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第一缕微光,刺破了山坳中的黑暗。
王昭君在陈寻的怀中缓缓醒来。那一夜,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让她沉沉地睡了过去。
昨夜的疯狂、冲动、绝望与新生,如同一个光怪陆离的梦。
但当她睁开眼,看到那个依旧紧紧抱着她、一夜未眠,正用一种充满了愧疚和无尽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她的男人时,她知道,这一切都不是梦。
“醒了?”陈寻的声音,有些沙哑。
“嗯。”王昭君的脸颊,泛起了一丝红晕,她挣扎着想要从他那坚实的怀抱中坐起。
“别动。”陈寻按住了她,“外面冷。”
他将裹在她身上的那件黑色斗篷,又拉紧了几分。
“先生……”王昭君靠在他的胸膛上,听着他那沉稳的心跳,声音里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茫然,“我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她已经不再是那个,一心求死的绝望少女。
陈寻昨夜那番“成为你后盾”的誓言,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她的宿命,也让她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但,理智也随之而来。
“我们……我们逃了一整夜。”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新的恐惧,“现在,汉军和匈奴人的营地,恐怕……恐怕早已翻了天。我们还回得去吗?”
她无法想象,当她这个“私奔”的公主,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将会面对怎样的狂风暴雨。
“回去?不。”陈寻笑了。
他看着昭君那双充满了不安的眼睛,摇了摇头。
“昭君,我们不是‘回去’。”他的声音,恢复了那种足以安定人心的冷静与睿智,“我们是去完成你的使命。”
“可……可是,我们该怎么说?”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陈寻扶着她,坐直了身体。他那颗在爱情面前,一度变得滚烫而冲动的大脑,此刻已经彻底进入贤者时刻了,开始飞速地运转。
他指了指昭君那身,在昨夜的狂奔中,早已被撕扯得有些凌乱的华贵宫装。
“这,还不够。”
他说着,做出了一个,让王昭君目瞪口呆的举动。
他拔出了腰间的断剑,在那锋利的剑刃上,看了一眼,然后毫不犹豫地在自己那只本就受过伤的手臂上,再次划下了一道不深不浅的口子!
“先生!”王昭君惊呼出声!
“别怕。”陈寻制止了她,“要演戏,就要演全套。”
他任由那鲜红的血液,流淌出来,滴落在自己和昭君的衣衫之上,伪造出了一副刚刚经历过惨烈搏杀的模样。
“听着,昭君。”他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从现在起,你我不是私奔的情人。我们是一场卑劣刺杀的幸存者。”
“昨夜,就在你准备返回凤辇时,那伙在峡谷中刺杀我们的匈奴反对派,再次发动了袭击。他们潜入了营地,试图将你掳走,以此来破坏和亲,挑起战端。”
“而我,作为你的护卫,与他们发生了激战。我拼死救下了你,但在混乱中,我们与大部队失散,只能在那个山坳里躲藏了一整夜,直到天亮才敢现身。”
“你……听明白了吗?”
王昭君冰雪聪明,她瞬间便明白了陈寻这个计划的精妙之处!
这个故事,天衣无缝!
它不仅完美地掩盖了他们“私奔”的事实。
更是将他们塑造成了这场阴谋的“受害者”与“英雄”!
她看着眼前这个,为了她不惜再次**,只为替她洗刷“污点”的男人,她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震撼。
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
“好。”陈寻笑了。他站起身,走到那匹同样疲惫不堪的黑马旁。
“那现在‘英雄’,”他对着王昭君,伸出了手,“我们该回家了。”
……
半个时辰后。
当第一缕晨曦,照亮草原。
汉匈联合营地之内,早已是一片人仰马翻,鸡飞狗跳!
“公主失踪了!”
“无名王也不见了!”
这个消息如同炸雷,将匈奴的太子,和汉朝的主事官员都吓得魂飞魄散!
汉朝这边以为是匈奴人贼心不死,撕毁了盟约悍然掳走了公主!
而匈奴那边,则以为是汉朝人耍了他们故意在最后关头,将公主藏了起来!
双方剑拔弩张,数千名士兵,在营地中形成了对峙,一场足以让和亲彻底破裂的火并,一触即发!
就在这最危急的时刻!
“快看!那边!”
一名眼尖的斥候,突然指着远处的地平线,发出了惊呼!
只见一匹黑色的骏马,正缓缓地向着营地的方向,走了过来。
马上坐着两个人。
前面,是那个浑身浴血的黑衣男人。
而在他的怀中护着的正是那位,衣衫褴褛、发髻散乱,看起来受到了极大惊吓的大汉公主!
“是公主殿下!”
“还有陈先生!”
“他们回来了!”
整个营地,瞬间陷入了巨大的狂喜与震惊之中!
羽林卫校尉和主事官员,策马第一个冲了过去!
“公主!先生!”
当他们看清两人那凄惨的模样时,都惊呆了!
陈寻在看到他们的瞬间,仿佛也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他身体一晃,便要从马背上栽下。
“保护公主……”他用极其虚弱的声音,嘶吼道,“有……有刺客……”
说完,他便“昏死”了过去。
……
一场足以引发战争的巨大危机,就这样被陈寻用一场“苦肉计”,强行扭转了过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营地都围绕着“搜捕刺客”和“救治功臣”这两件事,疯狂地运转了起来。
陈寻,被安置在了最华丽的帐篷之内。
而王昭君,则不顾所有人的“劝阻”,以“报答救命之恩”为由,衣不解带地亲自在他的病榻前照料着他。
匈奴的太子,在得知自己未来的妻子,竟然是在自己的地盘上,第二次遭到了刺杀险些丧命时,他勃然大怒!
他不再怀疑汉朝的诚意,而是将所有的怒火,都倾泻到了他那些政敌的头上!
一场大清洗,在陈寻的“助攻”之下,提前在匈奴的王庭上演了。
而陈寻则借着这次“重伤”,名正言顺地向汉元帝递交了一份奏折。
“臣,护卫公主不利,致使其再遭凶险,臣万死莫辞。然匈奴内部,暗流汹涌,若无汉室强臣在此镇压,恐和亲之路,难以长久。臣陈寻愿以戴罪之身,效仿张骞、苏武之节,长驻匈奴王庭。不为使节,只为公主殿下之‘门客’。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以全公主救命之情。”
这份奏折,与匈奴太子那封,“恳请大汉能派一位‘智者’,协助阏氏”的信件,一同被送往了长安。
陈寻知道,他为自己,也为昭君赢得了一个最完美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