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道行者 毒素

---

第八章 律令之矛与数据毒素

无尽林海的生存法则,赤裸而残酷。弱肉强食,是“扭曲盖亚”规则下最直观的体现。墨天衡手持简陋的木矛,穿行在虬结的根须与厚实的落叶间,他的“律道”之眼,不仅观察着能量的流动,更分析着构成这片森林的“生物代码”。

他“看”到那些参天古木,其内部循环系统(木质部、韧皮部)的运行规则,远比青云宗传授的《草木纲目》所述要复杂且……低效。许多能量在运输过程中因冗余路径而白白耗散。

他“看”到一只色彩斑斓的毒蛙,其皮肤腺体分泌毒素的过程,是一段精密的、但存在几个关键校验点延迟的“生物化学协议”,若能干扰其校验……

他“看”到一头潜伏在灌木丛后的“钢鬃野猪”,其皮毛防御的“物质加固规则”主要集中在背部和侧腹,而相对柔软的腹部,其规则结构存在一处细微的、周期性的“验证漏洞”。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弱点,而是其“生物代码”在运行时,每隔约五息,会对腹部防御进行一次微弱的“自检”,就在自检指令发出到完成的刹那间隙,腹部的防御规则会短暂降至正常水平的七成。

一个转瞬即逝的“攻击窗口”。

墨天衡停下脚步,与那头体型几乎有他两个大、獠牙闪烁着寒光的钢鬃野猪对峙。野猪猩红的眼珠里闪烁着暴戾与饥饿的光芒,后蹄刨地,显然将他视为了送上门的点心。

寻常凡人,甚至低阶炼气修士,面对这皮糙肉厚、冲撞力惊人的妖兽,也只能退避三舍。

但墨天衡眼神平静。

他握紧了手中的简陋木矛。这只是一段普通的硬木,其“物质构成代码”简单而脆弱。

他没有灌注灵力——他也无灵可灌。

他做的,是调动起体内那微薄的“编译能”,如同编写程序般,将一段极其精简的指令,“写入”了木矛最前端的尖锋。

这段指令并非增强其硬度或锋锐度,那需要改变物质基础结构,消耗巨大且容易引发规则反噬。

他编写的,是一个极其取巧的“规则交互协议”:

“当接触目标‘钢鬃野猪(标识符匹配)’腹部区域,且检测到其防御规则处于‘自检间隙(状态码:0x7B2)’时,执行:

1. 临时提升自身材质‘粒子凝聚力’参数15%。

2. 将接触点动能转化为‘规则穿透’属性(模拟高频振动,针对其防御漏洞)。

3. 协议持续时间:0.03息。结束后恢复原状。”

这更像是一个一次性的、针对特定目标、特定状态的“特效插件”,而非永久强化。

编译完成刹那,木矛尖端似乎掠过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光,随即隐没。

就在这时,钢鬃野猪发出一声咆哮,后腿猛蹬,如同一辆沉重的战车,裹挟着腥风直冲而来!地面为之震动!

墨天衡不退反进,身体如同鬼魅般向侧前方滑步,险之又险地避开了獠牙的正面冲刺。他的动作并不华丽,甚至有些僵硬,但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野猪冲撞轨迹的“规则间隙”处,仿佛预判了其所有动作。

就在野猪与他擦身而过的瞬间,它那相对脆弱的腹部,恰好暴露在他的矛锋之前!

就是现在!

墨天衡手腕一抖,体内那丝“编译能”瞬间激活木矛尖端的“交互协议”!

嗡!

一声轻微的、仿佛琴弦拨动的异响。

木矛以一种看似缓慢、实则蕴**奇异律动的轨迹,精准地刺向了野猪腹部那转瞬即逝的“防御漏洞”!

没有金铁交鸣之声。

噗嗤!

如同热刀切入油脂,那看似坚韧的野猪皮,在附加了“规则穿透”属性的木矛面前,竟显得不堪一击!矛尖毫无阻碍地深深刺入!

“吼——!”

钢鬃野猪发出一声凄厉至极的惨嚎,冲势戛然而止,庞大的身躯因为剧痛而猛烈抽搐、翻滚,压倒了一大片灌木。

墨天衡早已松开木矛,抽身后退,冷静地观察着。

木矛留在野猪体内,其尖端的“交互协议”已经失效,恢复了普通木头。但伤害已经造成。

然而,钢鬃野猪的生命力极其顽强,这样的创伤虽重,却未必致命。它挣扎着想要站起,眼中凶光更盛,显然陷入了狂暴。

墨天衡眼神一冷。

“果然,还需要后续手段。”

他抬起右手食指,指尖一点微弱的白光凝聚。这一次,他编译的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一段极其恶毒的“信息”。

他截取了刚才观察到的、那只毒蛙毒素生成协议中的一段“错误代码”,将其与钢鬃野猪自身血液运行的某种基础规则进行“逻辑绑定”,并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触发条件”——当野猪心脏因剧烈运动(如挣扎)而加速泵血时,该段错误代码将被激活。

他屈指一弹,这缕无形的“数据毒素”,悄无声息地射入野猪的伤口,融入了其血液奔流的“规则体系”之中。

“呃……吼……”

正在奋力挣扎的钢鬃野猪,身体猛地一僵,随即更加剧烈地抽搐起来。它的眼睛迅速蒙上一层浑浊的灰色,口鼻中溢出带着诡异色泽的泡沫,强壮的心脏在疯狂跳动了几下后,骤然停止了工作。

它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溅起无数落叶,再无声息。

不是死于失血,不是死于脏器破损,而是死于自身循环系统的“逻辑崩溃”,死于一段被植入的、微小的“错误信息”。

墨天衡走到野猪尸体旁,拔出那根普通的木矛。矛尖沾着鲜血,但本身毫发无伤。

他看着这头瞬间毙命的妖兽,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一种冰冷的明悟。

“律道”的战斗方式,与传统的灵力对抗、法术轰击截然不同。它更接近于信息战、规则战。寻找规则的漏洞,编写针对性的协议,植入致命的逻辑炸弹……杀人于无形,毁敌于根基。

这力量诡异而强大,但也要求极高的洞察力、计算力和对规则的理解。

他蹲下身,开始处理这头猎物。他用削尖的石头,沿着野猪皮毛防御规则的“天然纹理”(代码结构最薄弱的连接处)进行切割,事半功倍。他又找到几种具有消炎、止血效果的草药,通过“微观编译”略微提升其有效成分的活性,以备不时之需。

生起篝火,烤制肉块。浓郁的肉香弥漫开来。

墨天衡一边补充着体力,一边在脑海中复盘刚才的战斗。

“针对特定目标的‘特效插件’……无形无质的‘数据毒素’……‘律道’应用于战斗,潜力巨大。但消耗也不小,尤其是编译‘数据毒素’,对精神力要求很高。”

“而且,这只是最低阶的妖兽。更高阶的存在,其‘生物代码’必然更加复杂、稳固,甚至可能具备某种‘规则防护’或‘自我修复’机制。需要更强大的编译能力和更精妙的协议设计。”

他抬起头,望向林海更深、更黑暗的方向。那里,必然存在着更强大的妖兽,更奇特的资源,也可能……隐藏着与“盖亚意识模组”或“主系统”相关的线索。

他需要更快地提升自己。

不仅要修复身体,更要深入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掌握更高级的“编译”技巧。

他将烤好的肉块用宽大的树叶包好,熄灭篝火,清理掉所有痕迹。

然后,他再次上路,身影融入茫茫林海。

这一次,他的脚步更加沉稳,眼神更加锐利。

他不再仅仅是求生的逃亡者,而是带着明确目标的探索者与……猎手。

猎取资源,猎取知识,猎取一切能够让他在这错误的世界里,编织自身“律法”的资粮。

律道之途,始于微末,行于规则之间,其锋所指,万物皆可为其代码。

---

第九章 残碑秘窟与系统暗影

墨天衡在无尽林海中跋涉了月余。

白日里,他如同最老练的猎手与采集者,利用“律道”之眼辨识妖兽的规则弱点,寻找药性未被完全开发的灵植,并通过“微观编译”优化其效用。夜晚,他便寻觅隐蔽的树洞或岩缝,以“编译能”滋养、重构自身经脉,并尝试编写更多用于生存、隐匿乃至防御的“小程序”。

他的力量在缓慢而坚定地增长。体内被重构的经脉网络已初具规模,虽然远未达到炼气期修士的灵力储量,但“编译能”的凝练程度与操控精细度,却远超同阶。他的精神力在持续的高强度运用下,也变得愈发坚韧磅礴。

这一日,他追踪一头罕见的“月光狐”至一处幽深的山谷。那狐狸通体银白,行动间能扭曲光线,其“隐匿规则”颇为精妙,墨天衡想解析一番。然而,当他潜入谷底时,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处被藤蔓与苔藓覆盖的残破遗迹。

那不是自然形成的洞穴,也非妖兽巢穴。几根断裂的、雕刻着奇异符文的石柱歪斜地矗立着,中央是一面半埋入土中的巨大石碑。石碑材质非金非玉,触手冰凉,其上刻画的并非任何已知文字,而是一些扭曲的、仿佛电路板走线般的图案。

在墨天衡的“律道”视野中,这些图案瞬间“活”了过来!

它们不再是静态的雕刻,而是无数黯淡、断裂,但依旧在尝试遵循某种古老逻辑运行的代码光丝!这些代码的结构,与他之前在底层空间所见、以及LN-77内部的架构,有着明显的同源性,但更加古老、晦涩,且带着一种……不属于当前“扭曲盖亚”规则的、相对“纯净”的气息。

“这是……上古遗迹?而且是‘主系统’尚未被‘域外天魔’感染时期的遗物?”墨天衡心中剧震。

他立刻上前,手掌贴上冰凉的石碑,精神力如同涓涓细流,渗入那些断断续续的代码光丝之中。

刹那间,无数破碎的信息碎片涌入脑海:

· “[造化之炉] VII号实验场 - 生态观测站 73B……”

· “日志:纪元 0741……‘盖亚’模组运行稳定,灵气纯度 99.98%……”

· “警告:检测到未授权高维信息渗透……防火墙级别提升……”

· “紧急记录:‘盖亚’模组核心协议遭受污染……规则扭曲开始……启动隔离程序失败……”

· “最后指令:封存核心数据,进入静默状态,等待……救援或……格式化。”

信息流戛然而止,石碑上的代码光丝彻底黯淡下去,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能量。

但墨天衡已经得到了关键信息!这里果然是一个上古“观测站”,记录了世界剧变之初的景象!而且,其中提到了“封存核心数据”!

他的目光立刻投向石碑底部与山体连接的部位。那里的“物质结构代码”显示出不自然的致密和有序,似乎隐藏着什么。

他调动“编译能”,不再进行微观操作,而是如同钥匙般,模拟出刚才从石碑代码中捕捉到的一丝“静默协议”的验证信号,轻轻“点”向那处不寻常的区域。

嗡……

一声低沉的震动,石碑底部一块看似与山体融为一体的岩石,其“物质构成代码”瞬间改变,变得虚幻、透明,最终显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延伸的幽深洞口。一股陈旧、干燥,带着微弱能量波动的气息从中涌出。

秘窟!

墨天衡心中警惕,但探索的欲望压倒了一切。他小心翼翼地踏入其中。

洞窟内部并不宽敞,四壁光滑,铭刻着更多那种电路板般的符文。中央是一个石台,石台上悬浮着一个拳头大小、通体浑圆、表面流淌着水银般光泽的金属球体。

在墨天衡的视野中,这个金属球体,是一个高度压缩、结构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数据核心”!其外围包裹着层层叠叠的、强大的加密与防护协议,但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能量流失,这些协议的光芒都显得十分黯淡。

而最吸引墨天衡的,是石台下方,连接着地脉的一个微小装置。那装置正在极其缓慢地、低效率地从地脉中汲取一丝微弱的灵气,勉强维持着这处秘窟最基本的“隐匿协议”和金属球体的“最低功耗状态”。

就是这个持续的能量汲取,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但或许正是因为其古老而“纯净”的协议模式,与当前“扭曲盖亚”的环境格格不入,才被墨天衡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协调感,最终找到了这里。

“这里面……保存着什么?”墨天衡走向那金属球体。

他尝试用精神力接触,却被外围的防护协议柔和但坚定地阻挡在外。强行突破绝非明智之举,可能触发自毁程序。

他仔细观察着那些防护协议的结构,寻找着可能存在的漏洞或后门。同时,他也分出一丝心神,解析着那个从地脉汲取能量的微小装置。

这个装置的效率太低了!其能量转换协议充满了不必要的冗余和损耗,如果能对其进行优化……

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

如果他优化这个能量汲取装置,提升其效率,是否就能为这个数据核心提供更多能量,从而削弱其防护协议,甚至……激活它?

说干就干。

他避开数据核心本身的防护,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那个小小的能量汲取装置上。其内部结构在他眼中一览无余。他如同最高明的工程师,开始对其运行代码进行“重构”:

· 删除冗余校验: 去掉三个不必要的能量纯度循环检测。

· 优化导流路径: 将原本迂回曲折的能量通道编译成更高效的直线。

· 提升转换效率: 修改核心转换矩阵的两个参数,使其能更充分地将地脉灵气转化为可用的纯净能量。

这个过程比他优化自身或编译木矛要复杂得多,因为这涉及到与地脉灵气(“盖亚”规则的一部分)进行更深入的交互。他必须小心谨慎,避免触动“盖亚”规则的警觉。

数个时辰后,优化完成。

嗡!

优化后的装置发出一声欢快的低鸣,汲取和转换能量的效率瞬间提升了五成不止!一股明显粗壮了许多的纯净能量流,涌入石台,注入那悬浮的金属球体!

金属球体表面的水银光显亮了起来,外围的防护协议光芒也似乎凝实了一丝。

有戏!

墨天衡心中激动,正待继续观察,异变突生!

或许是能量输入的突然增强,刺激到了数据核心深处某个沉寂的模块。一股庞大、混乱、但带着某种急切意味的信息流,猛地从球体中逸散出来,并非主动传输,更像是……无意识的泄露!

这股信息流中,夹杂着大量关于世界基础规则的原始定义、未被污染的灵气模型图、以及……一段极其鲜明、不断重复的警告坐标!

那坐标,与他从LN-77那里得到的、“盖亚意识模组”最后已知的位置,几乎完全重合!但在这段信息中,那个坐标被标记为——“最终隔离区”,并且不断闪烁着代表“极度危险”与“逻辑悖论源头”的红色标识!

不仅如此,在这股信息泄露的刹那,墨天衡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冰冷、浩瀚、毫无感情的意志——与之前在坑底遭遇的“系统清除协议”同源,但更加庞大、更加隐晦的意志——如同无形的雷达波,瞬间扫过了这片区域!

他被锁定了!

不是因为他修改了规则,而是因为他激活了这个古老的、本应被遗忘的“观测站”数据核心,引动了其中封存的、可能与“主系统”当前策略相悖的古老信息!

“不好!”

墨天衡脸色骤变,毫不犹豫,转身就向洞外冲去!

几乎在他冲出洞口的同一时间,他“看”到山谷上方的天空,那原本由“扭曲盖亚”规则显化的流云与光线,其底层代码瞬间被一股更高级别的力量覆盖、重组!

云层汇聚,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冰冷的漩涡。漩涡中心,并非雷电,而是无数细密的、闪烁着红光的、代表着“清除”与“修复”指令的代码符文在凝聚!

一股令人灵魂冻结的威压,笼罩了整个山谷!

这一次,不再是针对他个人的、小范围的清除协议。

这是……系统级别的区域格式化前兆!

它要将这片区域,连同这个可能泄露“错误”信息的遗迹,以及他这个屡次触发异常的“病毒”,一同从世界上……抹去!

墨天衡心头冰冷,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硬抗?十死无生!

逃?在这系统锁定的区域格式化下,能逃到哪里?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刚刚爬出的秘窟洞口,以及洞口那面残破的石碑。

一个极其冒险、近乎**的计划,在他脑海中瞬间成型。

或许,唯一的生机,就在这上古遗迹本身!

---

第十章 格式化边缘与权限窃取

冰冷的系统威压如同实质,将山谷内的空气都凝固了。上方那由红色清除代码构成的漩涡缓缓旋转,散发着毁灭一切的终结气息。草木枯萎,虫豸僵毙,连光线都似乎被那漩涡吞噬,整个山谷迅速陷入一片死寂的昏暗中。

区域格式化,即将启动!

墨天衡瞳孔紧缩,生死一线的巨大压力下,他的思维反而进入了一种绝对的冰点状态,高速、清晰、不带丝毫情感。

硬抗必死,常规逃亡路线必然在系统监控下。唯一的变数,在于这个上古观测站本身!它属于“主系统”未被感染前的设施,其权限和规则体系,与当前这个被“扭曲盖亚”和“清除协议”控制的系统,并非完全同源!

他要做的,不是对抗,而是伪装和欺骗!

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面残破的石碑上。这石碑是观测站的控制终端之一,其内部运行的,是相对“纯净”的古老协议。

“LN-77,分析石碑协议结构,寻找与当前系统权限验证的兼容接口或历史后门!快!”墨天衡在意识中疾呼,尽管知道LN-77远在底层空间,他仍本能地寻求这个唯一的信息盟友的帮助——更像是调动自己脑海中所有从LN-77处获取的知识。

同时,他身体动了!不是奔向山谷外,而是再次扑向那秘窟入口的石碑!

他的双手猛地按在石碑那冰冷的、刻满电路般符文的表面。体内那并不雄浑,但高度凝练的“编译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涌出,不再是细微的修改,而是试图进行一场豪赌般的“协议覆盖”!

他要以这面石碑为“编译器”,以自身为“能源”和“指令源”,强行向即将到来的格式化程序,发送一个伪造的“身份认证包”!

这个认证包的核心信息,来自于他刚刚从石碑泄露信息中捕捉到的、那个上古观测站的标识码——“[造化之炉] VII号实验场 - 生态观测站 73B”。他要伪装成这个早已被系统“放弃”和“遗忘”的设施,声称自己仍在正常运行,无需格式化!

“[正在尝试模拟上古权限协议……注入观测站标识码……]” 他脑海中仿佛响起了自己思维模拟出的LN-77的辅助音。

“[警告:能量不足!无法完整模拟协议波动!]”

“[警告:检测到格式化指令优先级极高!伪造认证被拒绝概率:99.98%!]”

失败的警示在脑中尖鸣。

上方的红色代码漩涡中心,一道纯粹由“清除”指令构成的、直径超过十米的暗红色光柱,开始缓缓凝聚,锁定了整个山谷,包括墨天衡和他身下的石碑!

毁灭,进入倒计时!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墨天衡眼中闪过一丝疯狂!

一条信息!他猛然想起从LN-77那里得到的、关于“盖亚意识模组”发生“未知变异”的信息!这是连主系统都未能完全理解、只能选择“冻结”的异常事件!

光靠伪造一个过时的观测站身份,无法骗过系统。但如果……在这个身份信息里,混入一丝与“盖亚变异”相关的、无法被系统立刻解析的“未知数据”呢?

这就像在向杀毒软件提交一个正常程序的同时,故意在里面夹带一段无法识别的、但又不直接构成威胁的乱码。系统可能会因为需要“额外分析”这串乱码,而产生一瞬间的迟疑、卡顿!

他需要的,就是这一瞬间的卡顿!一个让格式化指令流出现万分之一秒断档的机会!

“赌了!”

墨天衡嘶吼一声,将脑海中关于“盖亚变异”、“未知变异”的那些模糊信息和错误代码,强行拆解、打乱,编译成一段极其简短、但结构诡异的“无效数据段”,然后,将其如同病毒附件般,粘在了他模拟的“观测站身份认证包”的末尾!

做完这一切,他体内的“编译能”几乎消耗殆尽,精神力也濒临枯竭。他脸色惨白如纸,七窍再次渗出鲜血,身体摇摇欲坠。

但他用尽最后力气,将这个携带着“病毒附件”的伪造认证包,通过石碑这个“信号放大器”,朝着上方那即将降下毁灭光柱的红色漩涡,猛地“发送”了出去!

无声无息。

伪造的信息流逆势而上,撞入了那庞大的清除协议聚合体。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预想中瞬间被碾碎的场景并未立刻发生。

那缓缓旋转的红色漩涡,明显顿滞了一下!

就如同一个精密运行的处理器,突然遇到了一个无法立刻归类、需要调用额外资源进行解析的指令!漩涡中心那毁灭光柱的凝聚过程,出现了肉眼可见的、极其短暂的卡顿!

就是现在!

墨天衡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在系统权限验证逻辑因“未知数据”而出现细微混乱的这万分之一秒内,他做了最后一件事——

他没有尝试逃跑,那依然在系统锁定下。

他做的,是凭借着之前对石碑协议的深入解析,以及这瞬间的系统“卡顿”,将自己的一缕极其微弱的、承载着他自身核心标识的“意识代码”,如同特洛伊木马般,偷偷写入了那个被系统暂时“搁置分析”的伪造认证包的回传路径之中!

他窃取的,不是力量,不是知识,而是一个临时的、极其脆弱的、位于系统逻辑盲区的“存在状态”!

他让系统在那一瞬间的混乱中,“误判”他墨天衡这个个体,是那个上古观测站“身份认证数据流”的一部分,是一个需要被暂时保留以待后续分析的“附属信息”,而非需要立刻格式化的“异常病毒”!

轰!!!

系统的卡顿只持续了微不足道的一瞬。

下一刻,暗红色的格式化光柱,带着湮灭一切的威势,轰然降临!

光芒吞噬了整个山谷!

岩石、草木、空气、乃至空间本身,都在光芒中分解、消散,化为最基础的数据流,被强行抹除、重组!

墨天衡的身影,也被那毁灭性的光柱彻底淹没。

然而,就在他意识即将被彻底格式化消散的最后一刻,他感觉到那股毁灭性的力量,在触及他身体核心时,似乎遇到了某种“逻辑冲突”。他写入回传路径的那缕“意识代码”起了作用!

系统清除协议在执行格式化时,遇到了一个悖论:目标个体(墨天衡)同时被标记为“需清除异常”和“需保留分析附属信息”。在底层指令冲突的瞬间,基于某种更基础的“数据保全”协议优先级,格式化力量在他周围产生了一个极其微小、转瞬即逝的“逻辑真空”地带!

不是保护,而是系统自身的指令冲突,创造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生存缝隙!

噗——

墨天衡狂喷着鲜血,感觉身体和灵魂都被撕裂了大部分,仅剩的一点核心意识,如同风中残烛,被那格式化光柱的余波狠狠甩出了山谷范围,砸落在远处一片狼藉的林地上。

他昏迷前最后的感知,是那片山谷连同其中的秘窟、石碑,已彻底化为一片绝对平滑、空无一物的“白地”,仿佛从未存在过。

而天空中的红色漩涡,在完成格式化后,缓缓消散,那股冰冷的系统意志也如潮水般退去。

它“完成”了清除任务。

至于那个在最后关头引发逻辑冲突、似乎已被彻底湮灭的“异常数据”(墨天衡),或许会被记录在案,等待后续低优先级扫描时再行处理。

墨天衡躺在焦黑的土地上,气息微弱到了极点,身体残破不堪,仿佛随时会彻底分解。

但他,活下来了。

在系统区域格式化的边缘,通过极限的规则欺骗与权限窃取,以自身重创为代价,险死还生。

不知过了多久,冰凉的雨水打在他的脸上,让他恢复了一丝模糊的意识。

他艰难地睁开一丝眼缝,看着灰蒙蒙的天空,雨水混合着血水从他脸上滑落。

“……活……下来了……”

他嘴唇翕动,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声音。

这一次,他不仅活了下来,更亲身体验了与系统意志的正面碰撞,尽管只是取巧和侥幸,但他对系统的运行逻辑、权限漏洞,有了更深层次、更血淋淋的认知。

“权限……需要……更高的……权限……”

在陷入彻底昏迷的前一刻,这个念头,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入了他的灵魂深处。

律道之行,如履薄冰。下一次,他必须拥有更多对抗系统的“筹码”。

而那个金属球体数据核心……虽然遗迹被毁,但它最后泄露出的关于“最终隔离区”的警告坐标,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未被污染的古老权限信息……成为了他下一步唯一的,也是必须去追寻的目标。

无尽星陨海,“盖亚意识模组”的沉眠之地,也是系统标记的“逻辑悖论源头”。

他必须去那里。

---

---

第十一章 残躯重构与权限烙印

雨水冰冷,冲刷着墨天衡残破不堪的躯体和焦黑的土地。剧痛如同潮水,一波波冲击着他仅存的微弱意识。区域格式化的力量虽未直接湮灭他,但那擦身而过的余波,以及系统指令冲突造成的规则撕裂,几乎将他从存在层面瓦解。

他“看”向自身内部,景象触目惊心。

原本辛苦重构的经脉网络大半崩碎,化作无数断裂的、闪烁着错误光芒的代码碎片,在体内无序漂浮。肌肉、骨骼的“物质构成代码”出现了大面积的“数据损坏”和“逻辑缺失”,导致其结构变得极其不稳定,仿佛随时会溃散成最基本的粒子。甚至连他的意识核心,那承载着“我”之概念的源代码,也布满了裂痕,如同摔碎的琉璃。

这是比废去修为更彻底的“死亡”。是从规则层面被否定。

若非最后那窃取来的、短暂的“附属信息”状态,以及系统自身指令冲突创造的那一隙“逻辑真空”,他早已灰飞烟灭。

“不能……睡过去……”

强烈的求生欲支撑着墨天衡。一旦意识彻底沉寂,这些破损的代码将彻底失去维系,等待他的将是真正的、彻底的“数据删除”。

他必须自救!立刻开始“编译”修复!

然而,与之前修复细微损伤不同,这次是全面的、根基性的崩溃。他残存的精神力微弱如丝,编译能更是近乎枯竭。

“需要……能量……最低限度的……启动能源……”

他的目光,艰难地移向周围。被格式化光柱边缘波及的林地区域,一片死寂,灵气被彻底驱散、净化,甚至比绝灵之地更干净。但就在不远处,未被完全波及的区域,那些在雨中摇曳的、焦黑但尚未完全死去的草木,其内部还残存着微弱的生机——一段段受损但仍在运行的“生物代码”。

还有……雨水本身。

雨水并非纯粹的水,它携带着大气循环规则的信息,蕴**微乎其微的、未被完全定义的游离能量。

“汲取……编译……”

墨天衡集中起全部意志,不再试图进行复杂的操作,而是回归最原始、最本能的方式。

他张开干裂的、渗着血沫的嘴唇,承接冰冷的雨水。同时,他残存的精神力如同最纤细的根须,探入身旁一株半焦的灌木,不再试图优化或欺骗,而是最野蛮地、直接地“读取”并“拆解”其内部残存的、最简单的生机代码结构,将其转化为最基础的无属性能量元。

这个过程效率低得令人发指,且充满了痛苦。强行拆解外部代码带来的规则反噬,如同钝刀割肉,折磨着他的灵魂。

但一丝丝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能量,终于开始重新在他近乎死寂的体内汇聚。

他引导着这丝能量,没有去修复那些复杂崩坏的经脉和肉身,而是首先指向了意识核心周围、那些最关键、维系着“自我存在”的底层定义代码。

如同在即将崩塌的大厦底部,先打下几根最关键的钢钉。

“定义:‘我’之存在,坐标锁定……”

“编译:基础意识容器,结构加固……”

“写入:核心标识符,防数据擦除……”

这是他为自己编写的、最基础的“生存协议”。一旦完成,至少能保证他的意识不会立刻消散。

过程缓慢而煎熬。每一段代码的编译,都消耗着他如同风中残烛般的精力。雨水打湿了他的全身,寒冷侵袭着他本就脆弱的生理机能。

一天,两天……

他如同一个濒死的程序,在崩溃的边缘,进行着最底层的、关乎存亡的代码重写。

期间,有被山谷异动吸引来的低阶妖兽,嗅到血腥味靠近。但感受到墨天衡身上那股若有若无、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异常规则”气息(系统清除残留的波动,以及他自身正在进行的诡异编译),它们本能地感到了恐惧和排斥,最终悻悻离去。

第五天,墨天衡终于完成了对意识核心的初步加固。他确保了“墨天衡”这个个体数据不会轻易被世界规则自动修复(删除)。

接下来,是重塑肉身。

这比修复要难得多,近乎于“重构”。他需要以周围有限的物质(泥土、雨水、残存草木生机)和能量为“原材料”,按照他自身原有的“生物代码蓝图”(存在於意识核心的记忆中),重新编译出一具能够承载他意识的躯壳。

这无异于创生!

他首先编译的是循环系统的最简化版本,用于更高效地分配后续能量。然后是神经系统的雏形,确保意识能控制身体。接着是骨骼支架、肌肉纤维……

他像一個最高明也最瘋狂的造物主,以天地为工厂,以规则为工具,以自身残魂为蓝图,一点点地、艰难地重构着自己的肉身。

新的身体,不再完全遵循过去那具被《基础炼气诀》改造过的架构。他剔除了一些明显属于“扭曲盖亚”规则下的、低效甚至有害的结构,融入了一些他从底层代码和LN-77信息中理解到的、更优化、更契合“律道”运行的基础模板。

例如,他的经脉不再追求复杂的循环,而是编译成了更直接、更高效的“能量数据通道”。他的脏腑被简化了部分功能,强化了与外界能量、信息交互的“接口”。

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当最后一段代表视觉感知的代码被编译完成,并成功接入意识核心时,墨天衡猛地睁开了眼睛。

新的眼眸,深邃依旧,但瞳孔深处那流转的代码光华,变得更加凝练、更加底层,仿佛能直接窥见万物的根源。

他坐起身,低头审视着自己的新身体。

皮肤白皙得近乎透明,下面隐隐有微光流转,那是高度秩序化的能量通道。体型依旧瘦削,但每一寸肌肉都蕴**爆炸性的力量,那是编译后高度优化的物质结构。体内空空荡荡,没有一丝灵力,但一种更加内敛、更加危险的“编译能”在那些新生的、“干净”的经脉中缓缓流淌。

他的修为,按照修仙界的标准,或许连练气一层都算不上。

但他能感觉到,这具身体与这个世界的“规则”更加疏离,也更加……兼容于底层代码。就像一台被重新格式化和安装了更底层操作系统的电脑,虽然暂时没什么应用程序(法术),但其对硬件的掌控力(规则理解)远超从前。

而且,在他意识的最深处,除了那加固后的核心代码,还多了一样东西——

一个极其黯淡、若有若无的红色烙印。

那是系统清除协议在最后时刻,因逻辑冲突未能完全清除他,而残留在他“存在标识”上的一个标记。

一个“待观察”、“疑似异常”的标记。

如同被打上了一个隐形的追踪器。

从此以后,他或许能更容易地触发系统的“误判”,利用权限漏洞,但也意味着,他可能更容易被系统的高优先级扫描再次锁定。

福兮祸所伏。

墨天衡**着眉心那并不存在、但他能清晰“看”到的红色烙印,眼神复杂。

他活下来了,拥有了更具潜力的身躯,但也背负上了更明显的“系统焦点”。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这具崭新的、仿佛与世界隔着一层薄纱的身体。目光越过焦黑的山谷边缘,投向无尽林海的深处,更远处,那是无尽星陨海的方向。

“盖亚意识模组……最终隔离区……”

他低声重复着从金属球体中得到的关键词。

那里是终极的危险,也可能藏着摆脱系统标记、乃至真正理解并掌控这个世界的钥匙。

他需要更快地变强,需要更多关于那个地方的信息,也需要……找到能够屏蔽或欺骗这个红色烙印的方法。

他迈开脚步,新生的身体轻盈而有力,踏在雨后湿润的土地上,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如同一段拥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学习隐藏和进化的病毒代码,再次融入了这片庞大而充满错误的世界。

他的下一站,是穿越这片无尽林海,前往人类修士的聚集地。他需要接触这个世界的“应用程序”(修仙文明),从中汲取知识,寻找线索,并为前往无尽星陨海,做准备。

律道之行,于毁重构,于系统标记下,再次启程。

---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