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第242章 回馈厂里的工人们

第242章 回馈厂里的工人们

「李书记,在忙吗。」

看到推门进来的周志强,李书记心中无奈,这人都进来了,他总不能说自己在忙,然后将厂长赶出去吧。

于是李书记起身去拿热水壶,对周志强说道:「周厂长,有什么事吗?是不是厂里生产任务的事,部里领导有主意了?

不过生产上的事,我无条件信任你周厂长,你自己决定就行,事后我再签个字。」

他这个书记也兼起过一段时间的生产管理,不过嘛都是照著周志强留下的生产管理经验照著来的,他本人是十分不擅长应对生产中出现的变化。

所以直接放权就行了,要不是之前有人说周志强揽权,那他连打扰自己都不用.想到这里,李有年也感觉那些人有些多事。

他这个当事人书记都没说什么,其他人上赶著掺和个什么劲?

他就喜欢放权给周志强,有一个这么能干、让他无比放心的厂长,李有年高兴还来不及,何况这几年第二工具机厂连续立功。

他这个书记,坐在办公室里,自己的档案上就会不断添上一笔笔成绩

『某年某月,李有年同志任第二工具机厂书记期间,全厂创下了几千万美元的外贸订单.』

『某年某月,李有年同志任第二工具机厂书记期间,全厂创下了一亿美元的外贸订单』

拿这件事来说的人,真是有点坏了。

「一件好事,还有一件要和你商量的事,也是突然赶上了,索性一块说了吧。」

周志强顿了一下后,继续对李书记说道:「先说要商量的事吧,这也是我在和领导谈事的时候想起来的。

李书记,你说咱们厂的加班时间持续了多久了?我是说超过正常下班后的加班,其他厂的工人都六点下班,但咱们厂的工人一般都十点十一点,更晚的甚至十二点」

「那至少得.好几年了吧,三年?不对,四年了。」

李书记想了一下后说道:「快四年了,好像在你来了咱们厂没半年,就开始加班办公生产工具机。」

如果今年结束了,那厂里的工人们都加班三年半的时间了,而且看著架势,三年半还不是头。

明年的计划生产任务,可能还需要加班一整年。

周志强说道:「是啊,都好几年了,虽说每周能休息一天,但是每天能加班撑到现在,咱们厂的工人可以说很拼搏了。」

确实如此。

李书记闻言后认同的点点头,随后又开口问道:「周厂长,你要说的和加班生产有关?」

「不是,我就是觉得咱们厂的工人很拼,咱们厂应该给工人们一些盼头。」

周志强继续说道:「厂里今年的可支配财政应该有不少,可能比去年还多一点,应该能有个两三百万的样子。

李书记,咱们继续给工人们盖楼怎么样?」

「盖楼,还是职工宿舍吗,现在的职工宿舍如果多加点床位,那完全能满足住宿的问题」

李书记想了想后对周志强说道。

其实要不是周志强一再强调,工人宿舍应该是六人间或者八人间比较合适,这样能让更多的工人在宿舍休息。

现在是两人间和四人间居多,六人间没几个。

周志强当初想到一分给工人们,可能就是好几年,一直到他们结婚的时候才会搬出去,所以让他们住好一点。

而且当时厂里也调查过,大部分工人还是成了家的,有住宿需求的其实不到厂里的一半。

宿舍的床位多了,那最后就会空出来房间。

「不是职工宿舍,盖好后直接给他们分房子,分给谁,就永久是工人们自己的房子。」

周志强摇头说道:「工人们辛苦忙碌这么久,这种拼搏三年多的精神,已经完全把工厂当自己家了。

那咱们这个当家长的,也不能让工人们失望;厂里年底拿出来可支配财政的一半,然后按照三口之家的需求,给工人们盖楼房。」

三口之家的需求,那厂里今年的可支配财政,大概能建出三百到四百个的分房指标,最多能满足四百人。

这只是第一年,现在厂里赚到的钱要全部上交,留在自家厂里的不多。

要不然凭借第二工具机厂这恐怖的赚取外汇的能力,周志强敢说五年内,给全厂所有工人们都分一套房。

但现在嘛只能慢慢来了,除非中海院把财政权力还给工厂企业。

「第二工具机厂个附近虽然没可以盖职工宿舍的地方,但稍远的地方可是有不少的,到时候咱们跟公交公司说一下,或者咱们厂自己开两趟班车路线」

虽说盖楼分房会有一些麻烦,但第二工具机厂能解决的办法更多。

买几辆大巴车,然后自家开几条工厂到职工住房楼的专线,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水电什么的也好解决,找当地区**说一下,基本不会为难他们。

最麻烦的是说服厂里的党委会,也就是他这个厂长和李有年这个书记都要同意。

周志强开口问道:「书记,怎么样?」

「嗯志强同志,你说的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李书记想了一会后说道:「我同意这件事,不过还是要在厂党委会上通过一下。」

「那书记你带头来说这件事。」

「哎,志强同志.」

李书记一下子便听出周志强的意思了,他提出来,然后周志强立刻同意,那党委会其他人见两个最大的代表都同意了,那只能顺势同意下来。

要是按照之前的党委会表决,那应该是周志强这个厂长提议,李有年最后看看同意的人多不多,然后再表明看法。

周志强这算是将他的想法打乱,让他一开始就表明同意这件事了。

「后面还有一个好消息啊,李书记,我保证你听完这个消息后,给工人盖楼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李书记好奇问道:「什么消息?」

「部里打算让咱们厂行政升格,已经向中海院汇报了。」

周志强开口说道:「而且希望很大,咱们厂今年在广交会上又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加上部里一力促成,估计年底就能收到消息了。」

「行政升格.」

李书记闻言后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了,脸上的激动都让他重复问道:「周厂长,是真的吗?」

「我还能拿这种事和李书记你开玩笑吗?任局长跟我说的,不过他只让我和你说,在事情没确定下来前别对外传出去。」

周志强叮嘱说道:「咱们厂虽然有很大的希望,但具体结果怎么样,还要看中海院的领导们决定。」

毕竟国内的经济发展刚刚恢复过来,物资也才在今年彻底恢复到五九年之前的水准。

一个正厅级的中央直属大厂,那要投入的资源可不小。

任局长就是想到明年一机部要涉及的重大工程太多了,许多工程需要的设备,都需要一机部从部委下面的大厂调控大量机械设备。

投入的太多,估计明年的财政预算不太可能给第二工具机厂挤出来太多。

要是中央支持拨一笔钱,那第二工具机厂明年就继续投资扩张,要是中央也挤不出来,那一机部只好等后年加大给第二工具机厂的投资。

「这真是一件好事啊,这是领导对咱们厂的认同啊.」

李书记听到这个消息后,著实有点激动的重复这两句话。

最主要的他的级别也提升了,成为真正的高级干部了。

这个时候有个说法,是不是高级干部,看身边跟著的人就知道了,要是连助理和司机都没有,那就不是高级干部。

毕竟中海院有规定,只有到一定级别的干部,才能配专职助理和司机,以前李书记是没有的,只能用厂里的办事员和司机。

过了一会后,李书记才压下心里的激动,说道:「哎,要是能顺利升格就好了.我是觉得这样对厂里的发展有好处,从各个方面来说。」

周志强没拆穿李书记,追求行政级别没什么,能办好事就行李书记虽然有时候不沾锅,但总体上还是合格的。

「是啊,等咱们厂升格为正厅级工厂后,很多事就能办了;李书记,你说咱们厂自己办学校怎么样?办一个专科学校,专门培训半导体和机械人才。」

「哎周厂长,你这步子夸的太大了吧?」

李书记听完后连忙摇头:「我不是刻意反对你啊,但是中学以上的教育必须要教育局或者教育部才能办,咱们工厂最多办家属小学和技术培训班

你办技术培训班我一百个支持,但想要从『班』到职业学校,那还是算了吧.」

他觉得要给周志强刹刹车了,这没一会的功夫,便从工人分房跨步到专科学校,再过一段时间他都怕周志强要建港口了。

国家虽然鼓励工厂办学,解决工人子女的教育问题;但一般都是办小学或者初中,再往上那就不是工厂能涉及的了。

师资和各种政策都触及不到,办起来也很麻烦;如果要办的话,势必会牵扯工厂大部分精力,那样就把工厂的发展拖下来了。

李书记可没忘,他们厂明年还有很多生产任务,盖个职工住房就会牵扯不少精力,真没空去办学了。

跨步的太夸张,真的会把裤子给扯断。

周志强想了想后,也点头的说道:「行吧,我就是说说,不过厂办小学明年或者后年可以办一个。

也能安工人们的心,而且咱们厂的工人确实很多。」

李书记闻言后立刻说道:「小学没问题,这咱们厂还是能解决的。

这件事我先和工会的同志们说一下,然后收集一下厂里工人们的意见,尽量把流程走完,然后就立刻动工把小学建起来。」

他也是听到周志强那句提醒的话,想到厂里的工人们,最长都加了快四年的班。

要是再不好好照顾工人们,给他们家一样的照顾,那这件事被万人戳破,那他们厂还真不好解释。

周志强这个厂长都有理由开拓,他是厂长,一心忙著生产和技术,没工夫管其他的.但李有年感觉他这个书记不能开脱,不然就是失职。

随后周志强又和李书记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李书记还告诉周志强。

四机部打来一个电话,说他们已经处理了数控分厂施工地的那个技术员和李工程师。

周志强闻言后都感觉田文国办事有效率,他交代给田文国事情后,转头就给他办好了。

听到人被处理了,还是记大过,周志强也就没再继续追究;再继续喊打喊杀的,就和四机部结仇了。

以后他们厂又不是不和四机部打交道了。

周志强回到办公室后,便开始忙起自己的事情来。

明年除了忙生产外,技术研发还要继续,他们厂要多制造出一些数控工具机,能用在各方面的.甚至还要研发半自动化生产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