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靠摸尸杀人,缔造东方日不落 第二十二章 舌战群将,王妃的决断

燕王府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至极,仿若能拧出水来。

徐氏端坐在主位之上,凤眸微微低垂,让人难以揣测其喜怒之情。

在她下方,左侧是以张辅为首的一群燕军老将,个个神情肃穆,眉头紧锁。

右侧则是刚刚痊愈、身披软甲的朱高煦,以及站在他身旁、神色平静的朱岩。

所有人的目光皆聚焦于议事厅中央,那张巨大的军事地图。

一条鲜红如利剑般的攻击路线,自北平城起始,穿过一片代表沼泽的区域,直指向白沟河大营的后方。

这便是朱岩与朱高煦,联手呈上的作战计划。

“荒唐至极,简直是胡闹!”短暂的寂静过后,老将张辅率先拍案而起,他的胡须因愤怒而微微颤动。

“高阳王殿下、朱将军,你们可清楚自己所言何事?”

“一千轻骑孤军深入敌后百里,还要穿越那片素有‘鬼见愁’之称的死亡沼泽,这与**有何区别?”

“我燕军的精锐骑兵,岂能任由你们如此儿戏对待!”

张辅的话语,立刻引发了一众老将的附和。

“张将军所言极是,此计过于冒险,万一失败,我北平城将再无机动兵力可用!”

“殿下刚刚大病初愈,不宜再冒此奇险啊!”

“那瞿能虽有勇无谋,但也并非愚笨之人,怎会毫无防备?”

反对之声如潮水般涌来。

这些老将皆是从尸山血海中拼杀出来的,他们的想法极为务实。

北平城刚刚击退李景隆的围攻,自身元气大伤,当下最应做的是休养生息、加固城防,等待燕王朱棣的主力回援。

而非动用宝贵的兵力,去进行一场胜负难测的豪赌。

朱高煦本就性情急躁如火,此刻被众人轮番质疑,脸色涨得通红,当即就要发作。

“你们……”

一只手轻轻按在了他的手臂上,是朱岩。

朱岩对他摇了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随后自己上前一步,对着众人抱拳行礼。

“诸位将军的担忧,朱岩心领。

固守城池、稳扎稳打,确实是万无一失之策。但敢问诸位将军,我们能守得了一时,难道还能守得了一世吗?

盛庸、铁铉率领数十万大军陈兵在外,虎视眈眈。

他们有时间等待、消耗,可我们耗得起吗?北平城内的粮草还能支撑多久?

城中兵员补充困难,伤一个便少一个。

长此以往,不等南军攻城,我们自己就会被困死!”

朱岩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言辞犀利如刀。

“坐以待毙,无疑是死路一条,唯有主动出击,以战养战,打乱敌人的部署,我们才有可能求得一线生机!”

张辅冷哼一声:“朱将军说得倒是轻巧!主动出击?拿什么出击?就凭那一千骑兵去撞击南军的铜墙铁壁吗?”

“我们撞击的并非铜墙铁壁。”朱岩摇了摇头,手指重重地落在地图上的白沟河大营处。

“我们攻击的,是南军的粮道,那是他们的命脉所在!”

“诸位将军都已看到,瞿能此人将重兵囤积于大营正面,而后方粮仓重地的防守却极为松懈,这便是他最大的破绽!”

朱岩微微一笑,抛出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至于那片沼泽,我麾下斥候已经探明,有一条隐秘故道可安全通过。”

“此事,我愿以项上人头作保!”

“你的人头?”

张辅嗤笑一声:“你的人头能值几何?能换回我大燕一千精锐骑兵的性命吗?”

这话已说得相当不客气。

朱高煦再也按捺不住,猛地向前踏出一步,一股凶悍的气势瞬间爆发。

“张辅,我敬重你是老将,但你休要欺人太甚!”

他指着朱岩,对着所有人怒吼道:“朱岩兄弟的计划,便是我的计划,我朱高煦愿立军令状,亲自率队出征。”

“此战若败,我提头来见,绝不连累诸位!此战,不仅要为我那三千战死的弟兄复仇,更要为我北平城拼出一线生机!”

“你们不敢打,我来打!你们怕死,我不怕!”

朱高煦一番话,掷地有声、慷慨激昂。

老将们被他这股悍不畏死的气势所震慑,一时都有些语塞。

议事厅内,再次陷入僵持状态。

一方是朱岩的冷静逻辑,与朱高煦的悍勇决绝,另一方是张辅等老将的持重与保守。

所有目光最终都汇聚到,主位上那位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女人——徐氏身上。

徐氏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

她的内心同样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理智告诉她,张辅所言有理,稳妥才是上策;但情感上,她却难以拒绝。

她看着自己的儿子,那个曾经因一场败仗,而心生死志的儿子。

如今却重新焕发出神采,眼中燃烧着她从未见过的名为希望的火焰,而这火焰是朱岩点燃的。

她又看向朱岩,那个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的男人,从守城之战力挽狂澜,到黑风口夺印奇功,再到将高煦从鬼门关拉回。

这个男人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让他所说的一切都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量。

她想起朱岩呈上的那封伪造的密信,那一刻她便明白,对付南军,不能仅靠战场上的厮杀,更需要这种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奇谋。

赌,还是不赌?

“笃。”徐氏的敲击声戛然而止。

她缓缓抬起头,凤眸中闪过一丝决然。

她决定赌一把!赌她的儿子能够凤凰涅槃,赌这个叫朱岩的男人能再次为她带来一场胜利。

“够了。”清冷的声音响彻大厅。

徐氏站起身来,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

“本宫认为,高煦和朱将军的计划可行。”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张辅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王妃,万万不可啊!此乃冒险之举,并非万全之策!”

徐氏冷笑一声:“万全之策?张将军,你告诉本宫,如今这天下,何处还有什么万全之策?”

“是等着朱棣回师,还是等着朝廷恩典?兵者,诡道也,若一味循规蹈矩,我们早就成了李景隆的刀下亡魂!”

她走到地图前,玉手一挥,指向白沟河:“本宫心意已决!命朱高煦为此次出征主将,朱岩为副将兼军师。”

“亲卫营一千将士,悉数听从调遣,城中所有战马、粮草、军械,优先供应,本宫只要一个结果!”

徐氏眼中射出两道寒光:“三日之内,本宫要看到白沟河的粮仓燃起冲天大火!”

“王妃英明!”朱高煦和朱岩同时单膝跪地,声若洪钟。

而张辅等一众老将则面如死灰。

他们明白,从这一刻起,北平城的军事话语权,已彻底从他们这些老人手中,转移到了那两个年轻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