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任务,三个月让我成顶流! 第7章 一张废纸的诞生

();

第七章 一张废纸的诞生

第二天上午,阳光正好。

李卫国院士端着他那泡了三遍龙井的搪瓷杯,正准备继续啃昨天那篇晦涩的论文,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他的助理小王探进头来,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

“李院士,有您一个快递,好像是京城送过来的,特别快。”

李卫国瞥了一眼。

文件袋很普通,上面寄件人一栏龙飞凤舞地写着“王陈华”三个字。

他顿时想起了昨天那通荒唐的电话。

搞什么鬼。

还真寄过来了。

李卫国心里一阵无语,面上却不动声色地对助理点点头。

“放这儿吧。”

等小王关上门出去,李卫国才拿起那个薄薄的文件袋,掂了掂。

没什么分量。

他靠在椅背上,慢悠悠地撕开封口,从里面抽出一张纸。

准确地说,是一张皱巴巴的、不知道从哪个笔记本上撕下来的草稿纸。

李卫国差点没把手里的茶杯给捏碎了。

你们**,这也太不讲究了。

我们这可是物理研究,最重要的就是严谨,

好歹用张A4纸打印一下啊。

他把纸凑近了看,上面的字迹更是让他血压飙升。

那字写得,说句难听的,像是鸡爪子在地上刨出来的。

歪歪扭扭,时大时小,有的地方还涂了几个黑疙瘩。

“这**写的是个啥?”

李卫国小声骂了一句。

他现在百分之百确定,老张那个学生就是个脑子不正常的。

一个连字都写不明白的人,还研究常温超导?

研究怎么用脚写字还差不多。

他本想直接把这玩意儿揉成一团,扔进脚边的**桶里,彻底了结这桩荒唐事。

但转念一想,毕竟是老朋友托付的事,总得给个回复。

“纯属胡扯。”

这四个字他都想好了怎么跟老张说。

为了让这四个字更有说服力,他耐着性子,把目光落在了草稿纸的标题上。

《关于室温常压超导材料的理论模型与实现路径》

李卫国眼皮跳了一下。

好家伙,口气还真不小。

理论模型也就算了,你还整个“实现路径”?

你怎么不直接写“宇宙重启按钮的使用说明”呢?

他嗤笑一声,目光继续向下。

当他看到第一个公式时,脸上的嘲弄表情忽然僵住了一瞬。

那是一个经过修改的薛定谔方程,引入了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变量。

这个变量被潦草地标注为虚数能级耦合。

“乱来。”

李卫国皱起了眉头,嘴上批判着,身体却很诚实地坐直了。

作为物理学界的泰斗,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公式虽然看起来离经叛道,但结构上……竟然有一种诡异的和谐感。

他拿起笔,下意识地在自己的本子上开始验算。

五分钟后,他停下了笔。

额头上,不知不觉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那个看似荒谬的公式,竟然是自洽的。

它没有违背任何已知的物理学底层定律,却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将量子力学和材料学连接在了一起。

李卫国的心跳,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

他不再犹豫,目光死死盯住草稿纸,贪婪地向下看去。

第二个公式,第三个……

一连串的推导过程,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从对电子玻色子配对理论的颠覆性重构,到对晶格振动与电子相互作用的全新解释……

他的表情,从最初的随意,变成了严肃。

又从严肃,转为了凝重。

办公室里静得可怕,只能听到他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当他翻过一页,看到草稿纸背面的内容时,他的瞳孔猛地缩紧了。

背面的推导,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他无法理解的领域。

那些熟悉的物理符号,组合在一起,却构成了一种他闻所未闻的“语言”。

这不是人类的逻辑。

而是来自更高维度文明的知识。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CPU烧了。

看不懂。

他一个字都看不懂了。

李卫国,龙国物理学的泰山北斗,站在人类智慧最前沿的学者之一,此刻,对着一张中医药大学学生写的草稿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渺小与无知。

就像一个原始人,在仰望星空。

冷汗,顺着他的额角,滑落到下巴,然后滴落在桌面上。

啪嗒。

声音很轻,却让他浑身一颤。

他的手,开始抖了。

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这张纸上写的东西,如果是真的……

那它将不是颠覆物理学那么简单。

它将颠覆整个世界。

李卫国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急,椅子腿和地面摩擦,发出一声刺耳的尖鸣。

他像是没听到一样,几步冲到门口,反锁了办公室的门。

然后,他快步走回办公桌前,拿起电话

他的手指在拨号盘上颤抖着,好几次都按错了数字。

深呼吸。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终于,一个号码被他完整地拨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