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末兑军火,从马匪到东北王 第 一百零五章 马队的火力提升

();

叶大忠到底还是带着他们文家的马帮朝南绕过去了。

毕竟,往南绕一圈儿,虽然时间耗费久一些,但根本上没什么损失。

万一去了那个罗家庄的大集,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绺子,真敢跟他们伸手,他叶大忠又能怎么办?

是,刚刚在那些小崽子们面前是挺豪横,又是文家,又是自己身手还在的吹嘘。

可见真章的时候,就不能这么聊天了。

毕竟是在人家地盘上,人马众多的,没听到还有重机枪么?

这种实力的绺子,说不给你面子,就不给你,你又能怎么地?

文家是够威风,可动起手来,还能有这些现职的统带,或者就是靠着杀伐吃饭的绺子手段硬么?

叶大忠骄横是骄横了一些,可脑子不糊涂,所以也就顺坡下驴,带着一并过来的商队,朝着南边绕去了。

整个跟洮南府挨着的这一条省界上,几乎到处都是这样的场景。

绺子们马队步队,大股小股的封在这边,将所有黑省出来的商队马帮,全都要么向北,要么向南撵出去了。

……………

两三天之后,钟政急匆匆的找到了杜振东。

“大当家的!事情有些不太对啊!!”

杜振东这两天面色也不好看,他也不是**,那边大集的商队数量几乎骤减,这肯定是出了问题。

所以,也正打算找钟政问问情况呢,正好,他先找过来了。

杜振东招呼着他坐下来之后,示意他别急,喝口热水再说事儿。

钟政的确是上火了两天,这会儿刚从大集那边跑回来,正是口渴的厉害,也就不再推辞,拿起桌子上的水杯,稍稍吹气之后一饮而尽。

看到钟政缓了缓,杜振东这才开口问道。

“是不是要说大集那边商队越来越少的事情?”

钟政先是一愣,随即立马朝着杜振东点了点头。

“正是这个事儿大当家的,从前天开始,兽石山那边,他们的马队就没有引商队再过来。只不过当时不确定什么情况,我就多等了一天,昨天情况还是一样,黑省那边的商路绝对出了问题,不然再怎么样,也不至于一个商队的影子都看不见!”

杜振东也已经察觉出来是黑省那边出了问题了。

所以,对于钟政的汇报,没有一点意外。

“今天的情况更是不对,大当家的,从晌午到这会儿,居然只过来了六支商队,而且还都是小商队!我猜,怕是蒙古和关内的方向,也出了问题!”

杜振东皱了皱眉,站起来缓缓说道。

“今天连这两个方向的商队也这么少了吗?”

钟政也不言语,默默点了点头。

杜振东先是眯了眯眼,随即却又笑了出来。

“哈哈哈哈,这是都不乐意见我杜振东过好日子啊!也是,资源就这么多,咱富了,别人就该勒紧裤腰带了!”

紧接着,杜振东面色一凛,拍桌子斥道。

“不过!!大争之世,强时不取,难道要等衰弱后乞食么?”

“来人!!给我将马队统领朱大富请来!”

门外候着的亲卫队。弟兄,立马应和一声,快步跑了出去。

由于朱大富此时还带着两个分队的马队弟兄,帮着镇守大集,所以,即便是亲卫队的骑兵过去喊人,也花了半柱香的时间。

朱大富接到消息后,片刻都不敢停歇,直接骑马朝着罗家庄奔了过来。

一路疾行,匆匆赶到了后堂这边。

“东哥!!”

朱大富进门之后,朝着杜振东连忙喊道。

“大富!来,过来说话!”

杜振东看到门口的朱大富后,连忙招呼道。

“怎么了东哥?是有什么吩咐吗?”

朱大富一边走进来,一边朝着杜振东开口问道。

杜振东点了点头,直接对朱大富吩咐。

“去将大集那边的所有马队都集合起来,咱们有事儿要做了!”

“东哥,是要去兽石山那边吧?”

朱大富这两天也一直在大集这边,到底是个什么状况,他自己也猜了个七七八八了。

所以,一听到杜振东言语里抑制不住的冷冽后,立马便反应过来。

“是去兽石山那边!老子要看看,是谁这么有种,敢这么跟咱对着干!真他**以为省界就是鸿沟啊,他们不敢过来,咱们带人过去见识见识黑省的绺子!!”

“得嘞东哥!这些天,咱马队的弟兄们快憋疯了,早想出去收拾他们**的一圈儿了!”

朱大富咧嘴一笑,对着杜振东说完,抱拳就出了后堂大门,集合马队去了。

杜振东则是又把门口的两个亲卫队弟兄喊了进来。

“你俩去库房里,把咱新入库的那四十箱手榴弹给我搬出来!”

两个亲卫队的弟兄立马领命出去,直奔库房那边。

这些手榴弹也是前几天杜振东看系统里的军火兑换类目时,系统给推荐的。

研发于1895年的德制木柄手雷。

利用延迟引信,能够使拉开引线到爆炸,留出来七秒左右的时间。

木柄头部是八十枚镂刻铁片包裹的炸点。

这个算是当前市场上,可靠程度最高,杀伤效果也能达到不错预期的唯一手雷型号了。

其实,在此之前,很多军队根本不重视这种短距离的高效群伤武器。

第一是因为之前的那些手榴弹手雷型号,可靠性太差。

第二则是因为,攻击距离着实太短了。

尤其是各类型远距离**,甚至重机枪,野炮的出现,完全覆盖了这种武器的使用范畴。

但其实,在东北这种情况之下,这反而是一种很能派上用场的实用武器。

正常人投掷手榴弹,也就是三十米上下。

但如果是借着马速,顺方向投掷,则可以让这个距离再增加一倍。

这个小玩意儿,完全可以满足马队火力不足的短板了。

确实,在东北这片儿,一出动,最趁手的就是马队。

但马队弟兄们即便配上毛瑟短枪和马刀,火力也并不足以形成覆盖式打击。

而重机枪和野炮,也不可能长距离的快速拖动应战。

有了手雷,就能让马队的火力,瞬间飙升几个档次了!

(看到此处的,可以直接跳转下一章,不影响剧情!)

(以下为五虎补充字数,增添的一些材料简介,弟兄们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

洮南八结义

1907年发生在东北地区的历史事件,由八位军事将领在吉林洮南关帝庙结拜为异姓兄弟。

该事件对近代东北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

...................................................

结义背景!!!

1907年,东北蒙古郡王乌泰叛乱,奉天巡防营四位路统领(张作霖、吴俊升、马龙潭、冯德麟)及四位下属将领(张景惠、汤玉麟、孙烈臣、张作相)共同参与平叛。战斗结束后,八人在关帝庙举行结拜仪式,按年龄排序结为兄弟。 ??

成员构成

??马龙潭??(老大):时任奉天巡防营将领,出身将门,文武兼备。

...........................................................................

??吴俊升??(老二):出身贫寒,曾任黑龙江省督军,与张作霖关系密切。

...............................................................................

??冯德麟??(老三):绿林出身,曾与张作霖联合掌控东北军政。

..........................................................

??汤玉麟??(老四):早年落草为寇,后任热河省**。

............................................................

??张景惠??(老五):原卖豆腐为生,后成为张作霖副手。

..................................................

??孙烈臣??(老六):张作霖最信任的战将之一,早逝。

....................................................

??张作霖??(老七):结义时为绿林出身,后成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

...................................................

??张作相??(老八):长期追随张作霖,历任要职。 ??12

......................................................

历史影响

该结义团体最初控制一万五千人规模的巡防营,后随张作霖崛起逐步掌控东北军政大权。

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吴俊升与张作霖同日遇害,其余成员也因**立场分歧逐渐疏远。 ??

...........................................

马龙潭(1857年-1940年2月),字腾溪,号灵源。

出生于直隶庆云(今属山东德州)中马庄,被称为“奉天四大军事巨头”(马龙潭、吴俊升、汤玉麟、张作霖)之一

...................................

马龙潭自幼聪颖,5岁进学,几年后就精通经史子集。

读书之暇,习武强身,并自学兵法,擅长骑射,到18岁时已经文武通达。

...................................

1877年,马龙潭承袭云骑尉一职,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他率部保护奉天皇陵及文物祭器有功,被光绪帝特赐四品花翎,委任为辽阳总巡、通化总巡。

..........................

1913年10月24日,北洋**授予他陆军少将衔。

1914年2月,被授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

4月19日升陆军中将;

5月16日,马龙潭任东边镇守使。

..................................................

1920年,被张作霖免去镇守使,改派担任洮昌道尹。

1921年,辞去道尹,退出政界。

......................

1922年,改任四洮铁路督办,监修四洮铁路郑洮段工程。

1924年,马龙潭等人发起募捐,修建梨树县第十五小学(今中央东路小学)校舍。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日本侵略者的任职。

........................................

...............................

马龙潭晚年担任四平街“红十字会”名誉会长、道德会会长和直鲁同乡会会长。1940年2月,病逝于四平寓所,享年84岁(虚岁)。

.....................................

1948年迁葬郊区房身沟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