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武力值爆棚的我当军师 第两百五十五章:休整背后的博弈

();

在黄山官邸的会议室里面,这里的气氛比前线的还要紧张。

校长把李白二人的电报往桌上一摔,声音冷冰:

“你们都看看吧。我们的大功臣,现在居然要求休整三个月的时间。”

何应钦第一个跳出来,这演技,起码有个三十年的功底:

“什么?竟然要三个月的时间?他们这是目无中央的命令。”

“现在我军的士气正是鼎盛时期,就应该乘胜追击啊。他们这么做算什么一回事。”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校长的脸色。

汤恩伯更是直接拍桌子:

“这分明是在拥兵自重。这是在赤裸裸的要挟中央。”

“委座,我的建议是,立即停止对他们的补给。”

会议室里面顿时吵成一团。

“李白二人的做法确实太过分了!”

“这才刚打了几场胜仗啊,尾巴就翘上天了。”

“委座,您说我们要不要派督战队去?”

校长心里非常满意下面的反应,但是在脸上的表情却在慢慢变冰冷。一看就知道是一位老演员。

功底之深厚,旁人没个三四十年学不到。

他突然抓起茶杯狠狠摔在地上。

“够了。”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我们现在要以抗战为重,这些不利于团结的话,你们就再不要说了。”

但心里却是说吧,多说一些,这样我才能在大义上占据高地。

校长表现出咬牙切齿的模样,“现在全国的百姓都盯着广茜。”

“如果把他们逼急了,他们真是撂挑子不干,你们谁去广茜来打小日子?”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心中的情绪: “既然他们要三个月的时间.......我就给他们三个月。”

狗腿子何应钦立即接话:“委座英明啊。事事都为了全国考虑,不愧是我**的支柱。”

校长很满意小何子的表现。

随后校长接下来的话,让在场所有人的精神一振:

“不过.......敬之,你亲自去安排一下。”

“把第七军、第十八军调往两广交界。”

“不需要遮遮掩掩部队,就打着准备对付小日子的旗号。”

他又看向旁边一直沉默的戴老板:

“雨农,你的人也要加紧活动。”

“广茜的每个县城,都要有我们的眼线。”

戴老板立即起身:“是,我已经安排了三百个特工。”

校长满意地点头,最后看向薛伯陵:

“伯陵,你的部队先在湖南动起来。”

“不能让全国的百姓以为,我**就只有桂系在抗日。”

薛伯陵啪地立正:“请委座放心。我这就去准备。”

散会后何应钦特意留在最后。

“委座,您这步棋走得妙啊。”

校长冷笑:“李白二人还想跟我玩心眼?他们还嫩点。”

“等三个月后,他们要是再推三阻四.......”

他眼中闪过杀机:“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同一时间贵林指挥部里面又是另一番景象。

白崇喜笑着把最新的电报递给李综仁:

“德公,校长他在会议上正式同意了我们的休整,还祝我们好好休整呢。”

李综仁接过电报,摇头苦笑:“校长他越是这么说,我的心敌越发毛。”

“德公,有什么可怕的。”白崇心的心中胸有成竹,“三个月的时间,足够我们布局了。”

正说着卫兵就报告:“两位长官,广冬的客人到了。”

进来的是个精干的中年人,正是粤军元老李汉魂的特使。

“德公,健公,别来无恙啊。”

三人密谈直到深夜。

“校长这一手,分明是想要一石二鸟。”

李汉魂的特使直言不讳,“他既想让我们打小日子,又能消耗我们的实力。”

白崇喜在冷笑:“就他这点心思,谁看不出来啊?”

“所以我们粤桂两军更是要团结。”特使压低声音,“我们余长官说了,只要桂军入粤,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李综仁的眼睛一亮:“具体上怎么说?”

“情报共享,后勤支持。必要时候.......”

特使做了个合围的手势,“我们里应外合。”

白崇喜立即铺开地图:

“好,三个月后,我们就从西江的方向发起进攻.......”

三人在地图一直前密谋到天亮。

最后李综仁握着特使的手:“告诉汉魂兄,粤桂永远一家亲。”

“等打完小日子,我们再慢慢跟校长他们算账。”

特使前脚刚走,白崇喜就兴奋地说:“德公,这下我们稳了。”

“有余汉谋和李汉魂他们在内部策应.......”

“光复广冬,指日可待。”

李综仁却依然眉头紧锁:“健生啊,你别忘了........”

“校长的中央军,现在正在往我们这边调呢。”

白崇喜笑容一收:“看来,我们得早点做两手准备了。”

他立即叫来参谋:“传令下去,各处的关隘要加强警戒。”

“特别是通往胡南的方向,要多设哨卡。”

又对机要员说:“给各师发电,要抓紧时间整顿部队。”

“三个月后,我们有一场硬仗要打。”

山城这边也没闲着。

戴老板亲自向老蒋汇报:

“委座,我已经查明,李汉魂的特使在前天去了贵林。”

校长的眼神一冷:“果然是如此。”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搞小团体了。”

旁边的何应钦建议:“委座,您说我们要不要敲打一下广冬那边?”

“不,”校长摆摆手,“就让他们继续跳吧。”

“正好等他们全都暴露出来......”

“我也正好一网打尽。”

他走到窗前望着南方:

“三个月.......就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此刻整个华夏的南方,都在看似平静,实则早已暗流汹涌。

桂系在加紧整军联络粤军。

中央军在秘密调动暗中布防。

粤军在左右逢源待价而沽。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三个月后的战事,将决定南方的格局。

而在八路军山东根据地,李文斌看着中央传来的情报,对李云龙笑道:

“老李啊,就让他们狗咬狗去吧。”

“我们也正好抓紧时间搞建设。”

一场关乎华夏命运的大棋,正在各地同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