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 第36章 偷手令

两只蜡烛被点燃,立在桌案上。

小屋中稍亮堂了些。

四人围着破方桌坐下,郭宗谊看着花秾,眼中泛着惊喜的光,像是不敢相信这个守城卒已成了自己人。

萧弈没有把他与郭馨的身份说出来,并非不相信花秾,只是没必要增加风险。

“花秾,你是传令兵,能否设法传令暂开城门?”

花秾泪水未干,神态却大不一样,用力一点头,道:“能,城门虽关,朝廷往来递送的文书、粮银总得通行,甚至这两日颇频繁,只要有上官的手令。”

“手令难取得吗?”

“不算难,我常为孙头儿打理文书,拿他的印章盖一个就行,城楼里也有平时开城的手令。”

萧弈果断道:“我扮作你的小舅子,与你去城楼,今夜拿了手令,等与我的护卫展昭汇合后便出城。”

“好。”

“出城时他们扮作你一双儿女,我与护卫扮作朝廷信使。”

“好。”

“你妻子既在城外,也无牵挂,出城后与我们一起走,去邺都。”

花秾犹豫了一下,环顾了一眼屋子。

萧弈道:“不必留恋,到了邺都,你不会后悔这个决定。”

“郎君放心,我没有不舍,只是可惜了这些书。”

“书会再有的,比这多得多。”

“往后我也能有个书房?”

“岂止书房,你便要盖个图书馆也行。”

“何谓‘图书馆’?”

“得空再聊。”

萧弈转向郭馨与郭宗谊,道:“你们在这里等着,熄了烛火,不必出声,我们会锁好外门。”

“好。”

“剑留给你们了。”

萧弈留下佩剑,想了想,担心遇到搜身,把身上李涛的书信、史府的牌符亦留在行囊中。

史德渊的玉佩没用了,可带着,天亮后**卖了,若遇搜查则随时丢了。

郭馨关心道:“你腿上的伤……”

“不碍事。”

“等等,还有脸。”

郭五娘从行囊拿出调好的药汁,在萧弈脸上一顿抹。

“好了,这下不那么引人注意,手给我。”

“报仇了?”

“哼,你活该。”

“走了。”

“郎君稍待。”

花秾翻箱倒柜,找出一件打着补丁的半旧军袍,道:“这是卑职旧日号衣,委屈郎君穿上,到了城头也方便些。”

萧弈换了衣袍,见箱中还有一顶斗笠,拿了戴上。

“好了。”

“郎君请。”

“我现在是你的小舅子,你妻子贵姓?可是真有小舅子。”

“有的,我小舅子名叫许丰,家住开封城外东北方向四十余里的瓦坡村,有几亩薄田。”

“记下了,我上月种地被锄头砸伤了脚,进城买药,顺便备些年货……门锁好。”

说话间,两人已出了院子,融入开封城的寒夜。

夜色如墨,风雪稍歇,但寒意更甚,街道的巡兵队次也明显频繁许多,梆子声和脚步声在远处回荡,更显肃穆。

离得近,很快,曹门那高大的瓮城轮廓显现在眼前。

城楼火把通明,人影幢幢,甲叶碰撞声和军官的低喝声不时传来,戒备森严。

城墙马道处,几个守卒挤在一块,共喝一壶烈酒,见了花秾,道:“胞包来了,带了谁?”

“小舅子。”

“是个跛子啊,那把你婆娘送回来没?”

“见笑了,见笑了。”

沿着陡峭的马道登上城墙,寒风扑面,视野豁然开朗。

满城灯火在脚下铺展;城头垛口边每隔十步立着一名持戈守兵;更夫提着灯笼,绕着城墙敲梆子报时;箭楼的阴影中,弓箭手的身影若隐若现。

城外旷野黑得一望无际,唯远山如巨兽蛰伏。

萧弈闻到了一点自由的味道。

城楼门口散慢倚着四个牙兵,见有人来,执戟起身。

“脓包?你这月不是值日中番吗?跑来做甚?”

“说是孙头儿有事招我。”

“这人又是谁?”

“小舅子,到开封采买年货,借宿我家中,队正今夜缺人手,让他出个劳力。”

“去去,没耐烦听你聒噪,进去吧。”

城楼内是个“工”字形的建筑,分里、外两间,外间是个通用的大堂,供兵士歇息、疗伤之用,两边各有楼梯,可登上二楼;里间则摆着一张桌案,上面堆着些公文、舆图,想必是平日商议军务之用。

花秾抬手往上指了指,用口型示意孙头的廨房在上面。

萧弈点点头,往里间探头看了一眼,夜里没见到旁人。

他遂比划着询问印章是否在里面。

花秾低声道:“案上或有暂开城门的手令。”

军吏偷懒,懒得临时签文书,就没把开城的军令归档,需要用时直接拿来用。

二人于是蹑手蹑脚进到里间,点起蜡烛,翻看桌案上的公文。

有呼噜声透过楼板从上方传来,平添一丝紧张。

萧弈目光扫过最上面的两封军令,将它们拿了起来。

“今有逆贼逃匿,为祸非轻,令诸部搜捕,务擒此犯,年约弱冠,貌英挺,凡街巷邸宅寺观营地左近见类此者即围控报司,毋纵毋误,此犯携要物,获时务必尽封,与犯同解本司。敢私藏纵逃者立斩,部将失察,连坐降职,籍没家产。”

该是在搜捕郭信。

之后,他再看第二封,发现内容大致相当,细微处却有奇怪的不同。

“你看。”

花秾把脸贴到军令上,道:“这两封军令一样。”

“不。”

萧弈摇了摇头,指了指第一封军令上右厢都指挥使聂文进的押印与右厢都指挥使司的钤印。

“聂文进管右厢,却把命令传到了左厢,且既没有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印,也没有枢密使的印;再看这个,既有步军副都指挥使刘铢的押印,也有侍卫步军的钤印,名正言顺得多。”

“竟还真是。”

“两份军令都是‘所携要物押解本司’,问题在于,两个‘本司’不同,一是聂文进,二是刘铢。”

“郎君是说……他们在争权?”

“嗯。”

“孙头儿招你来,想必就是为此事。”

“原来如此,那他若问我,奉谁的军令,该如何说?”

“等他捉到人犯再为难不迟,何必现在烦恼。趁此机会,通过调动人手来巩固兵权才是正经,他不识字,必要你来写调令,你正好签个出城手令。”

“郎君高明,秾叹服。”

萧弈虽有定计,却还是继续寻找能用于出城的公文。

两人又翻找了一会儿,忽然外面传来一声呼唤。

“谁在里面?!”

他们立即停下动作。

萧弈将蜡烛交到花秾手里,示意他去应对。

“是我。”

花秾遂往外走去,边走边道:“孙头儿唤我来,我却没见到他。”

“你这脓包,怎才来?孙指挥都睡着了,他在楼上,随我上来吧。”

“好。”

萧弈没了烛火,从容在里间坐下,等着。

不多时,楼板上的呼噜声停了,一个粗嗓带着刚睡醒的含糊响起。

“嗯?嗯!脓包来了,那啥,替老子看看,上头连发了许多军令,这升了官不识字也烦,你去看看,对,就是那个,他**,字老多哩!”

“……”

“怪不得,老子就说怎同样的军令下两份,跟他**双黄蛋似的。那老子是把人犯押给聂将军呢?还是交给刘府尹呢?好生为难,好生为难!”

“……”

“嗯!有道理,就这么办,你机灵了不少哇?看准了老赵的位子,总算肯使点劲,放心吧,哈哈哈!先替老子签几份军令,就依你说的,调兵搜捕,看看哪些杀才不听话,就这样吧。”

不一会儿,楼板那边又响起了呼噜声。

等花秾再下来,手里已拿了好几封军令,他迫不及待把其中一封放在萧弈面前,面露喜色。

萧弈目光看去,果然是出城的手令,也不由微微一笑。

成了。

等明日与郭信汇合,随时可以假传军令出城。

如此,柴守玉的托付,算是过了第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

上位者自诩开封防备森严如同铁桶,实则铁桶是一个个小人物构成,改变他们的心意,则防备不攻自破。

两人快步出了城楼,**城头上冷冽的空气,不约而同舒了一口长气。

“郎君神机妙算,卑职幸不辱命……原以为很难拿到,根本不难嘛。”

“找到对的人,是轻而易举。”萧弈道:“可若找错人了,那就万劫不复了。”

恰是知道这“万劫不复”,他心中感念,拍了拍花秾的肩,又看到了花稼那眯着细缝的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憧。

能放弃眼下的一切去赌一个未来,这等果决,绝非轻易能做到的。

萧弈有心告诉他,今日的付出定有所值。

可既是知己,其实万般都在不言中了。

月如钩,月下城墙隔开了满城灯火与山河壮阔,城头上,两人相视朗笑。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