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栗子,今早雾大,走慢点,注意车子。”
元旦一过,天津彻底进入寒冬腊月,整个城市被大雾笼罩,视野变得模糊,走在路上,周围的建筑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就算碰见了熟人迎面走来,也不一定马上能认出来。
通常冬季的天津,被大家称为“雾中城市”,简称“雾都”。
一提雾都,大家想到的都是山城重庆,但其实天津到了冬天,比重庆更像雾都。
由于处在海洋气候和大陆气候的交汇处,天津湿度较大,冬季温度较低,加上地理位置接近海洋,使得天津的冬天常被雾气环绕,尤其是大清早。
高海河目送着高津蓉出门,叮嘱一句后就转身继续擦拭那把桃木剑,打算等雾气散了再叫上肖盘山去老城厢。
天津的冬雾是污染物积累形成的,他可不想沾上那玩意儿。
为了不让高津蓉沾上雾霾,他买了不少防尘口罩备着,不想在16年后的新冠时期,这个习惯帮他们渡过了一劫。
高津蓉还是徒步去的单位,路上,一片雾蒙蒙,地上也结了冰,稍不留神就可能摔个**墩,她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但她心里装着事儿,还是不小心滑了一跤,好在及时被身旁路过的一人拽了一把,这才没有跌倒。
连连道谢后,她复又前行,不敢再心不在焉。
到了单位,她就被薛主任叫去谈话了,说她昨天提交的资料有误,让她今天重新整理一遍再交。
吩咐完毕,还不忘提醒了一句:“节都过完了,该收收心了。”
“好的,薛主任。”她乖乖点头。
回到座位上,旁边的同事郑大姐凑过来,悄咪咪问:“你和小蓝是不是好事近了?”
“啊?我们在一起还不到一年呢!”高津蓉愣了一下,颇为好笑道。
“嗐!时间不是问题,只要看对了眼,时机又对了,闪婚都很正常。”郑大姐说道。
高津蓉笑笑,“我还不急。”
郑大姐又问:“听说小蓝家挺有钱,那你今后打算当全职太太吗?”
“哈?”高津蓉又是一愣,她连结婚的事都还没考虑,哪有考虑那么远。
郑大姐说:“你来这一年多,我总感觉你干得不太开心,但是吧,这工作确实稳定,也拿得出手,对你们这些年轻漂亮的闺女儿来说,就像个跳板,容易帮你们找到好条件的对象。”
“你和小蓝不就是工作中认识的,真要是成了,这份工作就可干可不干了。”
“呵呵。”高津蓉笑笑,没接话。
郑大姐说的这些,对她来说,超纲了。
别说辞职当全职太太,就是何时跟蓝天澜结婚,都还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不过郑大姐有句话没说错,她确实不太喜欢这份工作。
她喜欢的是……
突然间,她的眼前浮现出了高海河那天站在古文化街上,向游客们讲述老城厢历史文化的画面,心里有了答案。
“我想考研,继续读考古专业。”
夜里,她在家里的饭桌上向高海河和蓝天澜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二人同时停下筷子,齐齐抬头看向她。
高海河先开口:“不结婚了?”
“爷爷!”高津蓉睨了他一眼,“我和蓝天澜还年轻呢!”
“就是要趁着年轻生孩子,我也有精力帮你们带。是吧?天天见。”高海河说着就转向蓝天澜。
蓝天澜揉了揉鼻子,“我听栗子的。”
高海河甩给他一个“你不是爷们儿”的眼神,又转向高津蓉:“咋突然想考研了?班儿上得空虚?”
“爷爷……”高津蓉哭笑不得,“我也想像蓝天澜一样,学以致用。”
“那岂不是要去挖坟?”高海河当即皱眉。
高津蓉无语望天,“考古专业有很多领域,不一定要去挖古人的坟。”
“不挖坟,那以后干嘛?教书吗?教书倒是可以,反正我不想你去挖坟。”高海河说道。
高津蓉自己也没方向,“先备考吧,考不考得上还不一定呢!”
高海河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了,而是把视线转向了蓝天澜,郑重其事地说:“看来栗子对你的新鲜劲儿过了。”
高津蓉:???
蓝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