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沃?”
“能有多肥沃?”
洪武位面,朱元璋听到天幕说那里的土地肥沃,有些不相信。
在朱元璋看来,大明乃是天下之中,世界上最富饶的土地都在大明境内。
为什么北方的蒙元想方设法的都想来入主中原,还不是因为盯上了中原土地上肥沃的土壤。
若是蒙元的那些土地同样可以种植农作物,朱元璋丝毫不怀疑,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绝对表现的比现在的蒙元更像是蒙元。
那个时候,可就真的只有大明入侵别人的份了。
所以说,现在朱元璋听到天幕说大明之外有肥沃的土地,朱元璋的第一反应便是不信。
你再肥沃可以肥沃的过大明的土地?
与朱元璋同一个想法的还有很多人。
贞观位面。
李世民听到天幕讲述之外有更加富庶的土地,这同样让李世民感到难以置信。
同样想法的还有朱棣、始皇帝……
在这一刻,天幕中的青衫人影仿佛是感受到了各位面之人之人的疑惑,继续开口道:
【在此次之前,大明境内可从未有过能一年三熟的土地。】
【哪怕是在我们的神煌大帝即位之后,也仅仅是让一年二熟这个概念在更加辽阔的土地上进行了推广,至于一年三熟则是大明境内想都不敢想的。】
【彼时的大明本就处在小冰河时期,一年二熟便已经是农作物种植的极限,想继续探索新的高峰,大明的气候条件根本就不允许。】
【但在那个国家,基本上每一寸可种植的土地都可以做到稻麦一年三熟。】
【凭借这个巨大的粮仓,也为未来我们神煌大帝得以俯瞰世界埋下了伏笔。】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接下来的区域以后再探索吧……不好意思,说顺嘴了,接下来的事情我们明天再聊!】
【题外话,今天的我有双()没有收到礼物!】
【我又能说什么呢?我已经习惯了。】
【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我要下机休息去了。】
【再见!】
青衫人影说完,天幕瞬间消失。
各位面的天空都在同一时间恢复了平静,亦如天幕出现前的模样。
……
洪武位面。
“一年三熟!”
朱元璋震惊不已,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元璋用震惊的目光看向自己一旁的朱标。
“标儿,你刚才听到了吗,天幕中人说那里的土地一年三熟!”
“那可是一年三熟啊!同样的土地的可以养活三倍的人口,这样的地方咱现在竟然不知道在哪里?!”
朱元璋此刻的心情就像是错失了一张一亿两白银的彩票一般难受。
甚至比之当时得知倭岛上有一座未开采的银山更加难受。
银山在大明这个年代,毕竟只是流通在市面上的货币。
若是朱元璋将这些银矿山全部开采出来,而大明境内的生产水平却没有得到提升,当所有的银矿流入市场之后,大明百姓的生活非但不会得到提升,反而会得到退步。
最有可能的现象是本来一两白银一石的粮食变成了二两白银一石粮食,甚至有可能更多。
到那时,百姓们手中的白银还会进一步的贬值,购买力会产生一定的下降,俗称通货膨胀。
而出现的这些肥沃土地则完全不同,若是朱元璋将这些土地全部化为己有,哪怕百姓们没有更多的白银,到时候手中白银的购买力也会得到提升。
这才是真正有利于大明的好事啊!
朱标摸了摸鼻子,脸上露出一抹愤然。
“可恶!着实可恶!竟然有人未经允许就在我大明的土地上种植粮食,而且还不给我大明朝缴纳赋税,这实在是天理难容!”
“我大明的土地?”朱元璋没想到自己的标儿竟然学的这么快。
朱标点了点头:“没错,那一年三熟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明的土地。”
朱标仁慈归仁慈,但都是对大明朝的人仁慈,况且朱标的仁慈仅仅是相对于朱元璋而言的。
洪武四大案朱标办了三个,放眼整个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朱标也绝对可以称之为一名狠角色。
现在已经知道了在大明之外有着大片肥沃的土地,朱标又怎么可能坐视异族在上面种植?
那可是一年三熟的土地!
为了这些土地,哪怕征伐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兵折将也是可以接受的。
无它,那些土地对于大明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不错!”
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回答十分满意。
“哈哈哈,标儿,你说的对,那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明的土地,本来就属于咱大明,只是……这样说别人会信吗?”
朱元璋此时心头仍有自己的疑虑。
现在天幕之人没有说出那个国家是谁,朱元璋目前只知道那个国家是一个大国,而且与亦里把里国相邻。
连一年三熟的国家是哪一个都不知道,说自古以来是大明的土地谁会相信?
闻言,朱标摇了摇头。
“父皇,那都是史书上清清楚楚有记载的。”
“记载?”
朱元璋稍加思索,立马明白了朱标话语中的隐藏含义。
朱元璋上前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咱的好标儿,一定是天幕搞的鬼,这些天里咱看你都跟着天幕中的你四弟和高灿侄子学坏了。”
朱标说的有史记载自然是朱高灿经常用的方法——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谓的出师之名也好,功败垂成也罢,都不过是史官的三两笔罢了。
现在的朱元璋有些理解天幕中的老四与朱高灿了。
别的不说,这个改史的方法是真好用啊!
朱标闻言低下头,满脸的不好意思。
“父皇,圣人曾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老四在未来被称之为永乐大帝,而高灿之子更是被称之为万古一帝,他们身上还是有很多好的品质值得儿臣去学习的。”
闻言,朱元璋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
“标儿,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你要学就学一些好的,这点糟粕用在外族人身上就可以了,咱可不想在百年之后,再一次出现在太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