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唐 第二百零五章 下马威

刘景岩的突然出列不经引起百官侧目,唯有新上任的枢密使李从曮眼中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李幼澄则是眼睛一眯看向刘景岩问道“刘爱卿有何事要奏?”

刘景岩深吸一口气开口道“臣闻朝廷如今推行军政分治之策,臣深知此策为安邦要务,深合治国之道。

因此臣愿奉朝廷军政分开之令,主动辞去坊州防御使之职,仅领坊州刺史职专心打理地方民政,如此上能不负圣恩,下则安定黎庶,还望陛下、监国应允。”

此话一出,群臣都不经惊讶的看向刘景岩,天下还真有这种愿意主动交权的圣人?

要知道侯益交出商州的兵权、政权那也是因为种种因素共同促成的。

而如今刘景岩在坊州权势极为稳固,如今却愿意主动交出兵权,这让李幼澄感到有些不真实。

不过李幼澄随即便面露喜色,刘景岩愿意主动交权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风向,也是对朝廷推行军政分开政策极大的支持。

本来李幼澄对刘景岩的观感很不好,朝廷入关中之后这人一直坚持不奉诏,并且还不断清理州中亲唐派官员,这些事情如今随着时间也渐渐传到了李幼澄的耳中。

如今长安之中就有那些坊州被杀官员的亲眷来京告御状的。

因此在李幼澄的观感里,刘景岩此人早就被她划到极不忠诚的行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刘景岩也是她下一个准备着手对付的地方势力。

但刘景岩今天如果真的愿意主动交权,哪怕她再对此人再不喜,她也绝对会对刘景岩进行优待,甚至不惜以侯爵,不,以公爵之位酬之,表彰他这个行为。

李幼澄强忍着喜悦之色赞扬道“朝廷立军政分治之策,是为厘清军民权责、永固社稷根基。

刘爱卿心怀社稷,愿主动辞去坊州防御使之职,如此识大体、顾大局,殊为可嘉!孤心甚慰。”

“殿下,臣还有话要说。”趁着李幼澄话语空档,刘景岩再次开口道。

“爱卿请说。”李幼澄和颜悦色的说道。

刘景岩看了一眼站在前排的李从曮,一咬牙道“殿下,坊州乃京畿北部屏障,臣久任坊州防御使,负责坊州防务,殊知坊州地理之重要,因此新任坊州防御使当择干练知兵者任之,以护京畿。

臣观左威卫大将军李从照,久历戎伍、熟谙军略,性格沉毅持重,乃任坊州防御使之上佳人选,若授其坊州防御使一职,必能整饬军备以固地方,协辅刺史以安黎庶。

臣非私荐,实以其才堪当此任,谨举以闻。伏惟殿下察臣愚诚,诏命李从照赴坊州履任,以慰地方之望,以成军政共济之效。”

一开始,李幼澄见刘景岩要举荐新任坊州防御使,以为他是想让自己亲信来担任好继续掌控坊州军政大权,虽然有些不满,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先让军政分开的名义在坊州得以实现,然后再一步步操作,反正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但当听到刘景岩说出李从照的名字时,她的脸色顿时大变。

这个刘景岩,竟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投靠了李从曮。

而在场一众朝臣面色也是各有变化。

随着刘景岩话音落下,不待李幼澄开口,朝臣之中就有人出列大声道“殿下,刘刺史荐左威卫大将军李从照任坊州防御使,臣深以为然。李将军沉毅知兵,恰为坊州镇抚之需。臣六军诸卫副使安全之附议,伏请殿下准其履任,以安地方。”

安全之作为李从曮之心腹,他一表态凤翔一派的官员立马收到了信号群起出列。

“臣太常寺卿附议。”

“臣户部尚书附议。”

“臣左羽林卫都指挥使附议。”

“臣右神武卫都指挥使附议。”

“臣同平章事,门下侍郎柳河附议。”

……

随着大批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出列,甚至还有宰相级别的高官,凤翔一派在朝堂之上的恐怖势力第一次展露了出来。

李幼澄面色有些阴沉的望着这一幕,不用说,此事背后操纵之人必然是李从曮,而李从曮在新帝登基大典上搞这一出,无疑是要给所有人一个下马威。

李幼澄没有去管其他人,而是直接看向站在百官前列的李从曮,开口道“孤闻左威卫大将军李从照乃是岐王之弟,不知岐王对此事如何看待?”

李从曮微微一笑出列道“回监国,李从照虽为本王之弟,然其既能得刘刺史举荐,又得群臣赞同,必然有其才能。

而本王与从照自幼一起长大,亦对其多有了解,其才完全足以胜任坊州防御使一职,正所谓内举不避亲,今臣为朝廷推举贤才,还望监国察臣公心,准其赴任,以安军民。”

“伏惟殿下察前疏之忠、纳臣等附议之诚,速诏李从照赴坊州履任。”

随着李从曮头号狗腿子安全之再次带头奏请,十几位三品以上高官齐齐开口,声势已经足够骇人。

李从曮在一旁看着监国宝座之上神色难看的李幼澄,眼神中露出了得意之色。

今天是新帝登基的第一天,也是他李从曮正式入朝的第一天,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大唐朝廷不仅有皇帝和监国,还有他岐王李从曮。

李幼澄此时眉头紧皱,今天她被李从曮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凤翔一派准备齐全,而她现在却连一个合适的坊州防御使人选都拿不出来,显然局势如今已是极为被动。

但让她就这么同意把坊州交给凤翔一派也绝不可能。

正当她思索着应对之策时,殿中的许安当即出列道“殿下,坊州防御使掌一方戍守,任命之举实乃国之重事。臣以为此事还需仔细斟酌,不宜仓促定夺。

臣斗胆建议殿下暂缓议决,待整合军政各司意见、核查完备后再呈奏,务求任命之举合于时宜、利于长久。”

对于许安递过来的这个台阶李幼澄自然不会不接,当即道“许爱卿所言有理,着中书门下协同枢密院及相关衙署详核左威卫大将军李从照实绩,并察坊州军情民情,将一应情况汇总成册,半月内奏来,孤再凭实定夺。尔等当尽心不可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