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贾琏来岛
努尔哈赤的一番话,说得殿内群臣贝勒们哑口无言,表面纷纷露出叹服的模样。
而皇太极垂手立于众贝勒前列,面色虽然平静,但心中对他父汗近来的某些策略,比如对乾朝过于急躁的进攻,对辽民过于严酷的镇压,存有异议,认为现在应当注重稳固根基、招揽人心,然而,却牢牢闭紧了嘴。
不仅是他,站在他身旁的代善、莽古尔泰,以及稍后一些的多尔衮、多铎、阿巴泰等人,无一不是如此,他们都是努尔哈赤百年之后,最有实力和资格角逐汗位的人选。
正因如此,在如今这位威权日重、猜忌心也越来越强的父汗面前,他们更加谨小慎微,不敢提任何不同意见,更不敢有丝毫反驳。
毕竟有前车之鉴,比如广略贝勒褚英。
几年前,努尔哈赤带兵出征乌拉部,期间,褚英与四个僚友立誓,焚书告天,诅咒努尔哈赤、诸弟和五大臣,祈祷努尔哈赤被乌拉击败,并企图在战败后闭城不纳努尔哈赤。
而努尔哈赤在灭掉乌拉,凯旋赫图阿拉后,此事败露,努尔哈赤虽震怒无比,但终究念及父子之情,只是将褚英监禁起来,希望他能悔过自新。
然而,在今年关键的辽沈之战期间,暂时恢复自由的褚英,却再次因酗酒贻误战机,并且不止一次对幕僚扬言自己即位后将杀死与自己作对的弟弟和大臣。
前不久,努尔哈赤见褚英无悔改之心,认为留着他是个祸害,遂将他处死。
众贝勒虽然在背地里拍手叫好,但也对于努尔哈赤猜厉威暴的感官更上一层,更加的噤若寒蝉,要知道努尔哈赤的同母胞弟舒尔哈齐也是死在他手下。
.........
辽东,广鹿岛。
碧波荡漾间,只见一支规模不大却旗帜鲜明的船队缓缓驶近,为首的是一艘体型修长的广船,桅杆上高悬的“贾”字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显得格外醒目。
岸上,东江镇派驻广鹿岛的岛官史恺,带着十余名手持简陋刀枪的民兵,紧张的注视着海面,广鹿岛临近建奴重兵把守的金州卫,所以任何不明船只都可能是建奴的伪装。
直到看清那面“贾”字旗,史恺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了些,但眼中的警惕之色未减。
船队靠稳,跳板放下。
只见从那艘广船上,率先走下一个穿着体面,眉眼间带着一股倨傲之气的小厮,脚一沾地,便用挑剔的目光扫了一眼荒凉的海滩和史恺等人寒酸的衣着,随即扬起下巴,喊道:
“喂,你们这管事的呢?快,赶紧给我们准备些热乎吃食和干净的水,爷们儿大老远从登莱赶过来,肚里早就没油水了,动作麻利点儿!”
史恺身边的一个年轻民兵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不忿之色,刚要开口,就被史恺一把按住。
史恺自己上前一步,脸上挤出一丝谦卑又为难的笑容,拱手道:“不知船上大人是谁。”
“什么大人,我家少爷是京城贾府琏二爷。”
闻言,史恺点了点,名字对的上,前几日皮岛那边确实有公文来,说近日会有一支船队途经各岛,要求各岛务必照应好,千万不能被建奴截获。
“这位小哥辛苦了,只是……您也看到了,咱们这广鹿岛地瘠民贫,平日里兄弟们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款待贵客,有些鱼干、粗粟饼和野菜汤,若是不嫌弃……”
“什么!”那小厮不等史恺说完,便尖声打断,眉头拧成了疙瘩,“就给我们吃这些猪食,贾将军可是求我们来办事的,就拿这个招待?去,想办法弄点肉来,再不济,弄点精细米面也行!”
闻言,史恺心中暗骂,你算个什么东西,不过脸上依旧陪着笑:“小哥息怒,实在是没有啊……这岛上情况,您一看便知,要不,您和贵客先随我上岛歇歇脚,喝口热水?”
小厮还想再嚷嚷,这时,只见广船上又走下一年轻公子,身着锦缎长袍,外罩挡风裘皮坎肩,在两名随从的簇拥下,从跳板上缓步走下,正是贾琏。
那小厮快步赶过去:“少爷,您怎么下来了。”
贾琏摆了摆手,没理会那小厮的谄媚,目光落在史恺那谦卑又带着几分窘迫的脸上,又扫了一眼岛上荒凉的景象和民兵们面有菜色的模样,心中已然明了此地的艰苦。
他虽在京城养尊处优,但并非完全不识时务,不然贾政也不会将这件事情交给他办。
之后,小厮挺直了腰板,对着史恺说道:“这是我们荣国府的琏二爷,还不快好生招待!”
“行了,出门在外的,哪那么多讲究。”贾琏开口,语气比那小厮平和了许多:“叨扰大人了,我们船上还有些吃食,我们就在此稍作休整,补充些淡水,还要赶着去皮岛见你们将军。”
史恺闻言,心里松了口气,连忙躬身道:“贾二爷体谅,小的感激不尽,营房已经备好,热水立刻送来。”说着史恺侧身让开道路,“二爷,这边请。”
贾琏微微颔首,迈步向前,随口问道:“这一路过去,海上可还太平?附近建奴船只多吗?”
史恺紧跟半步,落后一个身位,恭敬的回答:“回二爷话,建奴也只敢在陆上逞威风,不过还是有几艘小船的,但像二爷这样规模的船队,他们是不敢轻易招惹的,只是如今海上也不太安宁,除了官军和建奴,还有些……别的船队,二爷还需多加小心。”
贾琏嗯了一声,不再多问,在史恺的引导下,向着岛上那片低矮简陋的营房走去,心中则盘算的,尽快完成这趟苦差,将那些海外奇种交给贾景,然后看看能否在这位突然崛起的族弟这里,再捞些别的好处,这广鹿岛的贫瘠,让他对皮岛的期待值也降低了不少,只盼着贾景那边能有些油水,不枉他这千里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