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厂花:我靠打脸系统成万元户 第12章:新任务与技术瓶颈

();

劳动技能竞赛的夺冠,像一道分水岭,彻底改变了林椒在红星纺织厂的处境。

走在厂区里,投向她目光不再是以前的同情、轻视或幸灾乐祸,取而代之的是羡慕、敬佩,甚至是一丝讨好。车间主任赵大友见到她,也会难得地露出点笑意,点头打个招呼。原先那些跟着刘彩凤对她冷嘲热讽的工友,现在要么躲着她走,要么讪讪地试图搭话。

刘彩凤因诬陷和可能的非法入室嫌疑(虽然证据不足,但嫌疑难消)被厂里记过处分,调离了原班组,去了劳动强度更大的原料仓库。一时间,林椒在车间里风头无两,“厂花”的名号不知不觉被一些年轻工友叫了出来,不仅指她愈发靓丽的外形(生活改善 自信加持),更指她脱颖而出的才华。

然而,林椒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风光冲昏头脑。她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建立在沙滩之上。技能竞赛的荣誉是暂时的,刘彩凤的暂时退避不代表麻烦结束,而那个隐藏在暗处、可能与神秘钮扣有关的阴影,更让她如芒在背。

高朗私下找过她一次,告知她对刘彩凤的调查暂时没有突破性进展,那个远房表亲也失踪了,线索似乎断了。但他严肃地提醒林椒,对方既然曾试图窃取她的设计(动机依然成谜),说明她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注意,务必更加谨慎。

【叮!触发长期任务:技术革新。利用所学知识,对所在班组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提出可行改进方案,并获得采纳。】

【任务奖励:视改进效果奖励现金、技术图纸碎片、打脸值。】

【失败惩罚:无。(鼓励性任务)】

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响起,将林椒的注意力拉回了现实。技术革新?这正合她意!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才能在厂里站稳脚跟,也能更好地掩护自己可能进行的其他活动。

她开始更加留心地观察自己操作的织布机和工作流程。融合了原主的经验和现代人的思维,她很快发现了一些可以优化的细节:比如纱线更换的流程可以更紧凑,减少停机时间;又比如某些容易出疵点的环节,操作手法可以稍作调整。

她将这些想法默默记下,反复推敲,并利用休息时间偷偷做简单的模拟验证。

然而,当她尝试向班组长老王提出第一个小改进建议时,却碰了个软钉子。

“小林啊,你的想法是好的,年轻人有冲劲。”老王是个快退休的老好人,习惯了一切照旧,“但是咱们这流程都是几十年下来的老规矩,稳当!随便改动,万一出了差错,影响了产量和质量,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啊。你还是先把手头的工作干熟练再说吧。”

类似的闭门羹,她在向其他老师傅请教更深入的技术问题时也遇到过。固有的思维、论资排辈的风气,像一堵无形的墙,阻挡着新想法的涌入。

林椒没有气馁,她知道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她改变策略,不再空谈理论,而是专注于解决实际遇到的小问题。当同机台的工友抱怨某种纱线特别容易断头影响效率时,她仔细研究纱线特性,调整了接线手法和张力,虽然只是微调,却显著降低了断头率。

这件小事慢慢在班组里传开,一些年轻工友开始愿意听她讲讲“小窍门”。林椒趁机将一些更系统化的操作要点,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分享出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小环境。

这天下午,厂部技术科突然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各车间抽调技术骨干,配合三号车间进行新型纺织机的初步数据采集和适应性测试。每个班组有一个名额。

消息一出,不少老师傅都动了心。能接触进口新设备,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资历的象征。

班组长老王左右为难,几个老师傅资历都差不多,给谁不给谁容易得罪人。这时,一个平时不太起眼的年轻男工,技术不错但性格内向的孙建军,小声说了一句:“要不……让林椒去吧?她脑子活,学东西快,上次比赛就能看出来。”

这话提醒了老王。对啊,林椒现在风头正劲,技术也有目共睹,让她去,既避免了老师傅之间的争执,也算是对她的一种培养和奖励。

于是,这个许多人求之不得的机会,意外地落在了林椒头上。

当她从老王那里听到这个消息时,心脏猛地跳了一下。三号车间!那个戒备森严、充满秘密的地方!她竟然要以正式身份进去了!

兴奋之余,是巨大的警惕。这究竟是纯粹的技术任务,还是暗藏玄机?高朗知道吗?那个失踪的钮扣,会不会在那里找到线索?

【叮!触发关键任务:深入三号车间。在完成数据采集任务的同时,留意环境细节与人员动向,尝试寻找与铜钮扣或异常情况相关的线索。】

【任务奖励:视情报价值奖励高额打脸值、稀有物资、甚至【初级机械精通】技能。】

【警告:三号车间风险等级较高,请宿主务必谨慎,以自身安全为第一要务!】

系统的任务确认了这次机会的重要性与危险性。

林椒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无论如何,这步棋,她必须走下去。她不仅要完成任务,更要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入那个神秘的核心区域。

明天,她将第一次正式踏入三号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