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1:叫我导演! 第465章 电影节的背后

【2010威尼斯电影节盛大开幕,80部新片首映破纪录】

【沈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角逐金狮,亚洲电影闪耀主竞赛】

【好莱坞巨星助阵威尼斯,贾斯汀·汀布莱克、斯嘉丽·约翰逊意外现身】

【派拉蒙力挺沈良,亚洲市场成好莱坞新焦点】

【索尼哥伦比亚携《青蜂侠》亮相,周杰纶借机闯荡好莱坞】

【威尼斯评审团名单引关注,昆汀态度成沈良冲奖关键】

【威尼斯电影节开幕星光璀璨,亚洲媒体聚焦沈良】

【……】

今年的开幕式虽然没有多少意大利本土明星助阵,但对比前面两年,这一届电影节的星光要闪耀很多。

好莱坞大明星的光环,让老**脸上都笑出了褶子。

组委会既然有反对他的人,当然也有支持他的。

都什么年代了?

还继续因循守旧?

现在的电影市场跟过去不一样了!

是商业片的天下!

看看欧洲的文艺院线,票房产出对比十年前都快降了30%,虽然文艺片不太看重票房。

但年年票房下跌,足以说明威尼斯的策略出了问题。

本来嘛。

威尼斯和好莱坞是一拍即合。

每年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的时间正好是好莱坞颁奖季之前,如果积极拥抱好莱坞,发展绝对不会差。

结果呢?

就是那帮老登,认不清形势,非要死守什么‘好莱坞是敌人’之类的旧观念。

今年如果不是沈良和他的商业伙伴发力,电影节开幕的红毯指不定会有多黯淡。

“so。”

看着眼前那位头发全白的老人,马克·穆勒据理力争道。

“阿梅里戈,你觉得我力挺沈良,有问题吗?”

老马口中的阿梅里戈是威尼斯省在基金会的代表人物,是董事会的成员。

和绝大多数电影节一样,威尼斯电影节也有上级机构。

它的上级单位是威尼斯双年展。

这是一个半官方的独立机构,1895年由意大利**主导成立的文化组织,到了1998年,意大利议会通过法案,将其重组为‘威尼斯双年展基金会’。

自此。

它成了一家独立的机构。

虽然基金会是一家独立性质的组织,但**每年都会拨款,大约有55%的资金来自公共资金。

剩下的由企业赞助、门票赞助、投资基金赞助等等私人资金组成。

老马对面的阿梅里戈便是威尼斯省的议员,以及经济发展部部长,是威尼斯省的代表。

阿梅里戈也是支持老**阵营。

“马克,我知道你和华夏那边的关系好,沈这次对你,对威尼斯的支持也是全方位的。”

阿梅里戈不缓不急道。

“威尼斯会记住他,我们过段时间给他颁发一个荣誉市民的称号,你觉得怎么样?”

“……”

听到这话,老马心里不由暗骂。

该死的政客。

说话总是在那打太极。

顾左右而言他!

他说的是荣誉市民的事吗?

“耶,耶,耶。”

眼见老马一副要发火的表情,阿梅里戈笑着道。

“马克,不要那么着急,你的意思,我明白,但你知道的,历史上的大满贯得主才几个?”

“他们有人在这个年纪拿到这样的成就吗?”

“没有,一个都没有。”

“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我支持你,并且你也能说服董事会**巴拉塔。”

“然后,沈在今年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成就,你知道电影节结束,你会面对些什么吗?”

“马克,等等。”

一看老马要继续开口,阿梅里戈抬手道。

“我们先分析一下,电影节会受到媒体、电影圈的围攻,但,大部分火力都会在你身上。”

“你能承受的住那样的压力吗?”

“如果真那么做,我可以肯定,你在欧洲的前路就完了。”

“所以,不论是作为朋友,还是基金会的董事,我都不想看到这样的风险。”

**!

都是**!

老马才不相信对方是什么‘为了他好’,归根到底,还是不想面对压力。

确实。

那么干的风险很大。

不过,老马并不担心他在欧洲的前途。

眼光要放长远一点,眼界也要开阔一些,全世界又不是只有欧洲。

亚洲,也不错。

他既然答应全力支持沈良,退路他都想好了。

干成功,辞职!

或者被迫辞职!

反正,他不会继续担任威尼斯组委会的**,接着,他会以意大利电影文化交流者的身份前往亚洲。

那边同样很有前途。

也有钱途。

约莫半个小时后,老马离开了阿梅里戈的办公室,临走时,他还忍不住骂骂咧咧。

什么**的议员。

胆小如鼠!

远不如茱莉亚诺有魄力,茱莉亚诺也是威尼斯双年展基金会的董事之一,他是意大利的银行家。

曾经是联合信贷银行的高管,后来,他成立了一家私人投资基金,专注于文化产业投资。

他也是老马拉来的金主。

每年都会捐赠超过百万欧元支持双年展。

即便是欧债危机的当下,人家也掏出了两百万欧元,一部分用于建筑双年展。

一部分用于威尼斯电影节。

既然是私人关系,茱莉亚诺当然支持老马。

干!

干一波大的!

接下来两天,老马依旧在董事会成员之间周旋,没有他们的支持,仅凭他和昆汀,办不成这件事。

9月5号。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首映。

作为今年电影节热度最高的作品,牌面必须拉满。

周末!

主厅!

黄金时间!

评审团、组委会,包括双年展基金会的董事也来了三位。

第一位是保罗·巴拉塔,他是意大利的经济学家,曾任外贸部长、工业部长等职位。

1998年,威尼斯双年展改组后,保罗·巴拉塔便一直担任威尼斯双年展基金会的董事长。

彼时。

他接手基金会,那是一穷二白。

威尼斯电影节能有今天,他绝对是有功劳的,不过,他和马克穆勒的关系并不好。

不仅不好。

还很差。

在他上任之初,保罗就指定阿尔贝托·巴贝拉担任威尼斯电影节的艺术总监兼电影节**。

然而。

2001年,新任文化部长茱莉亚罗·乌尔巴尼解雇了巴贝拉。

接着便是老马上任,接过了威尼斯电影节**的位置。

茱莉亚罗能成为文化部长是因为现任总里贝卢斯科尼,他们是同一派系的人。

但。

受欧债危机影响,意大利的经济也受到了波及。

贝卢斯科尼的位置,岌岌可危。

曾经的AC米兰足球俱乐部**,或许要第四次辞职。

而这。

也是老马摇摇欲坠的原因。

当初他是怎么当上的,现在就要怎么失去,不过,他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只要电影节的影响力持续扩大,他还能继续留任。

当然。

这很难。

谁让董事会**保罗·巴拉塔更喜欢阿尔贝托·巴贝拉。

保罗也是老马留任的拦路虎。

虽然他们两个关系不怎么样,保罗也因为沈良和老**关系,不太喜欢沈良。

但。

沈良不是普通的导演,面子上总要过得去。

不仅如此,提前看过试映的保罗,也觉得《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拍的很棒。

只要不是金狮奖,评审团提交的任何奖项,他都不准备干预。

第二个到场的董事是茱莉亚诺,他和老**私交不错。

第三位是安德里亚·梅尔卡托,他是双年展的运营总监,兼技术顾问,对沈良,他的感官也不错。

他也是第二个支持老**人。

董事会一共七位成员,目前有两位态度鲜明的表示支持,三人反对,两位态度暧昧。

像威尼托大区的代表卢卡·扎亚就没来。

他是反对意向最强烈的董事。

另外一位威尼斯市长乔治·奥尔索尼,他也没来。

沈良夺不夺金狮奖,乔治无所谓。

他只是讨厌马克·穆勒!

他讨厌老马最新的主张,什么积极拥抱商业化?

威尼斯电影节是靠什么成名的?

艺术性!

必须要保留艺术的纯粹性!

该死的好莱坞!

**!

乔治·奥尔索尼的缺席并不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毕竟,人家是市长,工作忙一点,可以理解吧?

“好多人啊。”

看着现场的嘉宾们,《龙门飞甲》的女二号周讯忍不住感慨。

饶是她见多识广,看到今天的阵容,也觉得夸张了。

电影节组委会那是基操,双年展基金会的人到场,要不是旁边的人介绍,她都不认识。

这可不是什么惯例。

还有好莱坞那边的大明星。

美版《时间游戏》的女主角詹妮弗·劳伦斯,《魔盗团1、2》的主角团,《盗梦空间》剧组的男主角小李子……

这些人哪个不是放出去赫赫有名的存在?

“坤哥,你之前参加过沈导的首映吗?”

“啊。”

陈昆点了点头。

“今天的场面比之前还要盛大。”

他们两个都是跟随《龙门飞甲》剧组一起来的,除了他们,还有徐老怪,梁佳辉、王芝等人。

《龙门飞甲》的展映放在了后天。

到时候……

徐老怪想了想,索性不去想了,没必要跟沈良比。

人家不单单是导演。

背后还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如果不是如此,那些好莱坞剧组、制作公司能这样鲜明的支持?

因此。

他完全没必要跟沈良比。

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别说是华语圈,就是全球范围内,能找到几个能跟沈良比的电影导演?

几乎没有。

“走吧,轮到我们了。”

虽然跟沈良比不了,但徐老怪在华语,乃至世界电影圈,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演员面前,他就是巨咖,大佬。

紧接着。

周讯和王芝一左一右的跟着徐恪踏上了红毯。

现场那么多人,沈良不可能人人都照顾到,看到《龙门飞甲》剧组来了,沈良只是打了个招呼。

而后便匆匆去迎接下一波嘉宾。

就在早些时候,他已经从老马那里知道了。

形势很不明朗。

约莫半个小时后,放映厅内已经做得满满当当,沈良带着剧组人员登台,照例是一番感谢。

随后。

灯光一暗,放映正式开始。

台下。

《视与听》的主编尼克·詹姆斯习惯性的掏出了小本本。

观影带本子是他的习惯。

第一幕是一段弦乐,听到这个声音,詹姆斯掏出钢笔写了一个字母。

A。

这是对音乐的评分。

然后是一段粗重的喘息声。

那声音,只要是成年男性都该懂。

再结合画面,外面是赛马,男主角却在马棚里玩运动。

不过。

他的重点并不是在男女运动,而是在这部电影的调色。

很有质感。

应该是胶片拍摄。

这一点,詹姆斯很确定,毕竟,当下的数码机拍不出这种质感的片段。

还有。

这个配色让他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

有意思。

之前那一部《艺术家》是默片,现在这一部又是怀旧风格,沈良这是打算怀旧到底?

什么?

你要问《惊天魔盗团》和那部夺人眼球的《彗星陨落》。

抱歉。

在詹姆斯看来,那只是‘平庸’的商业作品,是奔着钱去的,虽然3D电影对电影行业的格局有着巨大的催化作用。

特别是《魔盗团》和《阿凡达》上映后的冲击,全球各地都掀起了一股院线升级的风潮。

但。

看那些片子对詹姆斯而言,只是工作的一部分,看《艺术家》、《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这种片子,那是享受。

不可一概而论。

另一边。

双年基金会的**保罗也在看着前排的大银幕,他不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但却是头一次在巨幕上观看。

跟小型放映会比,这部电影在大银幕放映,又有不太一样的感觉。

镜头更具备代入感。

配色、画面、音乐、服装,仿佛瞬间将他们代入到了电影的背景里。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绝对有摘金的实力。

此刻。

保罗甚至可以想到,如果《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没有摘金,事后会有什么反响。

外界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

今年电影节的竞赛片,真没有几个能打的,如果是跟沈良的电影比,那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念及至此,保罗的目光往左边偏移了几分。

那是马克穆勒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