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 第886章 鲇鱼效应

();

“这是什么?子弹打印机?”岛国人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宣传册,发出疑惑的惊叹。

如果说之前打印煎饼、化妆品尚在理解范围内,这种子弹打印的概念确实令人费解。

“没错,这正是我们新德研发的种子子弹打印机。它能制造内含种子、营养土和保水剂的生物可降解胶囊。无人机群可携带这些种子子弹,按照预设的GPS地图,在难以到达的山坡、滩涂进行精准播种,甚至能打印固定土壤的网格结构。

同时,这台设备也是一台柔性材料与智能织物打印机。它采用热压、超声波焊接或功能性墨水,可直接在布料上打印电路、传感器或LED,制作智能服装,或直接打印完整无缝的鞋面、背包。这项技术适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服装、运动品牌和时尚产业。”晨彩月微笑着解释道。

这些创新在亚洲发展中国家或许反响平平,但对欧美市场而言却极具吸引力。

从介绍中就透露出前沿科技的魅力。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作业已不新鲜,小疆的设备在国外广受欢迎,但种子子弹却是首创。

如果未来大部分农业工作都能由无人机完成,其他设备成本将大幅降低。

此外,欧洲高端服装一直以其设计闻名,若能采用这种打印机,将有望占领中高端市场,实现产品多样化。

“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新德的新一代机床……”晨彩月掀开另一块防尘布。

如果说种子子弹打印机只是让人略感惊讶,那么眼前这台机床则引发了全场的惊呼,因为它的功能竟与华德刚才介绍的如出一辙。

“请大家不必担心数据安全问题,新德将采用新庐市新建的大数据中心,并与阿巴阿巴集团合作。未来这类新式机床将广泛应用,而数据存储,大家更愿意选择专业的大型数据中心,而非随便找一家非互联网专业的公司数据库吧?”

待她解释完毕,由胡建、晨燃等人接手讲解技术细节后,陈逸枫一把将晨彩月拉到展台角落。

“怎么回事?新德的机床怎么和我们的一样?晨彩月,你这是抄袭!我告诉你,这项技术我可是注册了专利的。”他压低声音,难掩怒气。

“什么叫抄袭?什么叫你的专利?研究所我也有份!你离婚时那些转移资金的小动作我都没追究,现在倒来跟我计较这个?”晨彩月抱着胳膊,一脸不服。

“你这技术到底从哪来的?研究所里谁给你的?”

“我凭什么告诉你?”

“哼,我一定要把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揪出来!”陈逸枫紧握拳头,却不敢真去打官司。

若真要追究,晨彩月同样可以反诉他离婚前的操作。两人若对簿公堂,胜算都不高,只是徒耗时间。

平心而论,新德这款设备虽与华德有90%相似,细看却另有乾坤,华德设备的一些缺陷它都已解决,惟一不足可能是材料问题。但随着新德与德意志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未来材料将不再是障碍。

“你之前不拿出这东西,就为了现在打我的脸、让我出丑是吧?”

“是啊,你自己不也说了吗,王炸总要留到最后。”晨彩月捂嘴轻笑。

见硬的不行,陈逸枫立刻换上一副笑脸:“彩月啊,怎么说我们以前都是一家人。华德以后还要留给儿子呢,你要是把它弄垮了,我还拿什么留给他?到时候儿子肯定埋怨我不疼他……”

“行啊,既然都是留给儿子的,那你以后就把研究所的技术和材料跟新德共享吧。”

“这个没问题!不过你得先跟那些人说明,刚才介绍的产品其实是华德授权制造的。反正大家都知道我们两个品牌原本是一家嘛。”

“你当我傻吗?你向来说话不算数。以前说好生意稳定了就带我去环游世界,结果离婚后自己跑去旅游,还带着别的女人到处玩。这次我绝不会再信你了。”晨彩月一股脑儿翻起了旧账。

就在两人争执不休的同时,汽车展台区同样人声鼎沸。

与其他展区不同,这里在展厅中心特意留出了一片空地,整齐地摆放着许多座椅。马斯克正坐在其中,面对着一众国产新能源汽车老板连珠炮似的质疑与批评。

此前他在媒体镜头前屡屡贬低这些本土车企,如今老板们纷纷借这个主场机会报仇雪恨,决心要当面讨个说法。

“我们国产新能源汽车价格比特斯拉便宜,内饰比特斯拉好,敢问马斯克先生,你们的特斯拉在华市场卖那么贵,是否是把我们这的消费者当韭菜割?”伟马汽车老板沈一辉言辞尖锐。

闻言,马斯克微微皱眉,随即笑着回答:“我们特斯拉把钱花在该用的地方,例如车身材料、电池等,我觉得车子主要的用途是驾驶,而不是注重于室内那些装修。再说了,一旦魔都工厂落地,特斯拉的价格将会逐渐下降,到时候就不会那么贵了。我很尊重贵国的消费者们,并没有把他们当成冤大头。你说我们是割韭菜?这真是个有趣的比喻。但我认为,我们更像是在种一棵科技树,前期投入巨大,但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荫凉。至于价格,等我们的工厂开始运转,你会看到我们是怎么把奢侈品变成日用品的。”

“那你这意思是我们在车身材料上没多花钱咯。”

“额……贵国的新能源车企有很多,我不方便一一评价,因为每个车企的造车成本都不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预算分配哲学。就像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一个鳄鱼皮钱包,而有人觉得帆布包更实用。我们选择把钱花在确保车辆能安全地把人从A点带到B点,而不是让你在堵车时可以享受真皮按摩。”马斯克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问话有些不爽。不过这里毕竟不是美利坚,他也不好直接开怼。

“既然你说特斯拉把资金都花在了车上材料上,那敢问马斯克先生,你们对特斯拉这几年的电车自燃事件怎么解释?花费了那么多钱造出来的车安全性还那么差,是否根本没把钱花进去?要知道,就在前几个月,魔都的一辆电车和特斯拉充电桩自燃了,这又该怎么说?同样的事情一再发生,特斯拉到底造的是车还是炸弹?”理响汽车老板李不响也加入了战斗。

“这种属于概率事件,车子起火的原因有很多种,不过特斯拉不会推卸责任,该如何赔偿就如何赔偿。敢问各位车企,你们的电车就没有发生过什么问题吗?李先生说我们是造炸弹?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问世时,人们也担心它会引爆路边的草堆。任何新技术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成长的烦恼,关键是看我们如何解决它。说到概率,你知道吗?根据统计数据,燃油车的起火概率其实是电动车的数倍。只不过,特斯拉起火能上头条,而燃油车起火只能上本地新闻版面的一个小角落。至于充电桩自燃,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是那位车主私自改装电池管理系统导致的。这就好比你用微波炉加热金属餐具,然后怪微波炉制造商设计不合理。我想说的是,在座的各位与其关心特斯拉为什么着火,不如先想办法造出一辆能着火的量产车。毕竟,要先有车,才能有着火的机会,不是吗?”马斯克反问道。

一众老板们都是憋的老脸通红。

他们的车子的确问题也很多,不过出现问题后就会动用公关和法务把负面消息给压下去。所以即使出现了什么大问题,大多数人也刷不到那些新闻,只有一些行业内的人清楚。

至于马斯克最后说的那句话则是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就他们现在的电车产量加起来还没有特斯拉一家车企多。大多数都是只有订单没有车,而且这些订单怎么来的,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那你对特斯拉车身有那么多摄像头怎么解释?车辆是否是通过大量摄像头收集我国道路和环境数据,并传回美利坚?这种做法似乎很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了吧。”大鹏汽车老板河大鹏拿起话筒问道。

“哇哦,这个问题让我感觉我开的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碟中谍里的道具部门。你对我们摄像头的关注度,简直超过了对我火箭回收技术的关注。让我用最直白的方式解释,特斯拉的摄像头,就像是给车装上了自行车记录仪,只不过我们的更聪明一点,能分清自行车和一棵树。你担心它们会测绘贵国道路?拜托,它们的任务是别撞上你的车!如果我想获取贵国道路信息,我宁愿去用白度地图,那可比训练AI去分析我们摄像头里模糊的像素要便宜和准确一万倍。至于数据传回美利坚?这从物理上和逻辑上都像个科幻故事。首先,贵国法律不允许。其次,你知道通过移动网络上传那么多视频数据要多少钱吗?我会破产的!”马斯克做出一个夸张的捂钱包的动作,把周围的人逗的哈哈大笑。

“说真的,如果我的工程师们真的在偷偷绘制贵国地图,他们一定会给我发邮件抱怨:‘老板,我们想用专业测绘设备,而不是用成本只有几十美元的车载摄像头!这活儿没法干!’。我们只想做好自动驾驶,而不是扮演007。毕竟,我的火箭已经够让我像个电影反派了,没必要再给汽车加戏……”他继续嘲讽着一众车企老板们。

几个老板被问得哑口无言,纷纷将目光投向未来汽车的李为宾。

其实李为宾与其他人不太一样,他的品牌定位更高端,定价也走的是高价路线,车辆用料也确实扎实。但既然同属一个阵营,完全不表态实在说不过去,他只好硬着头皮接过话筒:“马斯克先生,你刚才提到特斯拉在材料方面投入巨大。请问,你们是否将SpaceX的航天材料应用到了汽车上?否则什么材料会如此昂贵呢?”

“当然有应用。特斯拉与SpaceX组建了联合材料工程团队,共同开发新型合金和特种玻璃。这些材料既用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产品,也应用于宇宙飞船和火箭。特斯拉车身关键部位已采用与SpaceX同级的宇航材料,不仅强度高、耐久性强,也兼顾了安全性与轻量化需求。”马斯克从容答道。

“但我们的车型同样使用了航天材料,内饰用料比特斯拉更为考究,整体性价比明显更高。如果魔都工厂顺利投产,特斯拉进一步降价,是否意味着届时车辆材料也会缩水?”

“航天材料?据我了解,贵国不少产品,不仅是汽车都喜欢在宣传中强调航天材料,但实际上多数只是普通钛合金。部分商家借这个概念营销炒作,实际产品与真正的航天材料并无直接关联。有些所谓锰钛合金主要成分其实是铝,锰和钛的含量远低于标准,属于虚假宣传。即便真是钛合金,民用与航天级别的材质要求、工艺标准也差异显著。一个与航天无关的企业,哪来大批量获取航天材料的渠道?至于成本,随着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提升,整车成本自然下降。降价并不代表用料缩水,而是整体优化带来的结果。”马斯克微微一笑。

“哦?那你来华建厂,是不是就为了利用我们这里的人工成本优势?这算不算是压榨本地劳动力?”其他老板立刻抓住人工成本这个关键词,齐声发问。

“呵呵,这个问题……你怎么看?”马斯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看向一旁沉默许久的男人。

至此,陈熙始终未发一言。

就这个问题而言,他想起前世网络上常见的争论。有人说特斯拉魔都工厂待遇优厚,保险福利齐全,工资水平远高于行业标准,并借此批评本土企业压榨员工。

但换个角度看,特斯拉选择来这里建厂,根本原因确实是人工成本较低。其实魔都工厂的待遇与美利坚本土相差数倍,虽然这其中也包含两地生活成本、市场行情和福利体系的差异。

本质上,特斯拉确实为降低成本而来。只不过,它给出的工资虽远低于本国标准,在本地却仍属高薪。这是发达国家薪资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溢价效应。

若要说马斯克是网上某些人描绘的大善人,恐怕只有天真的人才会相信。资本家不是慈善家,他们遵循的是商业逻辑。

不过,就现在的这些车企老板们一个个在这痛击马斯克,那是因为害怕特斯拉把他们赚钱的机会给搞没了,刚刚的那些话在陈熙看来有些胡搅蛮缠了。

“各位,这个问题就像一条深海鱼游到浅海,对当地的鱼群说:你们这里的水压真低。那么请问,是深海鱼在炫耀,还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特斯拉选择在我国建厂,和我们在座许多企业选择在沿海繁华经济带建厂,遵循的是同一个商业逻辑,那就是寻找最优的资源配置。这就像工厂会选择从A省采购钢材,而不是B省,因为A省的钢材性价比更高。这是商业决策,无关道德评判。

至于薪资水平,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个积极的信号。一条鲶鱼游进池塘,所有的鱼都不得不游得更快。特斯拉的薪资标准,客观上为我们行业树立了一个参考坐标。它告诉我们,当企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时,能够吸引到怎样素质的人才,能够产生怎样的生产效率。

诸位刚才都在热烈讨论材料成本、电池成本,但似乎很少谈及人力成本。其实人才才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把争论从谁用料更扎实的精力,分一部分来讨论如何让我们的员工活得更有尊严,或许这才是本国汽车工业真正超越国际巨头的开始。

不过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天特斯拉因为成本优势选择这里,明天也可能因为成本变化选择别处。而真正扎根于此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成本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让我们的工人不再只是成本,而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陈熙想了想说道。(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