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女,开局一把菜刀整顿全家 第211章 已经上报

离开刘家后,温叶三人又一起前往县城。

温玉儿赶着牛车:“绣完这屏风后,我们绣什么?”

温叶道:“当初县令夫人的屏风是放在卧室的,所以并没有多少人能看到。”

“但刘夫人的屏风却是放正厅。屏风制作起码要几天时间,换上新屏风后,也不可能天天会客,会客了,人家也不一定想要绣品......所以富户人家的屏风生意短期内不会有。”

“要不休息一段时间,要不就小小绣几个团扇,当然了,也可以找找柳掌柜,瞧有没有合适的大活儿。”

“但我觉得柳掌柜万不得已不会给我们大活儿。人家有自己的绣娘和画师,大活儿给了我们,人家只能赚点材料钱,不划算。”

温兰和温玉儿点头。

温兰道:“那我们休息半个月吧!若是再接不到活儿,就绣几个团扇。慢慢来,没得熬坏了眼睛。”

温玉儿点头,很是赞成。

正说着,不知不觉竟然到了县城。

牛车停在车行门前,温玉儿道:“我在这里等你们。”

“好。”

......

县令夫人的起居间——

县令夫人笑吟吟地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温叶和温兰:“你们家的事儿我都听说了。”

温叶嘶了口气:“已经传到县城了?”

县令夫人噗嗤一笑:“毕竟五六年都出不了这么大一件事!两个个光溜溜的在山上......啧啧!”

没办法,实在太炸裂了!

“后来我还打听了一下,那个方子分给了温多石。所以我早些天前就自作主张上报了魔芋豆腐之事。”

“老爷听后,也觉得这种新式粮食推广开来,能造福百姓。已经上报州府,州府也给京城飞鸽传书,大概十天八天就能下来。到时我们就到你们村子征收食用方法。”

“你放心吧,这事一定能批下来的!这可是事关粮食的大事!”

温叶一喜:“谢谢夫人!”

又聊了几句,温叶就告辞了。

......

出了衙门,温兰兴奋道:

“太好了!再过些天......哈,他们的伤应该养得差不多了吧?他们正准备大展拳脚,结果朝廷就来征收!想想就开心。”

“走,我们回家,也让娘和小弟开心开心。”

温叶道:“唔......我们到南街逛逛?就逛一圈。”

“南街?也行。”

姐妹俩脚步一转,前往县城的南街。

县里这会儿正热闹,到处都是摊位和人流。

二人走走停停,倒是买了不少小玩意。

此时,温叶双眼一亮,只见她盯着街角的一名书生。

那书生不过十八九岁,长得倒是俊俏,他面前摆了张桌子,上面放着笔墨纸砚,显然是个写信的。

温叶连忙拽着温兰走过去。

那书生看到来人,忙道:“姑娘,写信么?”

温叶点头:“嗯嗯!给我一个亲戚写信。”

“不知如何称呼?问什么?”

温叶想了想:“那是我表姨,身体不好,到贺城治病了。你问她最近病情如何。”

温兰早就目瞪口呆了,这都什么跟什么?

她们自己认字呀?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写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用得着请人 写信?

而且他们什么时候多了个在贺城治病的表姨?

书生根据温叶的口述,低头仔细写信。

温叶踮高脚,嗯......看不到!

于是她转到书生右后方,接着双眼一亮,看到了!

右边耳朵后面的两颗黑痣!

这就是刘家的真少爷!

书中提到过,刘老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明年三月初找到了真少爷。

书中清楚地写着,刘老爷的下人道:“小人找到少爷时,少爷正在本县南街写信呢!”

当时刘老爷还感慨,自己快找遍了半个南方,结果亲生儿子就在本县!离自己不过数十里路!

很快,书生就把信写好了,还贴心地装在信封里,依着温叶的话写了个地址。

温叶笑道:“谢谢公子。公子是个书生,不念书怎在这里写信?”

书生苦笑:“家中父母双亡,生活无以为继。这书怕也念不下去了,现在只能挨一天算一天。”

温叶轻轻叹息,拿起他写好的信:“公子的字刚劲有力,一看就知是个心志坚定之人,相信将来一定会挺过难关。”

书生抱拳:“承姑娘吉言。”

“唔......不知公子贵姓?”

“免贵姓刘,名峰。”

嗯,刘峰,是这个名了!

普通得毫无辨识度的名字,但人家是真少爷!

温叶给了钱,便跟温兰离开了。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那燕公子就是东风!只要他一滚!并确定簪子没有遗漏,十一月后他离开大合镇,自己提前告知刘老爷真少爷在哪。

到时,刘承舟就会被赶出刘家了!

没了刘家这靠山,自己倒可以想法把他的胎记毁掉。

离开信摊,温兰道:“叶丫,你这信是干什么?”

温叶嘿嘿一笑:“没有什么表姨,这信......以后你就知道了。这事你不要跟人说。”

温兰郑重地点头,虽然叶丫的行为很莫名其妙,但她知道她定有自己的用意。

......

桂花婶家——

林氏正在房里,把新买回来的布一份份叠放好。

“娘!”随着一阵笑声,温叶跑了进来。

林氏没回头:“回来了?你姐呢?”

“跟玉儿在外头闲逛。说为了赶工憋了这么久,总算能放放风了。”温叶说着望向她手中的布:

“咦,昨天婶子不是才把新衣服送来了吗?怎么又买这么多布回来?”

林氏道:“哦。我那几套衣服也送回小树庄了。”

“老爷子都有了,老太太自然不能少。我就把自己的那五套给了你外婆。”

二人俱是两套秋衣,两套冬衣,还有一身粗布衣,各足足五身衣服,除了那套粗布的,全是棉布。

那两套冬衣更是用料十足,里面的棉花满满当当的。

二老收到衣服后,开心得合不拢嘴。

林氏道:“这些是给自己重新做的,剩下布咱们做四床棉被。明天就送到哑娘家,让她做。”

“对了,买布后,我顺道找算命先生给你们过继和咱们的房子动土择了日子,是十天后,10月25和10月26。”

温叶一喜,突然想到了什么,有些吱唔地道:

“那啥......一直说过继过继的,这胜勇叔和胜刚叔,咱们过继给谁好?”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