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华寺的后头是大片的山林,甄玉蘅二人往里走,来到了一处湖边。
甄玉蘅环顾了一圈,先领着陶春琦到一旁隐蔽的树丛里蹲守着。
方才她留意了,看到了安国长公主府上的侍从。
和前世一样的话,长公主今日也来了灵华寺,还带着自己的小外孙,那可是今日成事的关键。
长公主把她的小外孙看得跟眼珠子一般,前世那孩子追着蜻蜓跑,不慎掉入湖中,是她救了上来。看护的仆人怕受责骂,求她不要声张,她便直接走了,其实若是让长公主知道了,那可是大功一件。
甄玉蘅拉着陶春琦蹲在树丛旁,指了指湖边,“待会儿会有个小孩儿跑过来掉进湖里,你去把他救上来。”
陶春琦眨眨眼,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会有小孩儿,掉湖里?”
“这你别管。你只要把人救上来就行了,那孩子是安国长公主的外孙子,宝贝得不得了,你如果救了那孩子的性命,长公主肯定会赏赐你,赏赐你总得知道你的身份,那就是靖国公府嫡长孙的妾室。长公主毕竟皇室中人,你的身份在她跟前都过过眼了,其他人也会肯定你就是谢家正儿八经的妾室,那谢家就不得不给你这个名分了。”
甄玉蘅顿了一下,又说:“而且,谢怀礼现在那个差事,顶头上司就是长公主的夫君,秦氏把谢怀礼的前途看得跟命一样重要,她当然想利用你和长公主的这层交情去利好她儿子,所以她至少要承认你的身份,同意你进门。明白了吗?”
陶春琦迟钝地点点头,嘴上说明白了,还是一脸懵然。
甄玉蘅拍拍她的肩膀,“反正你就把人救上来,其他的我看着办。”
说话间,一个两三岁的小男童小跑着来到了湖边。
“来了,你过去吧。”甄玉蘅看陶春琦一眼,嘱咐她:“别害怕,那水很浅,但是你要尽量把自己弄得狼狈一点,让人一看就觉得你肯定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的人,还得闹出动静来,引得人都看见。”
陶春琦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但是眼神很坚定,点了点头,提溜着裙摆就去了。
甄玉蘅有些不放心,没有离开,就一直蹲在树丛里观察着湖边的动静。
突然,隐隐约约地听见一阵说话声,她蹲在树丛里,这会儿出去也不是回事儿,被人瞧见还以为她干什么龌龊事呢,干脆缩了缩身子,把自己藏好。
等那说话声近了,甄玉蘅觉着有些耳熟,听了一会儿发现说话的人正是安国长公主,同她对话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声。
“姑母,太子年前险些病死,就算好好休养,也康健不了多久,他是不中用了。”
“既然如此,你又急什么呢?”
“我总要做两手准备。我背后有赵家,若是再得了姑母的支持,那我就稳操胜券了。”
甄玉蘅猛然意识到,说话的男人是三皇子。而他们在讨论的事,关乎皇储之争,三皇子是在拉拢长公主,还牵涉了赵家。
二人就在距离甄玉蘅不远处的树下说话,若是他们绕过树丛就会发现甄玉蘅的存在。
甄玉蘅本无意偷听他们结党营私,缩在树丛后,大气不敢出,一动不敢动。
一阵长久的沉默后,甄玉蘅听见长公主笑了一声,说:“那就看你的本事了,若你真能走到那一步,姑母定为你排除非议。”
“那我就先谢过姑母了。”
话音刚落,湖边传来一阵呼喊。
“快来……快来人,有人……落水了!”
是陶春琦的声音。
长公主显然也听见了,好奇地往湖边走,想过去看看。
三皇子对长公主说:“姑母,那我先走一步。”
长公主点了个头,由婢女陪着往湖边去。
见他们都走了,甄玉蘅才松了一口气,还来不及整理思绪,就听长公主惊慌失措地尖叫一声。
甄玉蘅往湖边看过去,陶春琦已经把那孩子从湖里捞出来了,她便从树丛里出来。
她特意绕远路离开,像没事人一样回到了秦氏的屋里。谢怀礼暗戳戳地冲她使眼色,她对他点了个头,意思是事情办成了。
片刻后,长公主身边的婢女过来请他们过去。
秦氏还不知道安国长公主也在灵华寺,不然肯定早就过去请安了。
一看长公主请他们过去,又感觉有些不妙,怕是出了什么事情,提心吊胆地去了。
进屋后,便见长公主坐在上首,一旁是浑身湿透,披着件厚披风还在发抖的陶春琦。
谢怀礼什么也不知道,见陶春琦这模样,吓了一跳,忙走过去,“春琦,你怎么了?”
甄玉蘅也有些意外,陶春琦人虽然有些木讷,但是是真实在,她说让她把自己搞得狼狈一些,还真狼狈,整个人全湿了,头上的珠钗不知道丢哪儿了,鬓发凌乱,还在滴水,头顶上沾着几片草叶子,鞋子还掉了一只。
这会儿整个人冻得嘴唇发白,瑟瑟发抖,不过看长公主的脸色,是妥了,也不算白受罪。
秦氏诧异地看了陶春琦好几眼,还以为是陶春琦怎么招惹长公主了,战战兢兢地看向长公主:“不知这蠢货怎么冲撞长公主了?”
长公主叹一口气:“今日可多亏了她呀。”
一旁的婢女端来了姜汤,长公主说:“快端过去,让她喝了暖暖身子。”
陶春琦捧着姜汤咕咚咕咚地喝,谢怀礼脱下自己身上的披风也披到她身上,有些埋怨地看甄玉蘅一眼,像是在兴师问罪。
甄玉蘅没理他,长公主把方才陶春琦救人的事告诉了他们,看向陶春琦的眼神里满是欣慰:“要不是她跳下去把孩子救上来,可真要出大事了。原来她是靖国公府的人?从前没见过,是亲戚?”
秦氏不知该怎么说,甄玉蘅忙给谢怀礼递一个眼色,谢怀礼脑子灵光地开口道:“回长公主,春琦是我的妾室。”
秦氏微微蹙眉,却也没说什么。
“原来如此。”
长公主赞许地点点头,当即赏了几件首饰,最后又对陶春琦说:“下个月我那小外孙过生辰,到时候我给你下帖子,你跟着你夫君一起来吧。”
寻常的妾室是不可能出门应酬的,长公主这算是给了很大的体面。关键是以后众人就知道陶春琦是靖国公府的人,也就有了名分。
谢怀礼心下大喜,冲甄玉蘅挤了挤眼睛。
甄玉蘅看着他那嘴脸,默默地白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