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嫡女一回京,全府气吐三升血 第195章 决心2

“裴琰…豺狼之性!滔天罪恶!死不足惜…”

“但改朝换代谈何容易!若无…若无十足十的把握,万全之策,贸然行事,不过是飞蛾扑火玉石俱焚!若是失败,如月的仇未报…还要再赔上谢林两家满门性命!你…你可想清楚?!”

谢桑宁理解外曾祖父的顾虑,那是一个家族掌舵者应有的审慎。

她挺直脊背,如同风雪中傲立的青松,目光锐利,迎上林嘱审视的目光:

“外曾祖父,今日我来,并非征求您的同意,更非寻求林家的庇护和帮助。”

林嘱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我只是来告知您,我要做的事。”

“裴琰必须死,这是我谢桑宁身为人女,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之事。谁也拦不住,谁也劝不回。”

“至于林家。”

“母亲是林家的女儿。裴琰辱她至此,桑宁想着林家若有血性,自当与我一同讨回这笔血债!”

“若林家认为风险太大,不愿参与,或是惧怕失败后被裴琰迁怒报复…”

“可以告诉我。我会用尽一切手段,将林家所有血脉亲眷,安全地送出京城,送到裴琰的爪牙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保全性命,延续香火。”

她向前一步,微微俯身:

“选择权,在林家。是与我一同,为母亲讨还公道,还是选择明哲保身,都是林家的权利。便是选择逃跑,我也不会多说一句,这是人之常情。”

“我不在意林家如何选择。”谢桑宁直起身,“因为无论林家如何选择,我谢桑宁都必将踏上那条路。至死方休。”

话音落下,书房内陷入一片死寂。

改朝换代和选择一个皇子登位可不是一样的事情!

林家和谢家向来爱国忠君,可以说,他们的脑子里从未出现这样骇人听闻的想法!哪怕林嘱发觉自己被裴琰骗了,也从未想过要换掉裴家的江山!

林嘱呆住了。

她选择的是一条九死一生的路!

行差踏错一步,都将万劫不复。

林家,早已不是当年的林家。

在裴琰的猜忌和打压下,看似清贵,实则如履薄冰,日渐式微。

林家如今并帮不上什么忙,用林家满门为孙女复仇,从理智上来讲并不理智。

他这个老头子,表面上闭门养病,实则不过是苟延残喘,现如今才因为谢桑宁稍微好转一些。

他在思考,在权衡。

良久,林嘱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没有直接回答谢桑宁给出的选择题。

他问了一个最实际、最核心的问题:

“你…有几成把握?”

“你要如何做?”

“兵源?钱粮?朝中内应?宫中策应?拥立新君的人选?还有退路…”

老人一个个问题抛出来,直指核心。

不再是劝阻,而是在评估这场疯狂赌局的可行性!在考量他林家是否值得押上一切!

“五成。”谢桑宁没有丝毫夸大。

“至于要如何做,我不会告知任何人,只会告知对方应该做的那部分。”

她指了指那竹筒:“这里面,是需要林家协助的地方。外曾祖父看过之后,若觉得可行,林家愿意加入,便留下它。若觉得此乃取死之道…”

“烧了它。三日后,我会安排林家第一批嫡系子弟,从秘密渠道离京。从此,战场如何,皆与林家无关,我能保证,能保全林家所有人”

说完,她不再停留,对着林嘱微微颔首:“夜深了,外曾祖父保重身体。桑宁告退。希望明日便能得到准确的答复,不要影响桑宁的计划。”

她转身,墨色的斗篷划出一道弧线,无声地离开了书房。

书房内,只剩下林嘱一人。

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投射在墙壁上,如同一个孤独而苍老的巨人。

他枯坐良久,目光死死盯着书案上那个小小的竹筒。

翌日,如春端着碗精心熬煮的羹汤,看着自家小姐伏在书案上的侧影,心疼得几乎要落下泪来。

烛火早已燃尽,天光透过窗棂,在谢桑宁苍白的脸上投下明晦交织的阴影。

一夜未眠,她眼底泛着浓重的青黑,但那双眸子却亮得惊人,紧紧锁在铺满桌案的舆图、密密麻麻的名单和一些只有她自己能懂的符号标注上。

手中的狼毫笔尖悬停在一处关键节点,墨汁将滴未滴。

“小姐…”

如春的声音带着哽咽,将燕窝轻轻放在桌角,“您都看了一整夜了,铁打的身子也经不住啊。您好歹去榻上歪一会儿,眯个半个时辰也好…”

谢桑宁的目光并未从舆图上移开,仿佛要将那山川城池、宫闱路径都刻进脑海里。

她极轻微地摇了摇头:

“躺下也睡不着。”

她顿了顿,笔尖终于落下,在那关键处画下一个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深意的圈,“闭上眼,全是裴琰那张虚伪的脸。”

恨意如同冰冷的毒蛇,噬咬着她的五脏六腑,支撑着她熬过这漫漫长夜,也让她的大脑保持着清醒。

她需要这份清醒。

冲动属于父兄,而她,必须成为那个藏在幕后的执棋者。

她不会提前告知他们,告知他们无异于让裴琰嗅到危险,提前防备。

裴琰的疑心病和狠辣,谢桑宁太清楚了。

这一次她输不起。

“我要的不是可能,不是侥幸。”

谢桑宁的声音很低,“我要的是万无一失。是每一步落下,都如同锁扣咬合,分毫不差。是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我定要拿回母亲的遗体。”

她抬起头,看向窗外渐亮的天色,“今日,林家就会给我答案。是战,是逃。我也需要准备好应对两种结果的…完全不同的棋盘。”

无论林嘱选择哪条路,她都必须确保那些无辜的林家人,能有一条活路。

这是她能为母亲的血脉做的最后一点事。

不一会,如秋捧着一个盒子走了进来。

“小姐,这是林家送的。”

谢桑宁颔首,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满是灰烬。

“明白了。”

“如冬,安排我们的人三日后子时去林府接人。”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