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厂花:我靠打脸系统成万元户 第23章:竞争初现与破局

();

“椒香时装店”的开张,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涟漪逐渐扩散。第一天七块钱的净利润,给了林椒巨大的信心。她深知这仅仅是开始,必须趁热打铁。

第二天,她早早开门,将店面再次清扫得一尘不染,并且将仅有的几件成品衣服重新整理悬挂,确保每一件都以最佳状态呈现。她还用红纸写了一张小小的告示贴在门口:“开业酬宾,三天内所有商品九折优惠,并可免费修改裤脚/裙边。”

这个小策略很快起到了效果。优惠折扣和免费的附加服务,对于精打细算的顾客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加上前一天买走连衣裙的年轻女工回去后,忍不住向同车间的小姐妹炫耀,引来了一波好奇的观望和试穿。

第二天,林椒成功卖出了两条半身裙和一件衬衫,营业额甚至超过了第一天。她忙碌并快乐着,手脚麻利地接待、介绍、量尺寸、做简单的修改。

然而,好景不长。斜对面那家国营百货商店的服装柜台,显然注意到了这个新出现的“竞争对手”。起初只是售货员们抱着胳膊冷眼旁观,带着国营单位固有的优越感。但看到“椒香时装店”接连两天都有生意,甚至吸引了一些原本可能去他们那里的年轻顾客,坐不住了。

第三天,林椒发现国营商店的服装柜台也挂出了一块牌子:“部分成衣清仓处理,八折优惠!”

价格战,来了!

国营商店有渠道和规模优势,成本更低,打起价格战来底气十足。他们一降价,立刻分流了部分对价格敏感的顾客。林椒店里的客流明显减少,一些进来看了看,问了价格,对比之后又摇摇头离开的顾客多了起来。

压力陡增。

林椒看着对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再看着自己店里骤然冷清下来的场面,眉头紧锁。硬碰硬打价格战,她这小本经营,毫无胜算。必须另辟蹊径。

她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设计独特、版型合体、服务周到、可以试穿、接受小范围定制。而这些,恰恰是国营商店的短板。他们的衣服款式陈旧、码数固定、售货员态度冷淡,更别提试穿了。

对!不能拼价格,要拼差异化和体验!

她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她撤下了门口的打折告示(三天优惠期也刚好到了)。然后,她找出一块小黑板,用彩色粉笔精心绘制起来。她在黑板中央画了一个简单的连衣裙轮廓,旁边用醒目的字体写上:

“椒香时装,独一无二的美!”

“独家设计,拒绝撞衫!”

“合身裁剪,彰显个性!”

“欢迎试穿,满意再买!”

“接受来料定制,打造您的专属款式!”

这几条标语,精准地切中了当下年轻女性开始萌芽的爱美和追求个性的心理,也突出了小店的核心竞争力。

她把小黑板放在店门外最显眼的位置。同时,她将之前获奖的那件连衣裙重新挂回橱窗最中央,作为品牌形象的展示。店内,她则利用系统奖励的【初级营销技巧】知识,调整了衣物摆放,营造出更温馨、更具吸引力的购物氛围。

这一招果然奏效!

虽然价格比国营商店的折扣品高,但那些被“独一无二”、“拒绝撞衫”、“专属定制”等字眼吸引的年轻女孩和追求时髦的女士,开始更多地走进“椒香时装店”。她们愿意为独特的设计、合身的剪裁和良好的购物体验支付溢价。

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女同志,看中了一款衬衫的样式,但嫌国营商店的尺码不合身,在这里,林椒仔细为她量了尺寸,答应三天后为她做一件完全合身的,这位女同志毫不犹豫地付了定金。

一位准备相亲的姑娘,在店里试穿了一条裙子后非常满意,林椒还根据她的气质,建议她搭配了店里一个小巧的手提布包(林椒用边角料做的),姑娘欣喜不已,连带布包一起买走。

林椒用她超越时代的眼光和贴心的服务,逐渐建立起了一批忠实的早期客户。她的店,不再仅仅是一个卖衣服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小小的“时尚顾问工作室”。

对面的国营商店看着“椒香时装店”在价格劣势下依然稳住了阵脚,甚至吸引走了那些追求品质和个性的“优质客户”,既困惑又有些不忿,但他们的体制决定了很难快速模仿这种灵活的经营模式。

第一轮无声的较量,林椒凭借差异化战略,成功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并且初步树立了品牌形象。

晚上盘账,虽然成交量没有爆发式增长,但客单价提高了,利润反而比前两天更稳定。林椒知道,她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

然而,她也清楚,国营商店不会就此罢休,未来的竞争只会更加多样和激烈。她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巩固自己的优势。

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林椒握紧了拳头。创业维艰,但她享受这种挑战,享受这种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