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1:叫我导演! 第277章 沈良VS李桉VS陈恺歌VS周星池

12月1号。

《如果·爱》打响贺岁档第一枪。

然而,音乐剧、歌舞片在国内有着明显的水土不服,即使有金成吾 周讯 张学有的组合。

票房表现依旧不佳。

投资8000万,上映四天,累计票房不过1500万。

贺岁档第一弹成了一颗哑弹。

第一炮哑火。

9号,12月第二个周五,打着《大话西游》续作,集结谢锋、蔡卓研、李彬彬、陈伯霖的《情癫大圣》上映。

但。

又踏马哑火了。

首周末三天,《情癫大圣》票房仅仅只有1500万。

对于一部投资大几千万的电影,这个票房多半要扑。

大话西游?

两部电影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首映次日,《情癫大圣》的豆瓣评分仅有3.5分。

反观《如果·爱》,虽然票房不给力,但豆瓣评分却有7.5分。

远超合格线。

连续两炮哑火,影迷、中影都将目光投向了《无极》。

时隔七年,陈恺歌再度转战商业片,筹备三年,投资三亿,金棕榈导演诚意之作。

中、美、日、韩四国合拍!

不能拉了吧?

就在《无极》上映前夕,大洋彼岸传回一个消息。

这条新闻宛如一记重磅炸弹。

砰。

影迷、华语电影圈,都炸了。

12月13号,阿美莉卡电影电视金球奖宣布入围名单。

李桉执导的《断背山》一口气入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等七项大奖。

但。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最佳外语片名。

《无极》、《功夫》、《寄生虫》三部电影同时入围最佳外语片。

很快。

豆瓣讨论小组就有人发现了华点。

【不对啊,不可能有三部华语电影一起入围】

【怎么不会?】

【金球奖有报送规则的,同一个国家/地区只能报送一部入围影片】

【那是有人造假新闻?】

【说不好,《功夫》走的是香江地区的名额,《无极》和《寄生虫》就说不好了】

【别瞎勾8猜了,刚刚去看了原始新闻链接,《功夫》是香江名额,《无极》是内地,《头文字D》是宝岛报送,它没过】

【那《寄生虫》呢?】

【《寄生虫》走的是韩国名额】

【卧槽?还能这样?】

【怎么不能,《寄生虫》是中韩合拍,韩国故事,走韩国通道,没问题】

【那要是拿奖了,奖归谁的?归我们还是归韩国?】

【归沈良啊,这还用想?】

【不是,这都还没颁奖,你们就半场开香槟了?】

【什么叫半场开香槟?】

【村通网?AC米兰上半场3比0,中场开香槟庆祝,然后痛失冠军都不知道?】

【什么半场开香槟?开就开了!沈良入围必拿奖的定律,还有人不知道?】

【开吧,开吧,你们就开吧,到时候跟AC米兰一样,把奖杯开没了,你们就高兴了】

【呸,乌鸦嘴!】

【……】

豆瓣的讨论不是个例,贴吧、天涯、猫扑等等网站,都在讨论这次金球奖。

其中,讨论最多的是最佳外语片。

五部提名华语片占了三部,五选三,总归有一个能拿奖吧?

其次。

讨论第二多的是章紫怡。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骂她的,一个华夏人跑去出演《艺伎回忆录》。

不论是预测,还是骂声,今年的金球奖,火了!

新琅、搜虎、网谊迅速跟进热点,连夜建好了【金球奖】专题页面。

当晚。

《无极》在香江铜锣湾举办香江首映式,当着记者的面,程红喜极而泣,并吹灭蜡烛许愿。

希望《无极》在奥斯卡上有所收获。

凯子哥同样是兴奋异常,并且当场表示。

“金球奖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评选的,他们对这部电影没有看错。”

在记者的通稿里,陈恺歌已然将金球奖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远在阿美莉卡拍戏的沈良也收到国内记者的越洋电话。

然后,他的回答就登上了专题。

【沈良谈金球:同台竞技很高兴,希望华语片夺金】

“沈,我觉得你金球奖应该缺个女伴,对嘛?”

新闻上专题的同时,斯嘉丽整个人缠在沈良身上,宛如一条美女蛇,四处游弋。

“当然,不过,你之前说的惊喜呢?”

沈良微笑道:“我可是等了很久哦。”

“稍微。”

斯嘉丽伸手点了点沈良的胸口,然后赤脚走下床,不一会,她取出几包跳跳糖。

撕拉。

跳跳糖倒入嘴里,斯嘉丽又重新回到该去的地方。

“嘶。”

沈良很配合的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惊喜,一点都不惊。

只能说聊胜于无吧。

隔天。

斯嘉丽又换了一套黑色渔网袜,这惊喜带来续集?

接下来几天,沈良天天晚上都有小惊喜。

与此同时,《无极》首周四天轰下8000万票房的消息也传入他的耳中。

“宝宝,《无极》的票房好像很爆炸。”

电话里,程好忧心忡忡道。

“后面还有张一谋的《千里走单骑》,《源代码》碰上这两部片子,会不会太勉强了?”

“呃。”

沈良给了斯嘉丽一个警告的眼神,而后笑着道。

“《无极》首映你不是去了吗?你感觉怎么样?”

“我……我看不太懂。”

程好磕磕绊绊道:“画面拍的很好,场面也大,特效也还行,就是……就是……”

“就是剧情看不懂是吧?”

沈良帮她补充了后半句。

“是有一点云里雾里。”

“过些天你可能就看懂了。”

“啊?”

程好惊讶道:“你是说看影评吗?”

“差不多吧。”

沈良憋着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怎么不是影评呢?

算算时间,胡戈应该已经开始制作《馒头》了?

在他的印象中,《馒头》是1月份爆火的。

《馒头》的下载数据、播放量,比《无极》的正片还要看,线上线下全部爆火。

恶搞的鼻祖之一。

沈良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句‘圆环套圆环娱乐城’,山上的笋都被胡戈夺完了。

但,有一说一。

太吉尔形象了!

“哈哈。”

想到这句,沈良忍不住笑出了声。

“呃,咋了?”

电话那头的程好有点摸不着头脑。

“没什么,就想到一件好笑的事。”

沈良话锋一转。

“不说这个,《源代码》的宣传,麻烦你多操操心。”

接着,聊了一会宣传的事,两人结束通话。

然后。

沈良狠狠地教训了那条美人蛇。

就知道捣蛋!

那么用力的嘬,该打!

收拾完斯嘉丽,沈良冲了个澡,接着打开电脑。

对于商业电影史,《无极》其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点。

《无极》前的90年代,以及千禧年之处,一部电影好坏的评判,基本掌握在专业媒体、影评人、‘专家’手中。

《英雄》、《十面埋伏》两部电影口碑不佳,少不了专家带节奏。

点开主流网站,果不其然。

大部分都是夸奖,没有底线一点的媒体,原地开吹,有底线的一点,尽可能的报道当地票房市场有多火,观影人有多少。

绝口不提票房。

大量的好评新闻中夹杂着零星的‘口碑两极分化’、‘褒贬不一’的中性评价。

关掉门户网站,沈良又看了看豆瓣和天涯。

一看,画风果然变了。

【《无极》的魔幻元素就是个笑话!】

【无极?无语!看了无极,除了虚假动画的华丽镜头,什么也想不起来】

【无极:无聊之极,又是一部《吕布与貂蝉》,陈恺歌失去了基本判断】

【江郎才尽,第五代导演集体失语】

【空洞的毫无灵魂的东方奇观,服装设计的灾难,辣眼睛!】

【……】

“沈,你在看什么?”

洗好澡的斯嘉丽看着屏幕里的中文,不明所以道。

“是论坛吗?”

“嗯。”

沈良微微点头。

他看的不止是论坛,更是话语权的转移,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权力,重新回到观众手里。

《无极》之前,骂烂片,专家直接堵嘴,‘你看不懂是因为你没文化’、‘没有艺术细胞’。

很多人还真信了。

《无极》之后,网友、普通人第一次有了战胜权威的**。

好不好,不是你们说了算!

你算老几?

不过。

再过十几年,观众又会丢失评价一部影视剧的权力。

不好?

黑子!水军!无脑黑!

看看数据,这剧能不好?

随后几天,各种网络舆论持续发酵,直到12月23号,《源代码》上映!

四箭齐发的《源代码》首日轰下1000万票房。

次日,首个周六,单日票房1250万!

周末。

在一众古装、文艺片、歌舞片中,突然出现一部科幻片,还是一部剧情、节奏、特效全部上佳的科幻片,那种感觉就像是万绿从中一点红。

醒目异常!

观众的情绪瞬间找到了宣泄口。

《源代码》口碑彻底发酵,单日狂轰1500万票房。

三天3750万!

票房一出,《无极》的制片人程红慌了。

“恺哥,《无极》的排片降了!”

“嗯?”

正在看报纸的陈恺歌,惊讶道。

“怎么会,我刚看报纸上还写申海票仓火热啊。”

“是源代码上映了。”

程红没敢跟丈夫说那是她买的通告,也没敢把网上的评价告诉丈夫。

“哦,沈良公司出品的电影吧,上就上了呗。”

陈恺歌不以为意道。

“我记得那是科幻片,跟我们不搭噶。”

“……”

程红很想说,有关系啊!有关系!

观众不是**,网上的舆论已经压不住,如果没有《源代码》,那也没关系。

因为观众没得选。

现在有一部票房、口碑都不错的电影,观众有的选了,谁还选《无极》啊?

但。

她不敢说,怕刺激到陈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