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末兑军火,从马匪到东北王 第 六十四章 黑省的绺子

();

老金沟里的事儿,三家已经互相通过气了。

刚听到的时候,他们几乎下意识就认为,绝对是老金沟对面那个兽石山做的。

因为只有他们山寨有能力短时间内,纠集马队冲杀过来。

而且,还是熟知老金沟的内幕,就卡在分金的时候过来。

可随着兽石山的信使过来,加上原本守在山口那边的弟兄们陆续逃回来。

他们也知道了到底是什么个情况了。

没什么好说的了,就算飞龙岭和富龙山这两家有拿钱换人的想法,在四家绺子互相通过气儿之后,也不可能再这么干了

二月十号,是四家商量着聚兵的日子,地点还在老金沟。

这个地方,距离他们三家都近,各自也都比较熟悉,所以,只有这个地方,是最能让他们安心的。

至于说,他们各自背后的官兵统带,这几天时间里,也不是没有派人去联络。

可那三家统带,几乎是如同商量过一样,都是一个意思。

事儿,你们自己放手去做,兵是不可能出的!

这就是杜振东为什么要把那几家官兵的金子放过去的道理了,要真是顺手全收拾喽,那这次过来征讨他的,最起码还得再多两三千人马。

虽然以杜振东手里目前的兵力和火力,再多来那么几千也是平趟!

可眼下终究不是直接和朝廷翻脸的时候。

他可不希望,自己在还没彻底稳定住根基的时候,就被那几镇新军,当成练兵见血的对象给磕上一下!

果然,这些官兵的想法也的确如同杜振东所料想的这样,仍旧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也是,他们也早都习惯了,老毛子和小鬼子,轮番在他们龙兴之地上闹腾,都能忍下去,这才哪儿到哪儿!

不过,随着这几家统带的态度表达出来后,四家绺子倒是也同样一副习以为常的姿态。

不来就不来吧,不就是一支新混起来绺子么?

他们还真就不信了,四家绺子汇聚一起少说也凑他一千五六的兵力出来。

这么多人,还收拾不了一个新混起来的绺子?

正午时分,四家绺子陆陆续续都赶到了老金沟这里。

原本还算热闹的老金沟,经过杜振东他们那么一闹,瞬间寂静了下来。

杜振东他们将看守在两侧出口的土匪们杀了个七七八八,那些淘金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逃跑的好时机。

根本不需要商量,等杜振东他们一撤,这些矿工便各自去各自隐秘藏金的地方,取出来了自己偷偷留下的一些金砂,然后纷纷逃窜了出去。

正好,那些矿工走了,还显的这里宽敞了许多。

此时日头正值中天,沟里两侧都是陡峭崖壁,正好挡风。

平整的河滩上,居然没有什么寒意。

董庆奎这次过来的算是比较早的,老底子几乎都带出来了。

没办法,他这支队伍,相比较黑省那些绺子来说,本来就实力不足,再加上前些时日,被杜振东他们那一轮埋伏,又打掉了近百号弟兄。

这次过来,如果不能把家底都带出来撑场面,恐怕这一个不好,真容易被那几家给压住,甚至直接吞了他也不是不可能。

马队重新扩充到了八十余骑,火枪队勉强算是达到了六十人的规模,剩下还有六十来人也是提着大刀,算是他新组建的一支队伍,就叫大刀队。

合计下来也不过两百人出头而已。

而黑省那边过来的队伍就显得有些生猛了。

毕竟,往北的地方,山脉延绵千里,大山小山连绵不绝。

根本就不是他们这边这种孤零零的小山能够比拟的。

再加上,前些年老毛子开始逐渐蚕食北方的地区,逼着清兵一退再退。

导致那些深山老林中的武装队伍日益做大。

说起来,这些绺子,或者干脆就是宗族势力,对比南边一些的土匪,甚至还多了不少有家国大情怀的好汉子。

可能也是因为他们一开始,面对的就是外族的入侵和残酷镇压吧。

这些绺子,或者组装队伍,规模都不是一般的大,动辄千余人,甚至三两千人的,都不在少数。

哪怕是黑省靠南的界山这边,随随便便几个山头上的土匪,就能有五六百之数。

飞龙岭的大当家是个面色发白的胖子,虽然是肉眉肉眼,可脸上斜跨半张脸的一道疤痕,让他平添了几分凶悍之气。

这次过来聚兵,他带了一百马队,还有三百步队,大概也能有个两百条枪左右。

实力端的是不俗,就这份实力,放在洮南府这边,几乎就相当于上次兽石山董庆奎集合起来众多绺子的总体实力了。

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是黑省这边三家绺子里兵力最少的一家。

富龙山和苍头岭带队的也是各自的大当家。

两家实力相当,几乎都是一百五十人左右的马队,外加四百人上下的步队。

这两家加起来,就已经有一千一百余人的兵力了。

从东侧山口那边开进来的时候,也当真是浩浩荡荡。

董庆奎真是,脸色一变再变!

他知道黑省那边更没个规矩,白山黑水间,到处都是土匪绺子纵横。

所以心里也早有了计较,这次过来,几乎是聚集起了自己所有手下弟兄,才凑出来的这份排面。

可黑省过来的几家绺子,一家比一家凶悍。

此时,他心里早已经没有了,要跟人家们一争高下长短的心思了。

甚至,为了能在一会儿的会盟中,能有点话语权,他竟然主动带了几名亲随兄弟,放下身段去迎接那两家绺子了。

心中滋味真是百般曲折的,明明前不久,自己还是高坐于健马之上,二十多支小绺子小队伍,争先前来恭迎自己的。

可这一转眼,就山河倒转了!

好在,董庆奎也是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调整了表情后,满脸堆笑着朝那两支队伍领头之人,凑了过去。

一通寒暄之后,众人纷纷带着亲随,来到了河滩这边早已支好的祭祀木桌之前。

东北这地方,本来就对这些礼啊规矩的看的比较重,他们又是绿林中人,更是看重这些。

所以,那怕是揣着复仇的愤恨怒火来的,这必要的流程还是要走!

…………

(还有,正在写!本来是中午要码的,结果今天家里没人看孩子,折腾了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