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1:叫我导演! 第435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柏林电影宫。

站在颁奖台前的沈良笑眯眯的看了一眼台下的众人,他现在颁发的奖项是最佳导演奖。

这个奖要略逊于评审团大奖。

但,份量又比其他的奖项要重一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第三大奖。

很有含金量的一个奖项。

在颁发这个奖之前,王权安的新作《团圆》已经拿到最佳编剧奖。

当时,很多人以为颁奖人会是沈良。

金熊奖得主给金熊奖得主颁奖,还是出自同一个国家,毕业于同一所高校。

很有纪念意义。

结果拿个奖的颁奖人却不是沈良。

台下。

看见沈良出场,张卫平心里不由一震。

难道是阿谋拿奖了?

虽然他不太喜欢沈良,但如果真拿了奖,那是要好好请对方吃顿饭,礼貌性的吃个饭,礼貌性的感谢一下。

会是阿谋吗?

当沈良打开信封时,张卫平有点忐忑。

假如拿奖,阿谋应该也会满意吧?

最佳导演奖虽说没有金熊、评审团大奖那么风光,不过,这时候哪是挑三拣四的时刻。

有就不错了。

“获得第60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的是……”

“《钢的琴》——张孟。”

“恭喜!”

哄!

“导演,牛逼!”

话音刚落,《钢的琴》剧组的几个人就像是装了弹簧,一**从座椅上弹了起来。

王千原一把抱住张孟,情绪激动的在他耳边恭喜。

“恭喜导演!”

“导演,恭喜。”

旁边的秦海露也笑着送上祝贺。

而张孟本人。

他现在的脑瓜子是嗡嗡的,老板在上台时,他其实想过,会不会是自己拿奖。

如果是自己,他到时候该做什么表情,上台该怎么发言。

他都想过,也都计划了。

然鹅。

所有的计划都在降临的那一刻变了。

他根本反应不过来,整个人都被巨大的惊喜给包裹。

“谢谢。”

愣了几秒钟,张孟拍了拍王千原的后背。

好家伙。

抱得真够用力的。

嘞的生疼。

“恭喜导演。”

接着,秦海露也上前送上拥抱,两人拥抱时,张孟脸上的笑容明显灿烂了几分。

男人的身体和女人不一样。

一个硬。

一个软。

体感完全不一样。

随后,张孟又跟剧组的其他人一一拥抱,稍后,他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西装。

再之后。

走!

往前走!

往上走!

每一步,他都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

咚!

咚!

咚!

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令人着迷。

看着台上笑吟吟的老板,张孟想着,老板当年拿到金棕榈,拿到金熊奖是不是也像此刻的他一样?

激动。

振奋。

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再长的路,也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刻,从台下到台上不过几十步的距离,当张孟从沈良手中接过奖杯,他的心情总算平复了一些。

然后。

照例是获奖感言阶段。

沈良主动退场,把闪光灯和掌声都留给了舞台上张孟。

张孟的获奖感言很常规,感谢剧组,感谢演员,感谢老板,感谢父母,从头至尾的感谢一圈。

与此同时,青年导演张孟斩获柏林最佳导演的新闻已经登上了新琅头条。

热点!

置顶!

娱乐头版!

应有尽有,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再晚个几分钟,还会有视频传回国内。

都2010年了,移动互联时代都来了,各种直播早就进入互联网时代。

一个词,高效!

张孟?

很多人都是头一次认识这个名字,即使张孟之前拍过一部电影,票房成绩也能看得过去。

但在这个票房不破亿都上不了桌的时代,那部《耳朵大有福》,真没几个人知道。

知道的人大部分注意力也都在范炜身上。

没几个人会去了解导演。

不过。

从今天开始,这个名字会被更多的人知道,想想当年,路钏拿了什么奖都能被狂吹。

差点吹成了六代导演领军人物。

最佳导演银熊奖不比他拿的奖更有分量,路钏可以拼家世,张孟是没有,可他也不是无根浮萍。

深光哪会放过这个机会。

获奖一个小时不到,各种报道就席卷各大门户网站,微博热搜也跻身前十。

并且一路攀升。

仅仅两个多小时,新琅对张孟的专访就登上了娱乐版头条。

【独家对话张孟:银熊奖既是一种鼓励,也是鞭策自己的动力】

“呃。”

听到沈良的惊讶声,正在护肤的程好转头看了他一眼。

此时,颁奖典礼已经结束,参加完主办方的活动,沈良和程好就回了酒店。

回到房间,两人先继续备孕,然后便洗漱准备睡觉。

临睡前,沈良打开电脑打算看一看营销部门的工作成果,谁曾想,挂在八卦头条的不是张孟。

微博热搜第一,也不是。

热搜第一的词条是#兽兽#,新琅网的娱乐头条标题是《经纪公司回应“兽兽门”》

如果不是看到新闻,沈良差点都把这件事给忘了。

同样是春节期间,同样是艳内啥,很难不让人联系到两年前的那件事。

其实,两件事的讨论度都大差不差,都是那种刷遍全网的热点事件,但两起事件的影响,却是天差地别。

前者深刻的影响了娱乐圈的格局,后者嘛。

很多人可能只记得两个字,时间久了,女主角的名字、长相估计都给忘了。

“没什么,就是又出了个门事件。”

沈良把笔记本转了过去,屏幕对向程好。

“张孟的热搜被抢了。”

“是模特圈的那个事吧,我听人提过。”

“嗯。”

沈良点了点头,而后又继续看新琅网的报道。

看着,看着,饶是他脸皮很厚,还是忍不住老脸一红。

这篇采访稿写的太肉麻了。

看看里面的内容。

张孟:【最想感谢的人?是沈导吧】

记者:【沈良导演?】

张:【对,国内有句古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不是沈导这个伯乐,我现在可能还在剧组打工挣钱】

记者:【所以,你觉得自己是千里马?】

张:【哈哈,比喻,比喻,我是不是千里马要看大家怎么说,不过,沈导肯定是那个伯乐。

不信你可以去我们学校,还有隔壁的摄影系、导演系问问,我敢保证,随便找个人,都会像我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