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个大谱,摄政王居然是恋爱脑 第243章勇猛有余

();

穆星尘负手立在演武场的高台上,看着眼前这群兵痞子,都是他今日带来的。

这群本是京城大家氏族的公子们,为了北大营镀金,自上月围剿流寇小胜后,这群京城来的小子便像是忘了自己姓甚名谁,开始沾沾自喜起来。

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穗子,眼底寒意更甚:是该让他们尝尝什么叫人外有人。

“怎么?这就认怂了?”清朗却带着刺骨寒意的声音掠过演武场,惊得几只麻雀扑棱棱飞起,“先前酒桌上拍着胸脯说‘京城男儿天下第一’的劲儿呢?难不成堂堂勋贵子弟,连边境来的小兵都比不过?”

这话像一把火星子丢进了干柴堆。

北大营的兵卒们本就因方才拼酒输给那群“乡巴佬”憋了一肚子火——边境军卒们喝的是西北烧刀子,一口下去辣得烧心,却个个面不改色,反观他们,才几坛黄酒就有人撑不住溜了桌。

如今被穆星尘当众点破,一张张年轻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老大!您这也太偏心了!”一道粗哑的嗓音猛地炸开,七队队长伍睿拨开人群站了出来。

这汉子身高八尺有余,臂膀粗得能抵上寻常人的腿,在北大营里以一身蛮力闻名,寻常三五个人近不了他的身,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

他瞪着台上刚胜了萧奎的沈翀,语气里满是不服,“沈小子,赢了萧副统领算什么本事?他是玩脑子的军师,有胆量跟我比划比划!”

沈翀闻言,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右手食指勾了勾,声音里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挑衅:“放马过来。”

“好小子,够狂!”伍睿被这副轻慢模样彻底激怒,脚尖一点地面,整个人如炮弹般跃上丈高的比武台,落地时震得台板嗡嗡作响。

他攥着拳头直冲沈翀面门而来,拳风凌厉,带着破风的呼啸——这是他最惯用的开场招式,寻常人早就吓得躲闪不及。

可沈翀却动了。

他不像方才对阵萧奎时那般勇猛出击,反而身形一矮,如同风中柳絮般轻飘飘避开了这势大力沉的一拳。

伍睿一击落空,脚步未停,左拳接踵而至,拳势更猛,可沈翀依旧不接招,身影辗转腾挪,始终与他保持着一寸距离。

台上台下瞬间安静下来。

谁都知道沈翀在边境是出了名的悍勇,今日这般“避而不战”,实在出乎所有人意料。

伍睿连着出了十几拳,连沈翀的衣角都没碰到,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依旧嘴硬:“小子,是不是知道自己不行了?趁早投降,爷爷我还能给你留几分面子,省得待会儿摔个狗啃泥!”

沈翀依旧不急不恼,脚下步法丝毫未乱,宛如闲庭信步。

他眼角的余光瞥到伍睿微微颤抖的手臂和逐渐沉重的呼吸,心里已然有了数。

这伍睿果然如他所料,爆发力惊人却耐力不足,方才那番猛攻早已耗去他大半力气,如今不过是强撑着罢了。

“看来伍队长要赢了!”北大营的人群里有人高声喊道,语气里满是得意,“这沈翀根本不敢接招,分明是怕了!”

萧奎站在人群前排,眉头拧成了疙瘩,沉声道:“不一定。”

他方才与沈翀交手,最清楚那看似散漫的步法里藏着多少门道,沈翀绝非畏战,反倒是在等一个时机。

“就是!萧副统领,您可不能因为自己输了,就盼着伍队长也输啊!”另一个人紧跟着附和,话里带着几分挤兑。

台下的观礼席上,气氛也颇为热烈。

景亲王斜倚在铺着软垫的座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目光扫过台上,笑着问身旁的崔尚书:“老崔,你瞧这局谁能赢?”

崔尚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眼神微微一眯。

伍睿是他老友的孙子,他自小看着长大,这孩子的力气是真不小,可性子太急,做事全凭一股子冲劲,最是容易栽跟头。

“前劲太猛,后继无力。”他放下茶杯,语气笃定,“伍睿这孩子,今日怕是要吃亏了。”说着,他又看向台上从容不迫的沈翀,眼底露出几分赞许,“倒是这沈家小子,沉稳得不像个少年人,不愧是老穆亲自**出来的,有穆家军的风骨。”

“哪里哪里,都是孩子们自己争气。”周老夫人坐在一旁,闻言笑着摆手,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欣慰。

“话可不能这么说。”景亲王放下玉佩,目光扫过演武场上那群精神抖擞的边境军卒,感慨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不假,但若是没有好伯乐,千里马也只能蹉跎岁月。老穆能把这群孩子带得如此出色,才是真本事。”周围的王公大臣们纷纷点头应和,目光里满是赞同。

张家老夫人坐在周老夫人身侧,眼神复杂地望着台上。

先前因小儿子的婚事,她对锦绣将军颇有微词,后来与周老夫人深谈一番,心里的疙瘩才渐渐解开。

可看着云霓今日在宴会上从容周旋的模样,再想到自家那几个不成器的孙辈,她心里还是忍不住泛起几分嫉妒,夹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艳羡。

穆家是真会教人啊,别说儿郎们个个英勇,就连儿媳妇们也都是一等一的能干。

方才宴会上,穆家三位夫人分工协作,招呼宾客、打理杂务,条理分明,丝毫不见寻常世家妯娌间的勾心斗角,偌大的郡主府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这等和睦景象,真是羡煞旁人。

“先前只当霓裳郡主够优秀了,如今看来,穆家军出来的人个个都不简单啊。”永昌侯府的萧老夫人忽然开口,脸上带着讨好的笑,看向周老夫人,“老姐姐,我家云儿……能不能送去穆家军历练历练?”

她家的长子和长孙都是扶不起的阿斗,唯独次子的小儿子白鸿云还算有些灵气,若是能在穆家军里打磨几年,说不定能撑起侯府的门户。

她之所以选穆家军,正是看中了那里风气正,不搞拉帮结派的一套,对新人也肯用心栽培。

三舅母闻言,笑着摇了摇头:“萧婶子,不是我泼您冷水,鸿云那孩子,恐怕去不了。”

萧老夫人脸上的笑容一僵:“这话怎么说?”

“如今边境可不太平。”三舅母端起茶盏,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凝重。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