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挂断电话后,他靠在墙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这时,他才注意到林知夏不知何时站在走廊另一端,显然听到了部分对话。她的眼神充满担忧,手中紧握着手机。
“你早就知道了?”陈默突然意识到什么。
林知夏迟疑了一下,轻轻点头:“李萌的妈妈是律师,她昨晚在饭桌上提到了这个案子...我本来想今天早点来告诉你,但没想到已经传开了。”
这一刻,陈默感到一种比被全校嘲笑更深的刺痛。连林知夏都知道了真相,却选择隐瞒他。在他们昨晚长谈时,她完全有机会告诉他,但她没有。
“我明白了。”他低声说,转身走向教室。此刻他需要的是独处,而不是同情或道歉。
一整天,陈默都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课堂上,他能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有好奇,有同情,也有不加掩饰的议论。课间,几个平时要好的同学试图安慰他,但他们的安慰只让他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有多么不堪。
最让他心痛的是林知夏的态度。她几次试图接近他,想要解释什么,但都被他刻意避开。下午的体育课,他借口身体不适,提前回到了空无一人的教室。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陈默无意间看到林知夏摊在桌上的日记本。他本不该窥探,但页首自己的名字吸引了他的目光:
“今天得知了陈默家的事,很难过。李萌说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往往有心理问题,让我谨慎相处。但我认为不该因为家庭背景评判一个人...”
后面的内容他看不清楚了,视线已经被泪水模糊。原来在她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有心理问题”的需要“谨慎相处”的人。昨晚的和解与理解,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讽刺。
放学铃声响起前,陈默提前离开了学校。他不想面对任何人,尤其是林知夏。走出校门时,他意外地看到了母亲熟悉的身影。
“小默,”母亲的眼睛红肿,显然刚哭过,“妈妈对不起你。”
坐在咖啡馆里,母亲终于向他坦白了一切:她与同事确实产生了感情,但那是长期分居后的孤独所致;离婚诉讼已经进行了三个月,主要是关于财产分割和他抚养权的争议;她本已申请调回本市工作,希望能挽回婚姻,但为时已晚。
“你爸爸和我都爱你,这永远不会改变。”母亲握着他的手,眼泪再次滑落,“我们原本想等你高考后再处理这些,但律师那边泄露了消息...”
陈默沉默地听着,心中五味杂陈。他无法责怪父母追求自己的幸福,但被蒙在鼓里的感觉和被公开羞辱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让他难以呼吸。
回家路上,手机震动起来,是林知夏的来电。他犹豫了一下,最终按下了静音键。此刻他需要时间整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接受那些可能掺杂着同情的安慰。
那天晚上,陈默在日记本上只写了一句话:“有时候,理解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怜悯。”
而城市的另一端,林知夏对着无人接听的手机,在日记中写道:“我今天失去了他的信任,也许永远失去了。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我总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夜深了,秋雨再次降临这座城市,洗刷着白日的喧嚣与伤痛。但有些裂痕一旦产生,就难以弥合;有些误会一旦形成,就会在时间的发酵中变得越来越深。
第二天,一个更令人震惊的发现等待着陈默,这将彻底改变他对林知夏的看法,也将为他们本就脆弱的关系画上一个休止符。青春的故事从未许诺过圆满,而成长的代价,往往超出他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