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车在会昌寺门前停稳,寺门早已敞开,以慧能和道岳为首的一众僧侣,早已在门前肃立等候。
见林平安等人下车,慧能与道岳忙快步上前相迎,双手合十,躬身作揖,姿态放得极低。
“阿弥陀佛,诸位大驾光临,寒寺蓬荜生辉!” 道岳语气发颤。
如今的佛门,可谓风雨飘摇,自辩机事发,佛门清誉扫地,林平安那“出家需净身”的谏言,更是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整个佛门头顶。
让这些往日里超然物外的僧侣们,日日活在帝心难测的恐惧之中。
慧能和道岳这几个月来雷厉风行地清理门户、整顿佛门,将世家大族挂靠在寺院的田产整理成册上交朝廷,虽是为了自救,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可谓内外交困。
林平安客气道:“大师言重了,冒雪前来,叨扰清净,是我等之过!”
“林侯言重了!里面请!”慧能做了个请的手势。
很快,一行人被引至禅房,小沙弥奉上素茶,茶杯是普通的陶器,与以往接待贵客时用的精美瓷具不可同日而语,足见佛门如今的窘迫。
袁天罡和李淳风见状,心中难免唏嘘,往日不可一世的佛门竟也有如此落魄的一天。
房玄龄则面无表情,坦然受着这高规格的接待,对于佛门的龌龊,他可是亲眼所见,自然是没什么好脸色。
一番客气的寒暄过后,慧能亲自为林平安斟茶,语气恭敬地问道:“不知林施主今日驾临敝寺,有何指教?”
他心中忐忑,不知这位一手将佛门推入深渊的煞星,此番前来,是福是祸。
林平安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禅房略显陈旧的梁柱,语气轻松得像是在拉家常。
“指教不敢当!只是方才一路行来,瞧见宝刹似乎,嗯,有些年头了,这风雪又大,瞧那偏殿的檐角,积雪都快压弯了梁木,慧能大师,这寺院,是否太过陈旧,需要考虑翻修一下了?”
慧能闻言,心头就是咯噔一下,与道岳交换了一个惊恐的眼神。
大兴土木?在这个节骨眼上?岂不是授人以柄,坐实佛门仍有巨资,先前清理田产、哭穷示弱都是装模作样?
他连忙摆手,摇头道:“阿弥陀佛!劳林施主挂心,寺院虽旧,却还能遮风挡雨!”
“出家人清净为本,不敢奢靡,更不敢在此非常时期,妄动土木,耗费民力!”
林平安见状,嘴角微勾:“慧能大师误会了!我的意思是,翻修寺院,未必就是奢靡耗费!”
“大师可知,关东水患,如今这严冬,长安城外聚集了数万流离失所的百姓,其中不乏精壮劳力,他们缺衣少食,饥寒交迫,只求一处栖身之所,一碗热粥活命!”
他顿了顿,看着慧能和道岳,继续说道:“宝刹既然确实需要修缮,何不趁此机会,雇佣这些流民翻修!”
“至于工钱嘛,大灾期间,可以酌情少给一些,关键是让他们有口饭吃,有个能遮风避雪的屋檐!这既解决了寺院的实际问题,又给了灾民一条活路,岂不是两全其美?”
话音落下,禅房瞬间一静。
慧能和道岳呆愣片刻,随即满脸喜色。
他们瞬间就明白了林平安的深意!这不是刁难,这是给佛门递来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个挽回声誉的天赐良机!
他们早就想赈济灾民收买民心,却苦于没有合适的、不引人猜忌的借口。
如今林平安提出的这个建议符合佛门“慈悲为怀”的教义,一切都显得那般顺理成章。
“阿弥陀佛!林施主真乃菩萨心肠,一语点醒梦中人!”
“不错,长安城内数十座寺院,年久失修者众多,近日大雪,确实多有屋舍被压塌,正急需大量人力修缮!莫说数万,便是再多些,也能安置!”道岳满脸激动。
慧能更是站起身,朝林平安深深一揖:“阿弥陀佛!林施主此计,功德无量!不仅活人无数,更是于我佛门有再造之恩!老衲代佛门上下,谢过林施主!”
这感激是发自内心的,林平安这一手,等于是在陛下面前为佛门说了话,给了佛门一个体面转身、重塑形象的机会。
一旁的房玄龄、袁天罡、李淳风三人,此刻也是双眼放光,心中豁然开朗!
房玄龄抚掌轻叹:“好一个修缮寺院!一举三得!既安置了流民,稳定了京畿,又修缮了寺院,还全了佛门慈悲之名!林贤侄,此策大善!”
袁天罡和李淳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叹。
他们原以为林平安此行或与玄机有关,却没料到,他轻描淡写间,便化解了一个安置灾民的难题。
同时还将佛门这股力量巧妙地纳入了朝廷,或者说他本人的调控之下。
此子不仅通晓玄机,更深谙人心与权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实在可怕可敬!
林平安朝慧能微笑摆手道:“大师言重了,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皆是分内之事,只是此事还需尽快操办,毕竟,天寒地冻,流民等不起啊!”
“林施主说的是!老衲即刻便与长安各寺住持商议,尽快拟定章程,上报朝廷!” 道岳连忙点头。
大事已定,禅房内的气氛缓和了不少,慧能和道岳对林平安已是感激涕零,心中大石落下一半。
而后,林平安从怀中掏出两本书册递给了慧能和道岳:“晚辈偶得两卷经书,据传是天竺那边新译的,于我无用,想着或对佛门研习有所裨益,便赠与宝刹吧!”
慧能连忙双手接过,态度恭敬。
他本以为是常见的《金刚经》、《法华经》之类的佛经,但目光一扫封面上的字,《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
他不禁眉头微蹙,这两部经名他从未听说过。
他小心翼翼地翻开《大般若经》,起初只是快速浏览,但很快,他的呼吸变得急促,双眼瞪大。
“这智慧深广,如海无边……这竟是前所未有的大乘了义!直指般若实相!”慧能激动的声音发颤,老脸涨红。
他一生钻研佛法,自认已窥门径,但手中这卷经书所阐述的奥义,竟比他毕生所学还要精深浩瀚!
道岳见状,忙拿过另一本《瑜伽师地论》翻看,而后便激动的浑身发颤。
“唯识深妙,境行果位,次第分明!这简直是直通佛陀之境的无上宝典!林施主!你是从何处得来?你与我佛门有缘,有莫大的佛缘啊!”
“林施主有此慧根,若肯皈依我佛,潜心修行,他日成就佛陀金身,亦未尝不可啊!”
林平安闻言,哭笑不得,摆手道:“大师谬赞了,晚辈尘缘未了,六根不净,可受不起这般抬爱!”
(这大乘佛教的精华这会儿还在天竺酝酿呢,自己不过是借花献佛,哦不,是借经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