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被冲喜,老婆秦可卿 第75章 朝会惊雷,文武同奏

金銮殿上,那股混杂着百年金丝楠木与御赐龙涎香的独特味道,正被辰时那缕透过雕花窗格的惨白天光,冲刷得有些寡淡。

议程已近尾声,百官奏事大多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边境摩擦与河工预算,听得人昏昏欲睡。

龙椅之上,须发皆白的老皇帝半阖着眼,那张布满老年斑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唯有那只搭在龙首扶手上、指节粗大的手,偶尔无意识地叩击一下,发出沉闷的轻响,像一声声催促着这场冗长朝会尽快结束的丧钟。

就在内廷总管即将高唱“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的刹那。

“臣,有本奏。”

一道清冷、干涩,却又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之意的声音,如同一柄淬了冰的锥子,狠狠地扎进了这片沉闷的空气里。

满朝文武皆是一愣,循声望去。

只见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赵元启,手持象牙笏板,自文官队列中毅然出列。

他身形瘦削,那身崭新的绯色官袍穿在他身上,显得有些空荡,可那双眼睛,却像两团在灰烬中复燃的火,亮得骇人。

他一步步走到殿中,那皮靴踩在冰冷金砖上的声音,不重,却像鼓点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赵元启,弹劾西山煤监司!”

此言一出,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嗡嗡声。

西山煤监司,那可是块硬骨头,背后牵扯着整个西山大营的军方势力。

然而,赵元启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臣所弹劾者,非其贪墨渎职,非其克扣军饷。”他高举手中那份早已写好的奏折,声音因极度的愤懑而微微颤抖,“臣弹劾其,草菅人命,虐杀矿奴,致使数百无辜百姓,惨死于矿井之下,尸骨堆于后山废坑,天日无光!”

“其罪,非在贪,而在人伦丧尽!”

话音落下,满殿死寂。

西山大营主将侯昆的几名心腹党羽,脸色“唰”的一下,变得铁青。

一名武将立刻出班,声如洪钟地反驳道:“赵御史此言,未免太过危言耸听!矿井作业,本就凶险,偶有伤亡,在所难免!你仅凭道听途说,便在此朝堂之上,污我军中将士清白,是何居心?”

另一名勋贵也立刻附议,矛头直指核心:“况且,西山煤监司地处军管要地,其内部事宜,皆属军务!你赵元启一个文臣御史,有何资格越权干涉?莫不是想借此由头,将手伸进我大周的兵权里去,意图动摇军心?”

好一招偷梁换柱!

他们瞬间便将一场惨绝人寰的民生惨案,巧妙地扭转成了一场关乎国之体统的文武之争!

赵元启气得浑身发抖,他据理力争,将那份血淋淋的证据一一陈列,可他的声音,很快便被数名武将勋贵此起彼伏的指责与盘问,彻底淹没。

他就像一叶在惊涛骇浪中挣扎的孤舟,瞬间便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龙椅之上,老皇帝那双半阖的眼睛,缓缓睁开,眉头微蹙,却依旧不置可否。

朝堂的风向,瞬间对赵元启极为不利。

侯昆**见状,嘴角已露出一丝得意的冷笑。

他们正准备以“程序不合,越权干涉”为由,将此事强压下去,彻底堵死赵元启的嘴。

就在此时。

“咳。”

一声极其轻微,却又无比清晰的干咳,自武将队列的前排,缓缓响起。

那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无形的惊雷,轰然劈开了满室的喧嚣与燥热!

满朝文武,包括龙椅之上的皇帝,都下意识地循声望去。

只见须发花白的枢密院副使张辅言,手持笏板,缓缓出列。

他这一动,整个金銮殿仿佛都为之震颤了一下。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惊愕。

张辅言并未去看那早已陷入绝境的赵元启,他只是对着龙椅之上,微微躬身。

“陛下,关于西山煤监司一案,老臣亦有话说。”

侯昆**的脸上,笑容凝固了。

然而,张辅言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赵御史所言矿奴之事,老臣以为,或有夸大之处。军营之地,自有军法处置,此乃内务不修,尚不足以动摇国本。”

这番话,竟像是在为侯昆**开脱!

就在侯昆等人刚刚松下一口气,以为这位军方大佬是出来和稀泥之时,张辅言的话锋,陡然一转,锐利如刀!

“但是,”他缓缓抬起头,那双古井无波的老眼里,骤然迸射出一道骇人的精光,“老臣昨夜收到密报,西山煤监司,其主官,近日常与废太子旧部暗中往来,于翠华楼中密会!”

“其所图者,恐非区区钱粮,而是……动摇国本之嫌!”

此言一出,满场死寂!

如果说赵元启的弹劾是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那么张辅言这番话,便是一座足以引发滔天巨浪的火山!

性质,从民生案,瞬间升级为谋逆大案!

侯昆**被这来自军方最高层的、致命的背刺,打得措手不及!

他们一个个呆立在原地,那张方才还得意洋洋的脸,血色“唰”的一下,褪得干干净净,比身上的甲胄还要惨白!

龙椅之上,老皇帝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终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的杀机。

他不再有半分犹豫。

“传朕旨意!”

皇帝的声音,冷酷得不带一丝温度,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开始收割这场闹剧的果实。

“即刻起,由都察院与枢密院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西山煤监司一案!但凡涉事之人,无论官阶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一锤定音。

张辅言与赵元启对视一眼,皆躬身领命。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此事已尘埃落定之时,皇帝那冰冷的目光,扫过殿下面如死灰的侯昆,又落在了神色凝重的张辅言身上。

最终,他用一种不带丝毫感情的语调,补上了那句足以让所有人肝胆俱裂的谕旨。

“为示公允,西山大营主将侯昆,亦需加入调查。”

“好,自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