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园杂役:摆烂三年,我丹道通神 第74章 你们要炼我坛子?那就炼出个懒仙

();

辰时未至,无为峰已陷入一片死寂。

整座山峰如同被抽离了时间,静得能听见地脉深处那一声声沉闷如鼓的心跳。

那是信仰懒炉在洞府核心缓缓搏动,将千万缕香火念力炼化为精纯懒气,顺着隐秘经络,注入祭坛中央那口斑驳老坛之中。

林川端坐玉床,懒云如雾缠绕周身,他一手支颐,眼皮半阖,像是随时会打个哈欠睡去。

可谁若细看,便会发现他指尖微颤,正以极细微的频率轻敲扶手,每一次敲击,都与地底懒炉的脉动精准同步。

四具影眠奴静立四方,铜面无表情,体内却奔涌着提纯后的懒气洪流。

它们分别镇守贪狼、巨门、禄存、文曲之位,构成一座古老而诡异的阵法“惰渊引灵阵”。

此阵非攻非防,专为引渡“虚念成实”而设。

此刻,阵眼所指,正是那口泛着幽光的老坛。

坛身微震,表面浮起一层薄薄酸雾,宛如呼吸。

忽然,一道金线自坛底蜿蜒而上,继而又有第二道、第三道......密密麻麻的符文自内而外浮现,仿佛有生命在胎膜中缓缓成形。

那些符文古拙奇异,不似现世任何道统所传,倒像是从某种沉睡万年的梦境里爬出的呓语。

赵铁嘴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冰冷石砖,浑身颤抖:

“祖师......祖师要化形了!这是‘坛胎孕道’之象!天降神迹,天降神迹啊!”他声音嘶哑,却带着狂热的喜意,仿佛亲眼见证了开天辟地。

孙大锤立于祭坛边缘,铁拳紧握,眼中燃着誓死守护的火焰。

他不懂什么符文阵法,但他知道,那口坛子,是林川的命,也是他们这些“懒修者”的根。

就在这时,天边骤然裂开一道赤红火痕。

火云子踏焰而来,脚下步步生火莲,身后竟推着一尊通体赤红的巨鼎:焚心鼎!

鼎身铭刻古篆:“烈火炼真金,惰魂焚尽时”,字字如刀,杀意凛然。

他一身赤袍猎猎,面容冷峻如铁,目光如炬射向祭坛中央。

“林川!”他声如雷霆,震得山石簌簌滚落,“你以邪术蛊惑人心,聚敛香火,妄立**,今日我火云子奉宗门之命,以三昧真火炼你坛中妖灵,涤荡邪祟,还外门清平!”

话音未落,他双手结印,焚心鼎轰然开启。

一道赤金色火焰冲天而起,如怒龙咆哮,直扑老坛而去。

那火乃纯阳真火所凝,专破阴邪幻象,传说曾焚尽一整个魔修巢穴,连魂魄都不曾留下。

火焰撞上祭坛外那层几近透明的结界,却没有轰然爆裂,反而......慢了下来。

一层层淡青色的惰雾自坛口溢出,如丝如缕,缠绕上那狂暴火龙。

诡异的是,那火焰竟在雾中渐渐低垂,火苗由炽白转为暗红,再由暗红变为微弱橙光,仿佛一只翱翔九天的猛禽,忽然倦了,只想归巢歇息。

火云子瞳孔一缩:“怎么可能!我的真火怎会......衰弱?”

他猛催灵力,鼎印再起,可体内灵脉却像被什么无形之物拖拽,运转滞涩,连呼吸都变得绵长沉重,眼皮竟不受控制地微微下垂。

“困......?”

他心头骇然。

这可是三昧真火,至刚至阳,怎会反被一种“倦意”侵蚀?

赵铁嘴猛地抬头,眼中精光暴涨,嘶声高呼:“祖师有灵!火都困了!你们看,火都困了!”

信徒们本就跪伏满地,此刻更是齐齐抬头,望见那原本狂暴的火焰竟如倦鸟般萎靡,顿时热血沸腾,齐声呐喊:“坛中有道,火不敢焚!坛中有道,火不敢焚!”

声浪如潮,一波波冲击天际,竟引动地底信仰懒炉剧烈共鸣。

刹那间,懒气如江河倒灌,顺着阵法经络疯狂涌入老坛!

坛身金光暴涨,符文流转不息,仿佛一颗沉睡万年的心脏,正缓缓搏动,孕育着某种不可名状的存在。

林川依旧懒坐玉床,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你炼吧,”他轻声道,声音懒散,却清晰传入火云子耳中,“炼得出来算你本事。”

可那坛中之物,早已不是他能掌控的凡器。

那是千万份信仰凝结的执念,是懒道初生的胚胎,是......一个即将破壳而出的“懒仙之胎”。

刹那间,天地仿佛被按下了暂停的符咒。

老坛猛然一震,坛身上的符文如活蛇般游走,金光自裂缝中喷薄而出,如同破晓的第一缕晨曦撕裂长夜。

一声低沉如远古钟鸣的嗡响自坛心荡开,震得整座无为峰的地脉都在颤抖。

紧接着,坛口猛然喷出一团浓稠如浆的酸雾,那不是寻常雾气,而是凝练到极致的“懒意”本身,带着腐而不朽、倦而不灭的气息,在空中缓缓凝聚、塑形。

一具模糊的人形渐渐成形,无面无目,身形虚浮,却自有一股“万法皆休、诸念归寂”的气韵弥漫开来。

它悬浮于祭坛之上,坛底金线如脐带般与其相连,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来自地底信仰懒炉的精纯懒气。

火云子瞳孔骤缩,体内灵力竟如陷入泥沼,寸步难行。

他眼睁睁看着那模糊人形轻轻抬起一只雾化之手,朝焚心鼎虚虚一按。

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那焚烧万物的三昧真火,竟像是被抽去了所有意志,火舌一滞,随即如倦鸟归林般缓缓收拢,最终“噗”地一声,彻底熄灭。

鼎身表面浮起一层薄霜,晶莹剔透,仿佛被某种超越五行的力量冻结了其本质。

“这......这不是术法......”火云子声音发颤,喉头滚动,“这是......道!”

他身为外门执法长老,掌火焰真意已逾百年,何曾见过有物能以“倦意”压制真火?

那不是克制,而是从根本上否定了“燃烧”的意义——仿佛在那道身影面前,一切奋起、争斗、炽烈,皆成多余。

赵铁嘴猛地抬头,双目含泪,嘶声高呼:“祖师显化!懒道成形!天降坛仙,万惰归宗!”

信徒们齐齐叩首,山呼之声如潮水奔涌:“坛中有道,火不敢焚!坛中有道,火不敢焚!”

声浪滚滚,再度引动地底信仰懒炉共鸣。

懒气如江河倒灌,涌入阵法,涌入老坛,涌入那初生的人形体内。

符文流转速度陡然加快,人形轮廓愈发清晰,虽仍无五官,却已能感知其“存在”。

那是一种近乎法则的慵懒,仿佛它只要存在,世间便无人能真正“勤勉”起来。

林川缓缓起身,懒散地拍了拍那新成形的“懒仙之胎”肩膀,动作熟稔得如同在拍自家养的猫。

“老坛,”他语气轻快,带着几分调侃,“以后别叫‘老坛’了,叫‘坛仙’吧。”

那人形微微一顿,坛口轻启,三字缓缓吐出,声如远雷,又似梦呓:

“懒,即,生。”

话音落,天地为之一静。

系统提示在林川识海中响起:

‘“坛灵觉醒度”达80%,“信仰懒炉”升级至第二阶段,信仰转化率提升至5%’

‘“懒道具象化”初步达成,可承载低阶道意显化’

‘解锁新功能:惰雾育灵(可滋养灵植、温养神魂)’

林川嘴角微扬,目光转向呆立当场的火云子,语气懒洋洋的,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压迫感:

“下次......带点坛汁来,咱们一起炖个‘火云汤’。”

火云子浑身一颤,终于回过神来,脸色铁青,却又不敢再多言。

他死死盯着那悬浮于空的坛仙,仿佛在看一尊从懒惰梦境中爬出的邪神。

最终,他咬牙收鼎,踏火而退,身影消失在赤云尽头。

山风渐起,吹散残雾。

林川负手而立,望着坛仙静悬于空,心中却已开始盘算:

“五分转化率......还不够。要让懒道真正立教,至少得觉醒到‘言出法随’的地步。得想办法,再搞点信仰来......”

他正想着,忽然察觉一丝异样:

坛仙虽静,坛口深处却隐隐有韵律波动,仿佛在......酝酿什么。

而三千里外,仙界“勤政殿”第十片琉璃瓦,“咔”地裂开一道细纹。

殿中供奉的《懒修经》第八页无风自动,墨迹悄然浮现新句,字迹苍古,似梦中落笔:

“惰胎化形,道启新章。”

同一时刻,无为峰药园深处,一株早已枯萎多年的“懒心莲”,根须微颤,似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