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末兑军火,从马匪到东北王 第 九十章 基业

();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哪怕侯二知道,就这样回去复命,自己这帮弟兄都得受罚,可眼下也没办法了!

呆愣片刻之后,侯二不敢直视杜振东的眼神,默默低下头,低声说道。

“杜,杜爷,您的意思,小的明,明,明白了,既然这样,那小的就,啊就先回去复,复命了!”

杜振东点了点头,随即招呼付二魁说道。

“去给他们几个准备一辆骡车,省的再腿着回去!这哥儿几个,回回来都这么客气,又送来几匹好马!”

侯二又是一愣,连忙开口道。

“杜,杜爷,这怕是不妥啊,这都军营里的马匹,上次已经被您拿走几匹了,这,这,这再收下,小的真没办法交代啊!”

杜振东还没开口,站在他旁边的堂弟杜振国便迈步向前,语气颇为桀骜的说道。

“交代个屁,给谁交代?啊?老子们出来混的,给他一个当官的交代?你回去就直说,就是老子们拿了他的马,他要怎么地!不服就派兵来打!”

侯二委屈巴巴的看向了杜振东,却被杜振东直接摆手驱赶出去。

付二魁见状,也不多说什么了,直接带人将这几个官兵拽了出去。

这一次还是和上次一样,马匹马刀还有快枪齐装整备的进来。

出去的时候又是赤条条的,马没了,枪没了,刀也没了。

几人坐着一辆骡车,吱呀吱呀的出了庄子。

蜷缩着靠在骡车的车板上,要多丧有多丧。

他们回去究竟会怎么跟他们的统带大人回复,杜振东不关心,也根本不在意。

单以他现在的实力来说,不敢说是能够横行东北,但最起码,在这洮南府,甚至于整个奉天省,都绝无对手了。

所以,便真是嚣张跋扈一些,又能奈我何?

将这些官军的信使送出庄子的第二天。

马队便陆陆续续都回来了,四支分队,从各个方向巡视一圈后,把各自线路上的村镇情况都带了回来。

村庄,乡镇,或大或小,合计不下两百余个。

各个庄子镇子里,户数人口也不尽相同。

按照他们拿回来的人头数目统计,零零总总的,人口不下十万了。

这还只是洮南府北边儿,地比较荒的状况下,都有如此人口了。

以洮南府为界,偏南的一侧,地势更平坦一些,所以,村庄聚集更稠密,人口也更多一些。

但,以杜振东当前的实力来看,这个数目的人口,倒是也正合适他来掌控。

十万人口,每个月按照田亩税收的比例来收取保费。

最起码要入账一万大洋以上了。

这个数字,绝对不能说多,甚至,以平常他们那些村镇给周边绺子土匪上缴的安境费来说,那是少了一大半了。

真就是三分之一都不到。

其实,说实在的,没有人愿意交这笔钱的。

那怕是现在的三分之一的数目,也没有人愿意交出去。

可不交是真不行的,这帮新崛起来的队伍,那可是要比原先周边的绺子土匪保险队,更为强横的存在。

而且,人家也说了,只要交了保费,那就是他们旗下的百姓。

首先,他们是绝对不会有任何扰民的举措的,但凡说是有他们的人,对这些百姓犯了奸**掳掠的事儿。

没说的,报上来,无论是谁,一律严惩不贷!

这个规矩,说实在的,那是真的收了不少村镇乡民的心的。

以往交了钱,时不时的还要被劫掠一番。

轻则破财免灾,重则失身丢命。

这种情况,那个村子没遇上过,不在少数的。

毕竟,放在以前,各处的绺子土匪,多如牛毛,各家有各家的地盘。

你们村子给这家绺子或者保险队交了保费。

那最多也就是这伙儿人,稍微守点儿规矩。

可只要出去,碰上其他绺子队伍,该劫你,还是要劫的!

那怕回去报给交过保费的那些队伍,也没有任何用处。

废话!难不成,还想让他们为了这么几个钱,真拎着家伙,和其他绺子去火拼不成?

**,能护住你们村子,就算是对得起你们了。

所以,天长日久的,这保费交的,也是越来越让人心里不痛快。

可现在冒出头的这伙儿人,听听人家的口气。

啊?只要是在洮南府,但凡交过保费,还有人敢劫掠你们村子里的人,立即报上来就是,自然有他们兔儿岭的人马,为他出头!

对,没有听错,就是整个洮南府,没有什么北边南边之分。

就算他真去了南边办事儿去了,只要交过保费,被人劫了,那兔儿岭的人马就会给他找回来场子。

南边又怎么了?是隔着大江大河,还是横着高山峭壁的过不去!

一马平川罢了,有任何事情,马队呼啸而至。

旗号打出来,那个不服,就按下那个!

这么一说,这些乡镇里的百姓,心中被收取这些保费的不满便被消的差不多了。

其实本来也没有多少怨气的,毕竟,这种钱,在这种世道里,那是省不下的。

这伙儿人,既然真能保了他们的平安,那交这么一些,也是划算的。

甚至于,在朱大富领着马队,挨个村子宣扬过他们队伍的待遇之后,更是有不少青壮,起了心思。

也没人指引便成群结队的朝着罗家庄摸索了过去。

当然,这些人,也就是被杜振东安排在后山忙活的那些青壮了。

真正的大队投山人马,估计此刻还在路上呢。

听到各支马队传回来的消息后,杜振东翻看着各个村镇的人口以及田亩情况,心里也是颇有些激动的。

迈出来这一步,才算是基业正式有了雏形了。

对,之前那怕他队伍庞大,实力强横,那也只能算作匪贼罢了。

眼下真正有了供养他们的地盘和人口,这才算是有了真正的后勤,还有兵源。

能够给杜振东他们这伙儿势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

怎么能让杜振东不振奋呢。

只是,这村镇收是收了回来,具体该如何管理,该怎么让他们,给自己的势力提供后勤,还得琢磨一整套的治理措施。

任重而道远啊!

另外就是,统一军服的事情了,从朱大富传回来的村庄信息中,杜振东知道,在梓安县里,有一家制衣厂,手艺不错,效率也还行。

就在这里去定制了,服装制式也不需要太复杂,类似于近代新军的简单服饰即可。

颜色定为了墨绿色,主要也是这种颜色用料会多,寻常人家不会使用这种颇为昂贵的染料的。

这样也能保证军服的独特性,再加上墨绿色这种深色服饰,人数一多,整个场面都是肃杀严整的气场。

增强队伍的认同感和自信,非常有利!

这件事儿就交给对县城里比较熟悉的顺子去办了。

杜振东麾下,一切事物井井有条的运转了起来!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