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靖康:我的弓箭爆射金兵 第49章 汪知县的消息

当然,那几百号民夫也没闲着。

自从听说罗毅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才决心修路的消息后,他们二话不说,立刻全都回到了工地上干活。

这些整齐的四合院当然是罗毅亲自设计的。

他参考了宋朝的建筑风格,结合四合院的布局,规划出了这片住宅区。

干净整齐的院落让第一批入住的村民喜出望外。

这可是实打实的砖瓦房啊!

在张家村,过去也只有少数几户富裕人家才住得起这样的屋子。

而且这房子样式还这么漂亮,有些村民甚至觉得,怕是皇宫里的娘娘也未必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这想法,多少是有些天真了。

皇宫大院是什么地方?

雕梁画栋都不算什么,那明晃晃的琉璃瓦,根本是普通老百姓想象不来的。

不过,亲眼见到新住宅这么好,剩下的村民也都眼热起来。

甚至有人跑到罗毅面前请求:等修路拆到他们家的时候,千万要把他们也算上。

他们再也不愿住原来的夯土草屋了,他们也想要这样的青砖小院。

“以后大家都会有的。”罗毅只能先这样安慰他们。

眼下,村里的改造计划还得围绕修建城墙这个核心来推进。

无论是修水泥路还是建四合院,其实都是在为筑墙做准备。

只有等城墙真正立起来,张家村才有能力抵挡即将再次南下的金兵。

算算日子,现在都六月了,罗毅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整整一个月,距离金兵南下也没剩多少时间了。

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件要紧事:自己好像快开学了。

这些天忙着训练民兵、搞火药,连着好几天没回现代,差点把上学的事给忘得一干二净。

说来也怪,这段日子他在这个时代已经待得越来越习惯。

连当初从不离身的手机也早就被收进背包,安安静静躺在那儿,再没碰过。

他好像真的慢慢融进这个时代了。

可现在大四开学在即,他还要不要走?

要不要回到现代生活?

罗毅只犹豫了一小会儿,就做出了决定:他要留下来!

这个时代虽然物资匮乏,没有网络,没有剧追,没有游戏可打,但这里的一切却更加真实、更加鲜活。

不像现代社会,表面繁华热闹,内里却空洞又乏味。

大好青春,何必浪费在那些虚拟的麻醉剂里?

要活,就活得精彩,活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还有什么地方,能比这个时代更值得他留下呢?

下定决心后,罗毅立刻返回现代给父母打去电话,说明了自己想休学一段时间的打算。

父母虽然一向开明,但听到这个决定,还是免不了多问了几句。

征得了父母同意,后面的事就顺利多了。

罗毅随即向导师提交了休学申请,导师对此也没感到太意外,毕竟如今大学生休学是很常见的事。

处理完所有手续,罗毅又采购了一大批物资,随后便通过古井回到了宋朝。

这是他来到大宋的第三十七天,六月初九,天空飘着细雨。

他刚从井口爬上来,早已见怪不怪的张灵思便撑着伞走了过来。

“罗公子,里正他们有急事找你,特意嘱咐我,见你回来就立刻告诉你。”

“张大茂他们这么着急找我,是出什么事了?该不会又是哪儿不对劲了吧?”

罗毅一边换上读书人穿的袍子,一边问。

张灵思躲在门外头,应声道:“具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说是和那位汪知县有关系。”

汪知县?

难不成是他来找麻烦了?

罗毅心里有点意外。

自从上回在阳谷县闹了一通之后,他就一直防着这一手,烟雾弹、连弩什么的都准备了不少。

可这位汪知县却一直没动静,也不知道是怂了,还是手头有别的事顾不上他。

换好衣服,罗毅拿起对讲机,问张大茂他们在哪儿。

这警用无线对讲机不用靠任何网络,只要把声音转成电磁信号发出去、收回来,就能实现远距离短消息通话,放在这个时代照样能用。

而且它原本的覆盖范围就能达到五十公里,在这个完全没有电磁干扰的年代,信号还能传得更远些。

有了这种远程传讯的手段,张家村的村民们更加确信罗毅就是“仙家子弟”了。

像对讲机这种战略级的装备,罗毅虽然买了不少,但目前只发给了张大茂、张成和张宝林三个人。

这三人都算得上是罗毅信得过的自己人,而且各自负责一摊事儿。

张大茂作为张家村的里正,既要处理村里各种大大小小的纠纷,安排大伙儿的生产生活,还得管着制硝工坊、石灰窑和青砖作坊那一摊子事。

张成主要就负责治安巡逻和民兵队的训练。

张宝林则管着村里的建设,不管是开山凿石,还是修水泥路、建城墙,都归他调度。

罗毅在他们中间,就像个经验老到的顾问,这三人一遇到什么难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找他商量。

“罗公子,您可算回来了!”

对讲机那头传来张大茂的声音,语气那叫一个激动,简直像盼到救星似的。

“到底出什么事了?是不是那个汪知县打上门来了?”

“那倒不是,他这回是专门来找您帮忙的。”

“啊?”罗毅听得一愣,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您赶紧过来一趟吧,我们这会儿都在张成这儿。”

为了安全起见,张家村现在基本是半封闭管理,外人要是没本村人带着,根本进不来。

反正进村的路就一条,只要把村口一守,谁想硬闯,就只能绕道去翻景阳冈了。

不过景阳冈里头山路难走,还有猛兽时不时出没,就连老猎户也只敢在外围转转。

至于东西两冈之间的那条山谷,现在也正搞得热火朝天。

毕竟盖房子、修城墙都得用大量木材,既然山谷里那片森林就能提供现成的上等原木,那又何必费劲去别处找呢。

起初,村民们全靠斧头砍树,进度特别慢,一天下来也砍不了几棵。

罗毅看这效率不行,就又从现代弄回来两台电锯和十几把伐木长锯。

这一下,砍树的效率立马提上来了,产出的原木总算能跟上工程的需要了。

这些原木经过晾晒和烘烤,把水分蒸发掉之后,会被打进地里做地基,然后再浇上水泥碎石混凝土。

这样筑出来的城墙,地基就会特别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