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当村长 第97章 500亩厂房到手

黄县长此言一出,让旁边见过不少世面的赵放也惊呆了下巴。资源倾斜,那这就意味着大榕树村将成为县里的亲儿子。

要贷款有贷款,要土地有土地。说实话,只要贷款到位,产值追赶南街村不成问题。这么多钱到**手里边,都能堆出一个小金山。

所有的审批手续将开通绿色通道,什么下班了明天再来这种事情根本不会出现。

就说一句话:“你也不想县长亲自来催你吧!”,你看下边不屁颠屁颠的去办。

而且黄县长敢这么说,说明这件事情已经在县委的会议上已经通过,是整个县政的共识。

打造一个集体经济能与南街村媲美的村庄,对县里的诱惑是极大的。

县里除了能够增加就业,提高经济实力之外,将会获得外界源源不断地赞誉。赞誉是什么,对于县里的领导,那可就是资本。

赵放听完深吸一口气,惊愕的神色顿时转变为欣喜:“黄县长,咱们会议室谈。”

说完赵放给许攸宁使了一个眼色,对方顿时心领神会,开始招呼着县里的随行人员前往会议室。

噪杂的人群在车间里快速的移动,有的人很好奇地盯着产线,时不时的做一些记录。还有一些人在人群中百无聊赖的装个样子,时不时的点点头,参与感倒是很足。

“赵放,我也不叫你赵村长了,显得生分。以后你们村子有什么需要,下面解决不了,尽可以找我,我别的本事没有,协调的能力还在。”黄县长坐在首位,话是对着赵放说的,但是目光时不时扫过随从而来的大大小小的官员。

这也是一种态度的表明,我可以协调,可诸位到时候可别真的让我来协调。敲打一下下属,让他们明白,大榕树村是有自己在背后撑腰,做起事情来不要太过分。

“多谢县长的信任。刚才您说县里可以资源倾斜,我想问下,咱们能倾斜到什么程度?”赵放直勾勾地盯着黄县长,灿烂的笑容下面难掩期待的神色。

“啧,我早就听老杨听说你小子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让我小心着你,看来他说的果然没错。”

黄县长调侃了赵放一句,然后继续说道:“目前县里准备打造以食品生产为主的产业聚集区,吸引咱们本地和外地的企业入驻。当然外人肯定不能跟自家人比,对榕发的支持力度肯定要高于其他企业。”

黄县长说到最后,言辞十分的恳切,让赵放听得暖暖的,很舒心。

产业集聚区,这个概念虽然出现的早,但在豫省仍然是十分时髦的词汇。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一些相同或者近似行业的公司连同一些上下游企业组织在一起的产业集群。

改开还没有10年,大部分地区甚至还没有彻底的接受市场经济。黄县长的这个言论,倒是让赵放刮目相看。

“你别这样看着我,这个概念也是前阵子我去深城参观学习,从同行的嘴里以及实地考察得来的。我觉得这种模式其实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概念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形成一个规模效应。你小子颇有经商的头脑,你觉得怎么样?”

黄县长说完,推了推眼镜,直视着赵放问道。

“黄县长,我说实话,对于县里要建这个产业集聚区我是举双手赞同。我们把是食品相关的企业聚在一起,还可以吸引大量的配套企业过来,对于本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绝对是有帮助的。

但这是一项大工程,耗费的资金是海量的。”

赵放只差说一句,临津穷,咱折腾不起。

“钱的事情我们县委来操心,县里没钱可以找市里,找银行贷款。我需要你立一个军令状,产业区的大梁必须给我挑起来,前期可以拨给你们300亩的厂房用地,这可是300亩啊,你小子就偷着乐吧!”

黄县长笑着说道,旁边榕发的人听到后,脸上也是洋溢着笑容。

“要钱不?”赵放呲着牙说道。

“你说呢?”黄县长沉声说道,看着眼前的赵放,第一次感觉到了无语。

“其实吧,300亩不300亩的倒是不重要,西城区那个厂子200多亩,再盖一个车间不成问题。”

赵放装作十分纠结的样子,旁边的黄县长看得直翻白眼,要不是碍于自己的身份,就要开始骂骂咧咧了。

“免费!”黄县长嘴里的这两个字,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嘿嘿,凑个整吧,500亩!”赵放笑容满面,又恬不知耻的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五根手指在黄县长和赵放之间晃了晃。

“别太过分!500亩,给你了500亩,别的厂子怎么办?”黄县长看着胃口不是一般大的赵放,气不打一处来。

他最怕的是一旦给了赵放这么优厚的条件,后期跟其他的厂子不太好谈。让步太多的话,产业集聚区整体的营造成本就要增加。

按照现在开会规划的规模估算,临津县财政甚至只能完成前期的土地征收和平整加上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厂房和配套设施全部需要贷款或者上级的拨款解决。

“黄县长,我肯定不会让县里吃亏。我们现在正在跟阿美的一家食品巨头谈合资,一旦谈下来,我们的产值将成倍的增长。市场进一步铺向全国,榕发也将真正成为我们省内数一数二的食品公司。

另外我们计划在年底推出重磅产品营养液,估算了一下未来的市场规模,第一年不低于500万。就这么说吧,这500亩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洒洒水。”

赵放看着一脸愤慨的黄县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未来榕发的发展规划。配合着赵放夸张的表情,和大开大合的肢体语言,把黄县长给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真的?和哪家公司合资?”黄县长急不可耐地问道。

一旦产业集聚区的规划里有和外国合资的公司,上级无疑将会更加的重视,预算的审批流程和资金政策支持,肯定不是同日而语。

不管是80年代还是后世,各地对于外资都是非常欢迎。在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的这次支持力度要大于本土的公司。

“呃,暂时保密。不过我可以说,这家公司的规模很大,在最近阿美市场上,让糖果业巨头箭牌胆寒不已。他们研制的泡泡糖产品深受美国本土消费者的喜爱,一旦引进到咱们国家,在市场上将是无敌的存在。”

赵放打了个哈哈说道,具体是哪家公司咱不说,反正就是很大,饼先画起来。

坐在旁边的许攸宁的听到赵放的话,脸上涌现出怪异的神色。胆寒不已?如果是让箭牌出手收购也算的话,应该是胆寒不已。

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情,竟然已经被赵放拿出来跟黄县长画饼了,许攸宁不得不为自己亲爱的詹姆学长的未来担忧起来。

黄县长和旁边的手下对视了一眼,嘀咕几句后,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500亩地倒不是不能给你。但是你必须保证今年的产值翻上2倍,带动的就业岗位要增长30%以上。另外新厂区再给你五年的免税优惠,五年之后每年利税不低于100万。”

黄县长脸上的表情十分凝重,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仿佛是斟酌了许久。一边说,一边在观察赵放的反应。

对于外资这件事情,黄县长真怕赵放在糊弄自己。

毕竟现在沿海地区引进外资还十分困难,更何况临津这种鸟不拉屎的内陆小县城。

“没问题,阿美的企业以技术投资,我对他们的产品非常有信心,黄县长,你就放心吧!”赵放听完黄县长的要求,疯狂的点头。

“你们毕竟是集体企业,合作的事情还是要慎重,不要给别人留口舌,说什么集体资产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