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幕中,画面继续。
【看着朱高灿亲笔书写的书信,朱祁镇直接呆在了原地!】
【这已经相当于朱高灿骑在他朱祁的脸上开大!】
【在宣德一朝,朱高灿代理监国的那段时间,朱祁镇还未明事理,这还是朱祁镇第一次看到如此强硬的吴王!】
【“这这这……这不可能!”】
【朱祁镇难以接受,“吴王、吴王他怎么敢?!”】
【明明自己才是这个国家的皇帝!】
【明明自己才是大明真正的掌权者!】
【可,吴王朱高灿为什么敢威胁自己?】
【凭什么敢威胁自己?】
【一时之间,朱祁镇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朱祁镇甚至没有去思考,为何朱高灿的亲笔书信可以悄无声息的来到乾清宫内?!】
【为何,朱高灿可以将一把长剑直接悬在他朱祁镇头顶?!】
【若是此时朱祁镇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必然不敢再去招惹朱高灿。】
【可,朱祁镇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思考这件事!】
【“来人!来人呐!”】
【朱祁镇突然朝着乾清宫外大喊,试图喊人前来,安抚自己的情绪。】
【可!任由朱祁镇怎么喊,乾清宫外依然不见任何一人的身影。】
【朱祁镇快步跑出乾清宫。】
【看到乾清宫外的景象,朱祁镇只感觉心灵都在发颤。】
【只见在乾清宫外的空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一众太监与宫女,宫门前的护卫则早已经不知所踪。】
【换班的护卫也很快来到,看着眼前这副场景,护卫们慌里慌张的跪在了朱祁镇面前。】
【“陛下,臣等万死!”】
【“你们这群没用的废物,确实该死!”】
【朱祁镇的目光瞪了过去,在场的护卫无不缩了缩脖子,低头不敢直视朱祁镇的眼睛。】
【这一次,朱祁镇难得没有选择直接杀人。】
【当然,也不排除是朱祁镇现在的处境,唯有眼前的几名护卫可用的原因。】
【万一这群护卫被逼到了绝境,站起来与自己一换一就不值得了。】
【看着一个个瑟瑟发抖的护卫,朱祁镇愤怒的上前,朝着每一人的脸上都狠狠的踹了一脚。】
【护卫们不敢反抗,捂着脸上那红红的血印,被踹倒后赶紧重新跪回到原地。】
【“你们就在这跪着,一直跪到朕满意为止!”】
【朱祁镇对护卫们留下一句话,紧接着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此地。】
【……】
【朱祁镇受了吴王的气,显然不可能憋着。】
【至于朱高灿书信中所写的威胁的话,朱祁镇全然没有放在心上。】
【自己乃是的大明朝的皇帝,怎会惧怕一个小小的藩王?!】
【很快,朱祁镇来到了内阁之中。】
【此时,内阁中的场景很是荒唐。】
【若是换了朱瞻基前来,看到内阁中的这一幕怕是会直接昏死过去。】
【只见在内阁之中,坐在首辅之位的根本就不是现任的内阁首辅,而是太监王振!】
【王振看到朱祁镇前来,连忙哂笑着抬起了**,把位置让给朱祁镇。】
【朱祁镇自然不可能客气,一**坐了上去。】
【**还没捂热,朱祁镇就开口了,朱祁镇将今天早上自己在乾清宫中遇到的事情说了出来。】
【“陛下,吴王做出此等行径,就是在谋反!”】
【“吴王这也太嚣张了,他这分明是根本没有把陛下您放在眼里啊。”】
【“陛下,吴王不除,大明一刻不得安宁啊!”】
【“陛下,依微臣言,我们此刻最好直接派兵攻伐吴王,让吴王付出惨痛的代价,也让吴王知道,这大明朝,是陛下您说了算!”】
【在场的官员纷纷附和朱祁镇。】
【能在正统一朝立的住脚的大臣,无一不是懂得察言观色之辈。】
【现在听到朱祁镇将此事说出,他们立刻明白了朱祁镇的想法。】
【“嗯……诸位爱卿说的有理。”】
【朱祁镇深意未然的点了点头。】
【“那朕就依诸位爱卿言,派兵讨伐吴王朱高灿!”】
【由朱祁镇牵头,一大帮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紧接着,新的问题就来了。】
【派谁攻打朱高灿?】
【英国公张辅已经赋闲在家,若是朱祁镇去请张辅出山去攻打朱高灿,张辅鸟都不鸟朱祁镇。】
【而先前永乐、宣德两朝的猛将,诸如樊忠、杨洪这些,也都被王振的小团体排挤出了朝堂。】
【这些人要么辞官回家,要么被关在了天牢中。】
【王振等人是肯定不愿意看到他们重新掌兵,获得翻身的机会。】
【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之下,王振站出来推荐了一个人。】
【“陛下,奴婢认为王山可以担此重任!”】
【“王山?”朱祁镇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人。】
【王振回道:“陛下,王山乃是奴才的小侄,现在锦衣卫内任锦衣卫千户。”】
【“奴婢的这个小侄,自幼饱读兵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这些都以了然于心,而且王山曾与很多将军在沙盘上模拟过战争,一众将军都被奴婢的小侄杀的丢盔卸甲,奴婢认为,王山可担任此次攻伐吴王的总指挥!”】
【王振说的太过刻意,这让无比信任王振的朱祁镇都感到疑惑。】
【“王公公,王山是你的小侄,他真的可以担此重任吗?”】
【朱祁镇的回答,很明显就是在怀疑王振这一次有些任人唯亲了。】
【不过,王振对此早已想好了说辞。】
【王振对朱祁镇开口道:】
【“陛下,可曾听闻春秋时祁黄羊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陛下现在只是再问奴才,谁可以担任这个职位,但是陛下没问这个人是不是奴婢的小侄啊。”】
【“哈哈哈,说得好!”】
【经过王振简单的解释,朱祁镇立马相信了王振的话。】
【朱祁镇还幻想自己以后与王振留下一桩君臣相和的美谈。】
【“好,那就依王公公言,由王山担任此次攻打吴王的总指挥,即日起,讨打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