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所初中要开始自主招生了,姜知韫和奶奶回到出租房后,就说起了这个事情。
“奶奶,六中过两天就可以报名自主招生了,到时候您陪我去一下。”
姜奶奶还在整理衣物的手一顿,坐到姜知韫旁边。
“乖宝,你们班主任都跟我说了,你可以去燕大附中的初中部的。那里的教学质量要更好的。你是不是在考虑住校的事情?”
姜知韫点点头,“六中的师资力量不错的,管理也很严格。那些好班每年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也很多。”
“而且我觉得学习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的,如果不勤奋刻苦,在哪里都是白搭。”
“宿舍我之前也在宣传册见到过,挺好的,我也喜欢。”
“到时候我去住校了,您就可以回家,每天种种菜,打理一下房子,到处溜达溜达,还可以和那些奶奶们聊聊天,多好。”
姜奶奶却不赞同,眉间透着一丝忧愁。
“先不说教学的问题,奶奶自然是相信你不管在哪里都能好好学习。”
“可是你去年无缘无故发烧真的吓死奶奶了。如果你在学校半夜发烧怎么办?”
“而且你本来就跳级了,比人家都要小一点,你让我怎么放心你去住校?”
姜奶奶越想越担心,心一定,就说,
“依奶奶看,你还是走读吧。不过我们去考附中。”
“奶奶也不开店了,我们一起去那边。虽然那边租房比较难,但想来租远一点还是可以的。”
“到时候奶奶陪着你上下学,等你再大一些,奶奶也放心了,你再一个人去读书。”
“我们把初中坚持了,高中你要住校,奶奶也不反对了。正好燕大附中的高中部可以住校。”
姜知韫摇头,“奶奶,我读完初中,中考再考去附中也是一样的。我能考上的。”
“那边的房租很贵,只为读书就在那边生活的话,还是挺浪费钱的。”
“那都是您一碗碗饺子挣出来的钱,我们可以留着做其他事情。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主要是我觉得六中真的挺好的。宿舍也有老师管着,很安全的。我的身体也很好,医生都说没问题的,您不用担心。”
“而且读附中的话,我每天还要浪费时间在路上呢。这时间放在六中,都能学不少东西了。”
姜奶奶听着孙女的话,一时之间又有些犹豫了。
读附中的话,路上的时间肯定是要多一点,这难免会让孙女休息不好。
而且她攒的这些钱,除了供孙女读书外,就是想把房子推倒重建。
等自己不在了,孙女生活起来也更方便、更有底气一些。
如果她以后工作不顺了,至少那个房子一直是她的,她随时都可以回来休息。
不是她不想在城里买房,而是她攒的钱也有限。
燕城房价高,她也买不到什么好房子。至于那些偏远的,还不如自己在城郊重新起一栋呢。
更何况,孙女还小,以后也不知道会在哪里工作,如果买的房离工作地很远,就没必要了。
她也是怕她等不到孙女参加工作,毕竟寿命要看天意,人说不准的。只是,她还是很不放心孙女住校。
这事孟宴臣放学去找姜知韫时就知道了,不过他没有当场表态。但是回家后,却去找付闻樱说事情了。
“妈妈,我想跟您商量个事,看看您同不同意。”
付闻樱看着儿子一脸郑重的神色,也挺好奇的。“这么严肃?那你先说说吧。”
孟宴臣打好腹稿,“知韫最近在考虑小升初的事情了。她想去参加六中的自主招生。”
付闻樱闻言皱眉,“知韫成绩那么好,去上燕大附中的初中部不是更好吗?”
她喜欢姜知韫,也是稍微了解了一下各个初中的情况的。
孟宴臣就道,“因为六中可以住校。而附中的话,要高中才有住校条件。”
“她想让姜奶奶回家养老,姜奶奶却觉得她太小了,想陪读,也觉得她应该去附中那边。”
“可知韫觉得六中也不错,读书最重要的是自觉。让奶奶陪读的话,光是重新租房就很麻烦,更不用提后面读书期间对老人的折腾和钱财上的花费。”
“总之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所以还没完全定下来。”
“知韫是个很有主意的,一旦下定决心,姜奶奶大概率是拗不过她的。”
“其实我也是觉得知韫去读六中的话,挺可惜的。她很聪明,去附中的话,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所以你是想......”付闻樱大概猜出儿子的意思了。
“对,您知道的,我一直把知韫当亲妹妹的,一直遗憾她不是长在咱们家。”
“我读大学后,基本周中就会住在您和爸爸给我准备的那套房子里。”
“那里离初中部也很近,走路不到十分钟。很适合走读。”
“所以我想让她读初中的时候,就在那边跟我一起住。这样还可以帮她们省一些花销。”
“等她读高中的时候,可以住校了就方便了。”
不是他不想让知韫高中也在那里住,实在是到时候她又大了一些,要开始避嫌了。知韫应该也不会想继续住着。
“我是觉得,这样顺手而为的帮忙,她们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些。”
“本来我还想要是我一个人住的话,可能就懒得回家吃饭了,跟着吃食堂也挺不错。到时候家里阿姨隔三岔五的去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就好了。”
孟宴臣见付闻樱满是不赞同的神色,赶紧说,
“不过,如果多了知韫的话,吃饭也有伴,倒是可以早中晚都在家吃,这样好像也健康一些。”
“如果姜奶奶惦记孙女,也可以搬过去住,到时候,以她的性子,我的一日三餐也都有着落了。”
“我先跟您说,就是想问问您的意见,如果您觉得不合适,那就算了。”
不行的话,自己再另外帮她们安排好就是,多点弯弯绕绕而已。反正他也是不放心让姜知韫这么小就住校的。
付闻樱挺满意儿子有事先跟她沟通的态度。
多一两个人跟着住也没什么,这样儿子在那边也能热闹些。主要是人要好。
知韫她已经见过好几次了,她很喜欢那孩子,姜奶奶她也见过一次,是个很不错的长辈。
最重要的是人家年纪小,前段时间才过完10岁生日,读初一也才11岁,根本不需要担心一些有的没的。
儿子和人家小姑娘那么好,能给人家提供点方便又有什么不可以?
如果硬要往功利的方向考虑,小姑娘以后的前途肯定也是不错的。
这样多相处亲近,以后没准也能为宴臣带来一些方便。
想到这些,付闻樱也笑着道,“可以啊,我觉得没问题。”
“那孩子就应该读更适合她的学校。你们一起住,互相有个照应也挺好的。”
“知韫奶奶的手艺我也尝过,挺不错的,如果她也过去住,那我倒是不用安排阿姨了。不然她也住得不安稳。”
“你回头就去跟她们说吧,至于人家要做什么选择,就看她们自己的想法了。”
孟宴臣对于妈**开明,和善而感到温暖安心之余,又有些感激。
虽然感激这个词好像有点重,但他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否则,他还得想其他办法解决这件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