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你管两万人叫连? 第48章:第一次实战的震撼

();

浓烈的硝烟味混合着血腥气,刺得人鼻腔发酸。

隘口之内,已经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

周大牛死死攥着滚烫的MG34,看着自己亲手制造出的这片炼狱,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哇——!”

一个负责供弹的年轻战士再也忍不住,扶着一棵被子弹削掉半边树皮的松树,剧烈地呕吐起来。

他的呕吐,像一个信号。

“呕……”

“哇——!”

好几个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操作这种杀戮机器的年轻战士,都跟着扶着树干,吐得昏天黑地。

他们吐出的,是胃里的酸水。

更是对这恐怖武器的敬畏,和对自己亲手制造这片地狱的……恐惧。

陈峰大步走到一个正吐得脸色发白的新兵旁边,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拍了拍他的后背。

等他吐得差不多了,陈峰才拧开自己的水壶递了过去。

“漱漱口。”

他的声音很平静。

“吐出来就好了,第一次都这样。”

那新兵接过水壶,感激地看了陈峰一眼,手却抖得厉害。

周围的战士们看到连长没有责备,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

但他们看着自己的双手,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不敢相信。

刚才那场单方面的、高效的屠杀,竟然是自己这双手干出来的。

杀鬼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简单”了?

这和他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和他们想象中血肉横飞的白刃战,完全是两码事。

陈峰的视线从一张张既兴奋又恐惧的脸上扫过。

他知道,这口气要是不顺过来,这支部队的魂,就立不起来。

“全体集合!”

一声令下,九十名战士迅速列队。

陈峰站在队伍前面,看着他们。

“觉得残忍吗?”

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没人回答,但很多人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我告诉你们!”

陈峰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炸雷!

“当鬼子的飞机把炸弹扔到我们头上,把我们的城市炸成一片废墟的时候,残忍吗?!”

“当鬼子的刺刀,捅进我们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肚子里,看着他们哀嚎着死去的时候,残忍吗?!”

“当他们把我们被俘的弟兄,当成练习拼刺的活靶子,一刀一刀捅死的时候,残忍吗?!”

一连串的质问,让所有战士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每个人的眼珠子都开始泛红。

那些被他们刻意遗忘的、血淋淋的画面,再次浮现在眼前。

“告诉我,残忍吗?!”

“残忍!”

这一次,回答整齐划一,声嘶力竭。

“那就对了!”

陈峰的目光如刀,扫过每一个人。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我让你们记住,我们是军人!是八路军!我们的天职,就是消灭一切侵略者!”

他伸手指着地上那些扭曲的钢铁零件。

“你们再看看你们手里的家伙!”

“这不是什么杀人的魔鬼!这是保命的武器!是让你们的爹娘,不用再担心儿子回不了家的保障!”

“是让你们,不用再拿着简陋的汉阳造,用自己的胸膛,去堵鬼子机枪口的尊严!”

这番话,掷地有声。

战士们脸上的迷茫和不适,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

是啊!

以前他们为什么伤亡那么大?

不就是因为武器不如人吗!

一个班,甚至一个排,都凑不出一挺机枪。

鬼子一个冲锋,他们只能拿命去填!

现在,他们有了全世界最好的机枪,有了能把鬼子成片扫倒的火力。

这难道是错的吗?

不!

这不是错!

这是他们活下去的权利!

这是他们为死去的同胞报仇的资本!

陈峰看着战士们眼神的变化,知道火候到了。

他再次开口,声音变得沉稳而有力。

“我再告诉你们一个道理。”

“从今往后,我们101食虎连打仗,靠的不是匹夫之勇,不是一腔热血!”

“靠的是这个!”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靠的是我们手里的钢铁!”

“战争,从来不是比谁更勇敢,是比谁能更有效率地消灭敌人!”

“我们的目标,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把最多的鬼子,送回他们的老家去见他们的天照大神!”

“这,就叫他**现代战争!”

“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这一次,吼声震天!

之前所有的恐惧、不适、自我怀疑,都在这一刻,被一种名为“自信”和“骄傲”的情绪,彻底冲刷得一干二净!

他们再次看向手中的MG34时,眼神已经完全不同。

那不再是令人恐惧的杀戮机器。

那是他们的战友,是他们最可靠的伙伴,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昂首挺胸活下去的唯一依仗!

陈峰满意地点了点头。

思想上的武装,比任何武器装备都更加重要。

从这一刻起,这支部队的龙骨,才算是真正立了起来。

“好!”

“现在,立刻打扫战场!”

“所有能用的东西,一根毛都不能给鬼子留下!枪支、弹药、手雷、水壶、军装……全都给我扒下来带走!”

“是!”

战士们轰然应诺,立刻散开,如同勤劳的蚂蚁,开始高效地清理这片“屠宰场”。

他们不再有任何心理负担,动作麻利,眼神坚定。

就在这时。

一名负责在外围警戒的侦察兵,连滚带爬地从东边的山坡上冲了下来。

他甚至来不及敬礼,就指着后方,上气不接下气地嘶吼道:

“连长!”

“东……东边山坳!发现一队人!”

“黑压压的一大片,至少上百号人!”

“穿着……穿着晋绥军的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