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苏州山塘河被无数灯船点缀得如同坠落银河的星带,流光溢彩,笙歌悠扬。
清澜书院的士子们在苏墨白的带领下,鱼贯登舫。
画舫内早已觥筹交错,香气氤氲。
杭州萧山书院的士子们衣着精致,带着西湖蕴养出的文雅与自信。
金陵白鹿书院的学子则更具几分古都的大气与沉稳,他们的到来,无疑会让今年的中秋更加热闹。
“哟,清澜诸兄终于到了!可让我们好等!”
见到苏墨白等人到来,萧山书院这边领头的士子笑着拱手。
“去年西湖月色下,诸兄诗兴不佳,今年主场作战,想必是做足了准备吧?”
话音落下,萧山书院的士子们都得意地笑了起来。
去年压了清澜书院一头,让他们都颇为自得。
白鹿书院的士子则是带着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苏墨白等人。
清澜书院众人脸色微微有些难看。
虽然知道萧山书院的人只是调侃,没有太大的恶意,但看到这些士子得意臭屁的脸,心里便不舒服。
萧山书院这边领头的士子叫着魏济川,在杭州的士子中鼎鼎大名。
尤其擅长诗词,去年苏墨白就是他手中输了。
他笑着介绍白鹿书院这边的人,当听到领头的是方秉心时,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清澜书院其余人也都吃了一惊。
这方秉心可是太有名气了,哪怕他们在苏州都听过对方的名字。
3岁识字,5岁做诗,7岁便能写出好文章。
今年18岁,名气已经满江南。
要不是他无心仕途,恐怕早已经中举,这才是真正的神童。
没有想到连他也来了。
苏墨白眉头微微一颦,原本以为今年有李钰,他们肯定能出尽风头。
没有想到白鹿书院跑来凑热闹。
去年输给了萧山书院,如果今年输给白鹿书院。
那岂不是清澜书院就是垫底的了。
他看了一眼魏济川觉得对方是不是故意将白鹿书院请来的。
为的就是让白鹿书院赢下这次诗会。
这是诚心要落他们清澜书院的面子。
互相介绍后,众人落座。
画舫内空间极大,以屏风相隔出数个区域。
中央主厅最为开阔,设有主座和宽敞的舞台。
厅内悬挂着各式精巧的花灯,灯光柔和,映照着士子们或兴奋或矜持的面庞。
等到清澜书院的士子落座后,便有数名身着轻纱、身姿曼妙的舞姬出来,随着乐班的演奏,在厅中翩翩起舞。
水袖翻飞,莲步轻移,引得众士子纷纷叫好。
而更让人期待的是,今晚苏州城的花魁也会现身,为这场诗会助兴,这无疑让士子们更加兴奋。
读书人历来风雅,谁要是没有去过青楼,甚至还会被鄙夷。
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都是从青楼内流传而出。
特别是一些大才子,为了获得美人青睐,那可是铆足劲地作诗。
风流韵事可以说在青楼内层出不穷。
每当听说有谁做了花魁的入幕之宾,便会引起其他士子的羡慕。
李钰对这些倒是不怎么感兴趣。
不是他不喜欢美人,而是他才11岁,有心也无力。
还没发育全呢,总不能小马拉大车吧。
因此无论是这些已经出场的舞姬也罢,还是即将出场的花魁也好,都与他无关。
此时他正坐在最后面,吃着点心喝着茶,看着花舫外的景色。
山塘河两岸商铺林立,灯火如昼,游人如织。
猜灯谜已经开始,众多百姓都参与其中,其乐融融。
河面上有着无数小舟画舫穿梭往来,丝竹声、笑语声、吴歌声随波荡漾。
共同汇成一片太平盛世的繁华乐章。
这让李钰不由感叹,不愧是江南啊,这番盛景确实不是蜀中能比。
不多时,丝竹声停下,舞姬们也翩然退下。
白鹿书院方秉心笑道:“花魁还未到来,不如咱们先来点小游戏热络气氛。”
“便从这飞花令开始如何?限定月字,需即兴赋诗,七言为佳,五言亦可。”
“接不上或逾时者,罚酒一杯。魏兄,苏兄,意下如何?”
魏济川立刻抚掌笑道:“方兄提议甚妙!即兴赋诗飞花令有些难度,就让我等看看各家书院才俊的急才!”
苏墨白也淡然点头:“可。”
其他士子也都来了兴致,飞花令往往是背诵已经有的诗句,而这次却要求现场作诗,难度确实大了很多。
不过三大书院的士子,那都是才子,反而觉得这样的飞花令更加有意思。
背诵其他人的诗句,哪有自己做诗句来得痛快。
马致远开口道:“远来是客,那由我清澜书院开始吧。”
说完他起了第一句“月明星稀夜未央。”
这一句只是描写景色,算不上多惊艳,就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萧山书院一名瘦高士子立刻接口“赏月吟诗醉故乡。”
白鹿书院的士子微微一笑“秋风月影入池塘。”
林澈抢着道:“举杯邀月饮琼浆。”
一直以来他在清澜书院都没有太大的存在感。
之前在顺庆府学,他好歹也有个小神童的称号,让他还颇有些自满。
结果来了清澜书院后,才发现他啥也不是。
这可将他憋坏了,做这飞花令,他也行!
苏墨白笑着对林澈点了点头,顿时让林澈有些欢喜。
能得到苏大才子的认可,让他有些开心。
虽然李钰早已认可他的才华,但他和李钰太熟了,因此其他人的认可对林澈也很重要。
清澜书院其他士子也都笑笑,林澈也只有11岁,因此一直以来都将他当成孩子来看。
现在急于表现自己,大家都会心一笑。
“江边渔火月微茫。”萧山书院的士子又接了一句。
“孤帆远影邀月航。”
又到清澜书院这边了,之前刁难林澈,马致远的青衫士子朗声道:“云散星沉舟载月。”
这最后一句不用押韵,只要月在最后一个字就行。
接着又是新一轮开始。
“月移花影上西楼。”
“望月凭栏忆旧游。”
“清辉月下墨香浮。”
“举樽对月话中秋。”
“……”
飞花令越来越快,一众士子几乎是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
几轮下来,各有胜负,三大书院都有士子被罚酒,气氛逐渐热络。
三大书院底蕴深厚,即便这飞花令只是热身,也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斗得难分难解,最终以平局收场,谁也没能完全压过对方。
李钰从头到尾都没有接一句,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没办法,他的诗都是抄的。
飞花令要求现场作诗,他脑中倒是有很多关于月的诗句,但还要让月字按照顺序后移,这就有些为难他了。
因此干脆装哑巴,好在这飞花令也用不着他出马。
林澈,马致远,青衫等人就能应付。
苏墨白,谢灵均,柳逸飞三人也没参与,同样的魏济川,方秉心也没下场。
这种小游戏,让其他士子去参与就好了。
“飞花令有趣,却难尽兴。”
魏济川见没有分出高下,又笑着提议,“不若再来联句共赋一诗如何?”
“便以这‘中秋夜山塘即景’为题,每家书院再各出两人依次接续,共成一律,看哪家意境更佳,更为连贯?”
众人都没意见。
于是新一轮的游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