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婚北凉郡主被拒,我反手娶姜泥 第52章 乱糟糟的税务

赵承对于三位县令还算放心。

毕竟,新建立起来的军队几乎是他们东北三县的子弟,肯定是向着他们东北三县的。

想要抵挡草原人,他们就得多花一些时间,严格挑选俊杰

征兵的事情表面上告了一个段落。

四人回到驿站之中,紧接着说起了税务的问题。

赵承手捧茶杯,品着茶。

韩诚海虽说心中很是好奇赵承解决税务问题的办法,但他很识趣,并没有催促赵承。

段冲和项方两人都是武将出身,性子毛躁,握紧了拳头,看着赵承的方向,等待着赵承开口。

千呼万唤始出来,赵承在将茶水喝干后,方才开口。

“韩家主,眼下西河州有百姓多少?”

韩诚海略作思忖,:“回王爷,在册百姓共1813532户,总人头应当在904万余。”

“税务情况具体和本王说一说。”

赵承追问。

韩诚海一一向赵承道来。

离阳的税法是十五收一制度,简单来说,农民每年粮食的产量,州府和百姓平分,一人拿五份。

州府再从分来的五份之中,取出一份交给朝廷,其余四份用于维持州郡本地官员,以及军队的开支。

这种税法,保证了百姓每年都有能拿到五分,是不错的税法。

但,在离阳老皇帝登基后,为了防止天灾人祸的干扰导致朝廷收到的税变少。

于是,他根据每个州的情况定下了一个标准,无论百姓种了多少粮食,都要按照这个标准缴纳给朝廷。

像是西河州,朝廷根据耕地数量划出,西河州每年都要向朝廷缴纳260万石粮食。

这个标准严格说来,不算很高,若是一年顺顺利利,交了税后,百姓还能吃饱饭。

但像是西河州东北三县这般,因为水汽问题,粮食连年减产,加之草原人劫掠,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这个标准就是索命。

后来四成的西河州百姓为了活命,索性直接拒绝交税。

至于老实交税的六**中,也有很大的问题。

因为是每年只要凑齐260万石粮食即可,并没有具体到个人交税额度。

因此,地多需要缴纳大量税额的大地主便钻了漏洞,他们通过贿赂魏世忠,将他们要缴纳的份额,悄悄的转嫁给了其余百姓。

按原本的税法,百姓一年得到五份产粮,吃四份便能吃饱,还能有一份的余粮。

然而,在魏世忠和大地主的操作下,百姓一年只能到手三份,甚至两份。

不少百姓为了活下去,只能卖儿卖女,钱花光后,只得将手中的田地卖给了大地主换钱续命。

结果就是,地主手里的地越来越多,税也就越缴越高,平摊到其余百姓头上的就越来越多,最后气不过的百姓也开始了抗税。

听着韩诚海的讲述,在场的几人顿时大怒。

段冲拍案而起,:“这**的魏世忠,当真人模狗样啊!”

项方也是极为气愤,:“平时那老东西总来军营晃悠,还时不时出钱给控碧军开开荤腥,想不到啊,背地里竟然是如此歹毒之人!”

一旁的韩雷也从未听闻过税务的问题,他顿时便捶了捶桌子,:“杀得好啊!要是王爷再来晚一些,恐怕西河州要民变四起了!”

一个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土地兼并这一条,必然是每个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土地兼并么?”

赵承捏着下巴暗暗思忖。

水汽问题可以通过人工降雨来解决。

如此一来,西河州大多数百姓便不会因为天灾问题导致粮食减产。

接下来,便是边患问题,这个问题只要建军就好,把那些草原人打怕了,他们也就不敢来了。

所以说,若是按照原来的税法缴税,百姓是能够接受的。

最后的问题就是,百姓已经养成了十多年不交税的恶习,这可不是好习惯。

坏习惯容易传染,虽说现在只有四成的百姓,若是放任下去,这个数字很快便会升高。

三人骂了一通坟头已经开始长草的魏世忠后,看向了赵承,这税务问题可是一个烂摊子。

韩诚海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得静静的等着赵承出主意。

赵承在脑中整理了思路,缓缓开口道:“这个问题本王算是有些思路了。”

三人眼前一亮,韩诚海也睁开了浑浊的双眼。

“包税到村。”

赵承缓道。

“包税到村?”

四人对于这个

“简单来说,西河州一年总共收1040万石粮食,也就是朝廷标准的四倍。”

“再以村子为单位,将每年的税额分发到每一个村庄。”

“然后,将土地分为好、良、贫三个等级,每年划定一个均田值,好田缴十五成的均田税务,良田缴纳十二成,贫瘠的土地,缴纳六成。”

“至于每一亩地的均田额是多少,不做统一标准,只要求每个村每年都完成相应的业绩即可。”

“嘶~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段冲眼前一亮,:“一个村的百姓的数量不会很多,那些拥有大量田地的地主,便没了浑水摸鱼,将自己的税转到别人头上的机会。”

项方点了点头,:“若是单靠着官府的几个人,想要管好近千万人的西河州很是困难。若是包税到村的话,那就很容易了,官府的人只需要每年和村长对话即可。”

韩雷很是赞同,:“而且,本村的人说话也更方便一些,与其让官府的人去协商,不如让村子内部自己商量,如此还不会起冲突,秦王殿下此计甚妙啊!”

“还有这个税田分级制度,有的百姓虽说有些田地,可他们手中的几乎都是贫地,若是和良田交同样的税,对于那些贫田的农户来说,并不公平!”

“王爷真是实实在在为百姓考虑啊!我相信,新税法颁布后,百姓对于王爷绝对会感恩戴德!”

先前,韩雷心中还有些担心赵承军权和政权在握后,会成为第二个魏世忠。

现在看来,赵承和魏世忠完全不一样,赵承并不贪财,相反,赵承处处为了百姓。

“包税到村吗?”

“和朝廷的给每个州划分税额的法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不对!”

“秦王殿下的包税到村,并不是离阳的税法照抄!”

“而是,包税到州,变为包税到村并不是单纯的缩小范围那么简单,在这范围缩小的过程中,还解决了原来税法的诸多弊端,简直就是画龙点睛啊!”

韩诚海看着赵承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心中越发觉得自己韩家跟对人了。

若是一直跟在赵承的身后,韩家说不定能恢复曾经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