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四级厂医,截胡秦淮茹 第169章 接收豪华奖励,义诊开始

诊室内部不大,却干净整洁。

一张诊床方便患者躺卧,其余便是两把板凳和一张方桌。

王耀文将门插好,卸下药箱和随身的挎包放在桌面,随后躺到诊床上假装休息,他想趁这段时间将系统的奖励接收了。

许富贵和易中海对掏事件已经过去几天,中间被事情一耽搁,王耀文差点忘了这事。

然而系统只在任务完成时提示一次,之后便没了动静,想起来便忍不住让人嘬牙花子。

是时候整理一下这段时间的奖励物品了。

“系统,接收任务奖励。”

【叮,恭喜宿主超额完成‘许富贵和易中海对掏’任务,奖励医圣张仲景毕生行医经验、《伤寒杂病论》一部!】

【奖励宿主医窥之瞳、疗愈之手!】

【奖励宿主空间待时增加四小时!】

【奖励宿主大黑十一百张!】

王耀文瞬间双眼大睁,和华佗齐名的医圣张仲景?

他的毕生行医经验何等珍贵不言而喻!

《伤寒杂病论》在《黄内内经》、《神农本草经》后,更是被称为誉为中医总纲。

上学时王耀文倒是学过,然而也只略懂皮毛,并不能窥探本质。

还有医窥之瞳、疗愈之手又是什么?

空间待时的增加并没给王耀文带来多大喜悦,婚后他不过去秘境空间查看过一次,而且还没过多停留。

至于一百张大黑十,他可真是太喜欢了,这比烟酒等任何物质奖励来的都实在!

没等王耀文继续往下想,便被一阵温暖所包裹,医圣张仲景的毕生行医经验,以及《伤寒杂病论》内的所有知识瞬间充斥进脑海。

大脑并没有感受到被撑爆的感觉,反而有条不紊地接收着。

王耀文闭着眼,脑中像放黑白幻灯片一般,张仲景的一生在他脑中一闪而过。

在任职长沙太守时,只因为庶民诊病,便被朝廷王侯指责乱法度、败纲常。

然而当时老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许多人死于非命。张仲景为了救民于水火,便贴出告示,每逢初一十五,百姓可到公堂免费看病。

大堂行医,千古奇闻!

后世的中医坐“堂”看诊,以及中药房、药铺,大多冠以“堂”字,均是为纪念张仲景的壮举。

最终张仲景放弃长沙太守一职,写下辞官书,往后几年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著写中国现存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

中医里程碑,一部《伤寒杂病论》奠定两千年中医史。

王耀文欣喜激动之余疯狂吸收着张仲景的医学经验,对他而言没有比这更好的奖励,堪称无价之宝!

从此之后,他凭此可以平蹚半个医学界!

紧接着双手、双眼传来一阵酥麻,十几秒后酥麻感消失。

王耀文知道这应该是系统奖励的医窥之瞳与疗愈之手。

将双手举到眼前,王耀文倒抽一口凉气,他竟能用肉眼看到双手的肌肉分布,以及清晰地骨骼结构。

而之前本就光滑修长的手指变得更加细腻,肉眼可见的毛孔在缓缓收缩,有一层角质正在脱落,轻轻一揭,像一层薄膜般与手部分离。

蜕变之下的双手变得如玉般光滑荧白,放后世,仅这双手的照片往网络上一丢,不知道有多少小姑娘会哭喊着夹紧双腿。

通过与系统沟通得知,医窥之瞳几乎等同于透视,只不过他还能将人体构造立体的展现在王耀文眼前,方便他能更好的了解掌握患者的病灶根源。

而疗愈之手的主要功效在于安抚患者情绪,尤其王耀文为人推拿按摩时,一旦启用疗愈之手,还会对患者的身心产生极大的愉悦感。

王耀文哑然,看来在厂里给那些大姐推拿时要慎用或不用,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没等王耀文继续研究,诊室门被敲响。

“王医生,休息好了吗?”

“等下,我这就来。”王耀文赶忙起身来到门前。

门外站着一名十七八岁的青年,此时额头布满细碎汗珠:“王医生,我是咱们街道办的干事,姓龚,您叫我小龚就行。”

“再过一阵,义诊便要开始,李主任让我过来问问你吃早饭了没有?”

“龚干事,我吃过了,那我这就出去准备。”王耀文呵呵一笑,什么小公老公的,直接叫职称得了。

说罢,王耀文背起方桌上的药箱和挎包走出诊室,随着龚干事来到一排诊桌前。

足足七张诊桌,中间的三张诊桌桌距明显宽敞一些,显然是为大医院的医生准备,为的是患者全部聚集在里后能轻松容纳。

此时桌子都空着,其他医生还没到场。

王耀文选择了边角的一张桌子,他当然对自己的医术有信心,开玩笑,他现在就是医圣传人,不坐到中间的位置,不过是不想产生麻烦而已。

自从接收医圣衣钵后,他对“行医”又有了全新的认知。

张仲景为了救治百姓,不顾家人阻拦毅然放弃太守之职,也就是现在的市委书记的权利,他王耀文又何必去争那个面子。

再说他本身就是一个厂医,面不面子真不重要。

“额,王医生,您的事迹我可是听说了,再说您现在是科长,坐在靠中间位置都可以的。”

龚干事见王耀文选了最边角的位置,急忙跟了过来,边挠头边说着,“其实您就是坐最中间都行,相信李主任也不会说什么。”

见王耀文笑着望过来,龚干事尴尬一笑:“这些医院过来义诊的医生名单资料我扫了一眼,基本都是年轻人,只有一个老医生,我琢磨着他们的医术很可能比不上您......”

王耀文笑了:“难道我就不是年轻人了,我才二十出头,没准还是他们里边最年轻的呢。”

“额,好像还真是。”

龚干事仔细一琢磨,自己也吓了一跳,面前王医生恐怕还真是最年轻的。

只不过王耀文的事迹和他科长的身份,让龚干事忽略了这点。

王耀文笑着从挎包中取出白大褂和茶缸,随后打开药箱,将本子、笔、油墨一一取出摆放好,“龚干事,这个位置挺好,您去忙别的吧,我就在这等患者了。”

见王耀文确实不想动地,龚干事点点头:“那行,我去拿暖壶。”

“谢了龚干事。”

二人正说着,就见李主任带着一行人走进后院。

几人背着药箱大声交谈着,王耀文一眼扫过,不多不少正好六个,看来就是各大医院今天过来义诊的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