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过草地失联,我带回一个军 第254章 两手准备,分流难民!

();

这个命令就是,每个粮店,收购粮食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给粮店的老板,留下五百到一千斤的粮食。

供应他们还能够持续进行经营,而不至于出现断货的情况或者是出现自家都没有粮食吃的情况。

“哎,看来还是师长说的对,无论有多么好的条例,在人性的贪婪面前,都是有漏洞的。”

“这些奸商,为什么就想不到那些难民的难处呢。”

“他们难道忘记了,想当初小鬼子占领这里的时候,他们自己也过的凄惨无比?”

刚刚解决掉宁武县城粮食采购麻烦的问题。

李栋梁便忍不住心痛的感慨道。

然而,就在此刻,他却突然间听到了余则成的敬佩声。

“李旅长,您不要难过了,您做得对,这些人该杀!统统都该杀!”

“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商人,明知道同胞有难,不思救援就算了,居然还要钻条例、律法的漏洞,这本身就是小人的行为。”

看着李栋梁痛心疾首的样子,余则成忍不住发声支持道。

........

有了苏远的一系列救援操作。

整个根据地东边几个县城的难民潮也很快得到了缓解。

但是与此同时,整个根据地的难民压力,也开始极具增加。

仅仅两三天的功夫,苏远就发现,根据地这边的难民总数,已经达到了一个近乎于惊人的数字。

“五十多万难民?全部都在我们这边吗?”

看着林秋雪提供上来的难民统计数字,苏远不无惊讶的问道。

“是的,师长。”

“这些难民原本是要往陕省方向逃难的。”

“现在在咱们根据地这边有了吃的,喝的,就都不打算走了。”

“师长,有个事,我还想跟您反应一下。”

林秋雪一边汇报,一边提问道。

“哦?什么事,说吧!”

苏远挥挥手,示意道。

“师长,我昨天跟后勤这边的几个主要负责人沟通了一下。”

“根据我们这边得出来的统一结论。”

“目前,这五十万人的衣食住行,咱们晋西北根据地的生产能力倒是也能维持住。”

“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么多人,全部都聚集在这里,他们又没有田地。”

“又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傍身,这时间要是长了,对咱们根据地的影响恐怕不太好。”

“根据地这边也没有什么荒地让他们开垦了。”

“基本上在前面几次的土地改革里面,都被我们本地的百姓给消化掉了。”

“嗯,你说的这倒是个长远的问题。”

听着林秋雪的汇报,苏远当下便意识到,对方提出的问题,还真就是目前独立师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性问题。

毕竟,这些难民原本都是要前往关中平原的。

现在全部都滞留在了自己这个地方。

这地方可没有关中平原那么多的地可以让大家伙来耕种。

这要是时间长了,搞不好还真是给事情。

“有了!”

想着想着,苏远突然间灵机一动,于是连忙便朝林秋雪下达命令道。

“林秋雪同志,你现在立刻回难民营那边,给我贴一道布告出来。”

“周边的几个难民聚集大县也通知一下。”

“就说八路军这边紧急征兵。”

“如果愿意参加八路军的,可以立刻加入八路军,独立师会通过筛选,然后一部分输送到陕北根据地那边,一部分则留在晋西北根据地这边。”

“另外,再贴一张告示,就说我们接下来会输送一批难民,前往陕北地区。”

“那边的耕田有很多,而且总部那边正好缺人种。”

“如果愿意去的,可以提供全程的食宿照顾,并负责保障他们一路上的安全。”

“所有的经费,就从晋西北根据地的百姓银行的独立师户头支出吧。”

“根据地目前也积攒了不少的财富,再加上上次周卫国他们带回来的那么多小黄鱼。”

“这五十万人,一年半载的基本生活,应该是可以保障的。”

“等到了后面,他们到了陕北一年之后,估计他们自己种植的粮食就可以丰收了。”

苏远的主意可谓是想的极快,安排的也相当的迅速。

以至于等他这一通噼里啪吧的把他想到的方案安排完。

林秋雪那边,却明显还没有听明白。

看着林秋雪一脸懵懂的样子,苏远当即又笑着向林秋雪抱歉道:

“抱歉,刚刚我说的可能太快了,我再重复一遍。”

说着,苏远又将自己刚刚想到的两手准备的办法,通盘和林秋雪解释了一遍。

然而,听完了苏远这边的难民安置办法,林秋雪此刻脸上却隐隐有了一丝担忧。

“师长,您的办法倒是个好办法。”

“既能给咱们独立师和总部输送兵源,也能分流难民。”

“可是这费用如果全部从我们独立师出,这会不会压力太大了。”

“独立师账户里的那些费用,您之前可都是打算用来扩大工农业生产规模的。”

林秋雪直言不讳的忧心道。

“林秋雪同志,我理解你的担心。”

“不过我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思想,需要再和你强调一下。”

“你忘记了我们八路军的宗旨了?”

“咱们八路军的宗旨就是为四万万百姓服务,为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而战斗。”

“独立师确实是要扩大工农业规模不错。”

“可是百姓才是咱们的根基啊,没有了百姓基础,那以后咱们拿什么发展呢?”

“既然我们选择了成为百姓的队伍,就应该首先替百姓着想。”

.......

让苏远多少有些没有想到的是。

就在他的决定做出之后不久,八路军总部那边,就给他发来了一封极其明确电文。

电文的内容,除了表扬苏远独立师为五十万难民做出的贡献之外。

同时还专门强调了救济难民的费用,不能由独立师一力承担。

应该由整个八路军队伍,共同来分担。

而与此同时,120师贺师长、115师代理师长陈师长以及129师的刘师长则纷纷给苏远这边打来了电话。

“苏师长,你这就有点不够意思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