,“别死在里面。”

门关上后,诊室又暗了下来。

陈砚坐在台边,从袖口抽出手术刀,检查刀刃。有点卷,但他没磨。这种刀不需要太锋利也能用。

他把刀插回暗袋,站起来往外走。

刚到门口,手机震了一下。

短信来自未知号码,只有四个字:他们醒了。

他盯着屏幕看了两秒,删掉信息,把手机放回兜里。

走到护士站时,周慧萍正低头写交班记录。她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继续写字。

陈砚穿过走廊,拐进楼梯间。

下到负二层时,听见前方有动静。他停下,贴墙站着。

两个穿白大褂的人推着担架过来,上面盖着黑布。一人说:“冷冻舱又满了,今天得送走一批。”

另一人应:“老规矩,凌晨三点运出去,走B通道。”

脚步声渐渐远去。

陈砚等了几分钟,才继续往下走。

负三层灯光昏暗,空气里有股潮湿的霉味。污水处理区的铁门虚掩着,门框上挂着一把电子锁,屏幕显示下次解锁时间:07:59:32。

他靠墙坐下,闭上眼。

离八点还有四十分钟。

耳边突然响起一阵极轻的嗡鸣,像是某种设备启动的声音。他猛地睁眼,发现锁屏正在闪烁红光。

密码输入界面弹了出来。

下面跳出一行小字:

请输入生物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