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掀翻一座王朝 42、他是一个奇迹

清晨。

公主府所在街巷尽头,一骑奔马“哒哒”而来,苏镇方风尘仆仆,仍是昨日出城时那套衣裳,端坐马上。

他眼球中尽是血丝,一夜未睡,但精神异常亢奋。

“唏律律。”

勒马在府邸门外停下,苏镇方翻身下马,叩动门环。

很快,门房疑惑地拽开门,意外于今早登门的人一个接一个的……

可很快,当苏镇方将一枚腰牌丢过来,报出身份后,这种疑惑就转为了惊愕。

“苏……苏将军?”

门房没见过对方,但对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京中更不可能有人胆敢冒充。

苏镇方微笑道:“烦请通报公主,说苏某人来访。”

“哦……好!将军稍等,我这就通报。”

门房不敢耽搁,转身要走。

却给苏镇方叫住:“问一下,李先生此刻可在府上?”

他来这里,目的就是见李明夷,当面感谢。

昨晚,苏镇方与王喜妹团圆,在村中住下,一夜未眠,与喜妹彻夜长谈,互道多年衷肠,说不完的话,一直聊到了天明,王喜妹的眼泪打湿了三条手帕。

期间,他也询问过是否有人来调查过,但得到了否定的答案,这令苏镇方愈发好奇,李明夷是如何得知母子下落的。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苏镇方不惑之年,找寻回了当初的恋人,并收获了一个被教养的很好的儿子。

何等喜悦!

直到黎明时分,苏镇方才返回京师,以他的官职无法长久滞留在外头。

同时,母子二人也需要收拾一番,辞别亲友,才能跟随他进京城将军府邸居住。

更何况,以苏镇方今时身份,迎接回妻女,自然要风光大办,急不得。

而他回京的路上,心想的另外一件事,便是来答谢李明夷。

如此大恩,他必须要当面报答,寒风中,他心中更已暗自下了个决定。

“李先生?哪位……”

门房怔了下,委实是他着实难以将眼前的指挥使与殿下身旁那个小随从联系起来。

但他脑子灵光,只说没注意,苏镇方也没深究,既然李兄弟在公主府任职,肯定能找见,无非早晚。

接下来,便有了下人高声通报的一幕。

……

……

屋内。

“苏将军来了?!”

这一刻,除了李明夷外,所有人都愣了下。

旋即,昭庆美眸霎时间看向椅中少年,想要寻求一个答案。

小王爷也反应过来,霍然看向李明夷:

“苏将军怎么来了?”

在姐弟二人看来,唯一会导致这件事的,只有李明夷昨天的举动。

海先生涨红的脸上,目光蓦地闪烁了下,心生不安。

“不会吧……刚说苏镇方回来拜见……不,绝不会是那样,定是这少年郎惹恼了对方,人家来兴师问罪。一定是这样!”

他心中自我安慰着。

同时,又生出一丝庆幸来。

恩,自己虽然小丑了……但只要李明夷闯祸更大,出的丑更大,遮过自己……大丑遮小丑,相对而言,他受到的指责也会减小,上等马和下等马,终归是对比出来的……

这个世界,就是个比烂的世界啊……

这属于海先生自己的“小丑相对论”!

李明夷有些好笑地看了他一眼,气定神闲地微笑道:

“殿下请苏将军进来就是,绝不会是坏事。”

昭庆眸光闪烁了下,从贵妃榻上站起身:

“走,随本宫迎接苏将军。”

海先生张了张嘴,只好压下质疑的话,跟着众人推门走出院子,并吩咐下人把人请进来。

很快,苏镇方大步走入院子,目光在几人中一扫,在李明夷脸上停顿了下,微笑点头,旋即才拱手抱拳:

“苏某见过公主殿下,滕王殿下。”

话语一顿,他又看向李明夷,眼角鱼尾纹扩散开:“李兄弟,我们又见面了。”

李明夷含笑道:“将军可已如愿?”

苏镇方笑着点头。

宛若打哑谜一般。

看的其余人大为茫然,不过“李兄弟”这个称呼一出,再迟钝的人也能咂摸出滋味了。

苏指挥使早已过不惑之年,却对少年的一个随从以“兄弟”相称,若传出去,足以令许多人跌掉眼球。

海先生脸色一白,不安感愈发强烈。

昭庆姐弟也是意外至极,不过院中并非说话场所,昭庆笑着请苏镇方进屋。

又瞥了眼跟在人群中的严宽,淡淡道:

“冰儿,送严主簿出府。”

“是。”

冰儿上前,一抬手,朝着脸色阴晴不定的严宽道:“请吧。”

严宽心中一万个不愿,苏镇方的出现委实令他心惊,但被驱赶,也只能沉着脸离开。

从始至终,苏镇方都没正眼看他。

……

温暖的室内。

众人分宾主落座,先是一阵客套寒暄,昭庆才好奇开口:

“不知将军清早登门,所为何事?”

滕王也心如猫抓,看过来。

苏镇方大马金刀,坐在椅中,淡然一笑:

“苏某冒昧登门,乃是为李兄弟而来。昨日,苏某与李兄弟意外结识,相谈甚欢,李兄弟更帮我解开了一个心结,故而才登门当面感谢。”

啊这……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好奇心攀升至顶点。

不知道李明夷昨天到底与他说了什么,又解开了什么心结,能令对方如此作态?

简直……热络的不像话。

而苏镇方顿了顿,又继续道:

“此外,之前公主殿下设庆功宴,也曾发请柬邀请苏某,但彼时公务繁忙,未能到来。今日得空,也是顺道向殿下致歉。”

此言一出,姐弟二人脸色都不对了!

因为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更为惊人。

公主府设宴,广发请柬,苏镇方之所以没来自然不是因为公务繁忙。

真实原因在于,他身为**,自不可能来赴宴,这涉及到立场问题。

可苏镇方如今却口口声声,为未能前来而致歉……这话隐含的表态,就细思恐极了。

连滕王这个脑子不大好使的,都觉察出了不对,他讷讷地道:

“将军的意思难道是……”

小王爷心头有了个猜测。

一个令他惊悚的猜测!

那就是李明夷当真说服了此人,苏镇方今日来投效他了!

按理说,涉及皇子争斗这等话题,几乎无人会敞开了说,往往点到即止,苏镇方也不好说的太明白。

他也不该问,会露怯。

但这件事委实太离谱……

苏镇方顿了顿,索性语气认真了几分:

“苏某知晓王爷想说什么,我虽因陛下委任,曾与太子搭档。但并无意参与朝堂人事之事……此番登门,只因欠了李兄弟一个人情,而李兄弟既在公主府效力,日后……苏某或常来这边,公主殿下若有什么难事……在苏某权责范围内,看在李兄弟面上,亦可提供些许帮助……”

这话,已经直白的不能再直白了。

翻译过来,就是他将脱离太子阵营。

当然,也不会正式为滕王效力,但会以“私人关系”,帮助昭庆公主。

无异于间接地,站在了滕王这一边。

这是他愿意做出的最大让步,毕竟,这个人情是欠李明夷的,而不是欠的滕王。

而这也是他想到的,报恩的法子:

送恩公一个锦绣前程。

可饶是如此,这于滕王而言,也已是巨大喜讯。

只要消息传出去,朝臣们自然会理解为,滕王阵营将苏镇方从太子那边拉拢了过去。

而这无疑,会彻底扳回局面。

之前因刑部尚书周秉宪造成的不利,将彻底逆转!

虽说刑部尚书与步军都指挥使都是二品,但周秉宪乃是南周旧臣,投降过来的文臣……天生地位低一大截。

可苏镇方,乃是跟随颂帝一起造反,根正苗红的“奉宁派”!

亦是实权大将!

其中区别,无需赘述。

至于那个五品的户部郎中……呵,还叫事?送给东宫就是了。

姐弟二人再次对视一眼,皆看出彼此的欣喜。

可旋即,一个更大的疑惑涌上姐弟心头。

歘——

昭庆、滕王与屋内众人,同时看向了一旁笑眯眯坐着的少年。

宛若在看一个奇迹。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