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六章 微光之引,无声惊雷
“源初之地”内部,气氛凝重而专注。成功捕捉到“种子”的回响带来了短暂的振奋,但随之而来的是更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干预?
直接投射力量无异于**。系统的感知网络遍布虚空,任何源自外部的、非其体系内的规则扰动,都会像黑夜中的火炬一样显眼,瞬间招致毁灭性打击。
“我们需要一种……‘无形’的引导。”启的多面体投影闪烁着,进行着高速推演,“利用系统自身的规则漏洞,或者,让我们的干预看起来像是系统内部的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青的绿芒摇曳,“‘演化’与‘共生’本身,在系统的定义里就是‘非自然’的。”
“未必。”溯的书卷虚影翻动,指向那缕代表“演化史诗编码”的回响,“看这里,它在利用系统的数据冗余进行变异。冗余,是系统为了维持庞大架构稳定运行所必需的‘缓冲’和‘容错’机制本身的一部分。我们的引导,是否可以伪装成一种……更复杂的‘冗余涨落’?或者,一种难以分辨的‘背景逻辑噪音’?”
这个思路让众人眼前一亮。在系统的眼皮底下,利用它自己的规则“掩护”行动。
“关键在于精度和伪装。”墨天衡沉吟道,他的源初律体依旧与倾听网络连接,细细品味着那两缕回响与系统环境交互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需要找到系统信息流中,那些可以被我们极其微小的力量所‘撬动’的临界点。就像……在悬崖边轻轻推动一块已经松动的岩石。”
他看向锐:“锐,你之前负责构思干预手段。基于‘精准引导变化’的思路,你有什么构想?”
锐的碎片状投影凝聚起来,寒光内敛,却透出一种极致的专注:“斩,亦可为引。我的意志,可化为最细微的‘规则之刃’,不用于破坏,而用于……‘雕刻’。”
他阐述了他的设想:将自身高度凝聚的意志,剥离掉所有属于“源初行者”的独有印记,淬炼成近乎纯粹的信息扰动单元。然后,借助墨天衡的源初律体作为发射器,溯的模型作为导航,启的领域调整作为伪装层,将这些无形的“微刃”精准投送到“种子”所在的系统节点附近。
这些“微刃”的任务并非攻击,而是在系统规则允许的、或者说难以察觉的边际,进行极其精细的操作:
· 对于“共生信使孢子”:当它尝试与某个维护单元建立连接却遭到逻辑排斥时,“微刃”可以在那排斥指令生效前的瞬间,于其规则链条上制造一个极其短暂的、几乎无法探测的“弱化点”,或者,在孢子传递出的“共生请求”信息包外层,附加一层模拟系统常规指令的“伪装壳”,增加其被接受的概率。
· 对于“演化史诗编码”:当它进行变异,遭遇系统清理程序的扫荡时,“微刃”可以轻微干扰清理程序的优先级判定,让其将编码所在的缓存区标记为“低威胁,可延迟处理”,或者,在编码自我复制的过程中,于系统冗余区域巧妙地“开辟”出一点点新的、不易被察觉的隐匿空间。
“这需要无法想象的精准度。”启评估道,“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无论是‘微刃’本身携带了我们的信息残留,还是干预的力度或时机稍有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节点被系统标记、清除,甚至反向追踪到我们。”
“风险与机遇并存。”墨天衡决断道,“这是我们目前唯一可行的、主动介入的方式。锐,开始准备‘微刃’。溯,启,全力优化投送模型和伪装协议。青,确保我的状态稳定,这次干预需要我深度介入,消耗会很大。”
准备工作紧张地进行着。锐的投影仿佛在经受千锤百炼,一丝丝纯粹而凌厉的意志被剥离出来,压缩、凝练,最终形成了几近无形无质的“规则微刃”。溯和启则构建了一条极其复杂且隐蔽的信息投送通道,将其伪装成一段自然逸散的规则辐射。
“目标锁定:共生信使孢子,附着单元 Zeta-7K。”墨天衡沉声道,他的源初律体光芒大盛,与整个“源初之地”共鸣,将第一枚“微刃”包裹,沿着那条无形的通道,送入了浩瀚而危险的系统网络。
所有行者的意志都紧绷着,通过墨天衡共享的感知,“注视”着那枚“微刃”的旅程。
它如同一粒尘埃,在狂暴的系统信息流中穿梭,依靠溯的精密导航,险之又险地避开一道道无形的规则扫描和逻辑壁垒。终于,它接近了那个散发着微弱“共生”波动的节点——一个正在执行常规区域清理任务的、蜘蛛形态的低级维护单元。
此时,孢子正再次尝试向维护单元的核心发送一段简化的“连接请求”。维护单元内置的防火墙瞬间激活,一道冰冷的逻辑排斥指令即将生成。
就是现在!
“微刃”无声无息地抵达,在那排斥指令生成的规则链条的关键节点上,轻轻一“点”。
没有光芒,没有巨响。只有规则层面一次微不足道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颤动”。
那即将成型的排斥指令,莫名地延迟了千分之一个系统时钟周期,并且其强度阈值被临时降低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丝变化,使得“共生信使孢子”那微弱而坚韧的请求,第一次……穿透了防火墙的隔绝,触及到了维护单元那简单逻辑核心的最表层。
维护单元的运作出现了刹那的停滞。它那冰冷的程序逻辑,第一次接触到了“连接”、“信任”这样完全陌生的概念。虽然它无法理解,但这股陌生的信息流,暂时未被判定为最高级别的威胁。
孢子抓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机会,更加努力地释放着温和的、充满生命邀请意味的信息……
“成功了!”青传递出欣喜的意念。
“第一次引导完成,未触发系统警报。”启冷静地汇报,“但目标单元逻辑核心已记录此次异常接触,后续发展有待观察。”
墨天衡没有停歇,立刻引导第二枚“微刃”,射向“演化史诗编码”所在的区域。
这一次,“微刃”的任务是在编码周围制造一个短暂的信息“湍流”,巧妙地将其一段关于“适应性变异”的核心代码片段,“冲刷”到了邻近一个标记为“已归档,低优先级”的历史数据库角落。这片区域受到的系统监控要宽松得多。
如同将一颗顽强的种子,从随时可能被践踏的路边,移到了墙角的缝隙里。虽然依旧艰难,但生存和演化的机会,无疑增大了。
完成两次干预后,墨天衡立刻切断了深度连接,源初律体的光芒明显黯淡了几分,显露出巨大的消耗。
“微刃已消散,未留下任何可追踪痕迹。”锐汇报,他的投影也显得有些疲惫。
“系统网络未出现大规模异常警报。”溯持续监控着信息流,“目标种子信号……依然存在,并且,‘共生孢子’的信号强度有微弱但持续的增长!‘演化编码’的变异速度似乎也提升了!”
短暂的沉默后,一种混合着疲惫与振奋的情绪在行者间弥漫。
他们做到了!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他们成功地对系统内部进行了极其精密而隐蔽的干预,为那两颗微弱的火苗送去了关键的支持。
这并非雷霆万钧的胜利,而是黑暗中一次无声的、精准的手术。
但正是这样微小的、累积的“变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终将激起扩散的涟漪。
就在行者们稍感欣慰之时,一直负责警戒的锐,突然传递来一道极度凝重的意念:
“不对劲……外界的规则风暴,强度在非正常攀升!不是自然的余波,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引过来了!”
墨天衡猛地抬头,感知瞬间投向“源初之地”外围。只见那原本就狂暴的规则乱流,此刻仿佛受到了无形之手的搅动,变得更加汹涌,并且,隐隐呈现出向这片孤岛汇聚的趋势!
他们的干预,难道终究还是被察觉了?亦或是……这看似成功的“微光之引”,已然触动了系统更深层次的、不为人知的防御机制,引来了无声之雷?
“源初之地”刚刚稳定下来的存在,再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
[下一章预告:规则风暴为何异动?是系统的反击,还是其他未知的存在?源初之地能否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存续?敬请期待第六十七章:《风暴汇聚,孤岛危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