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府。
陈渐安听着陈渐鸿的汇报,脸色越发阴沉。
从府衙回来的当天晚上,陈家便找了杀手去阮凝眸住的地方。
这次他们可是特意雇佣的专业杀手,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结果杀手扑了个空。
陈家一打听,才知道阮凝眸一行人住进了苏家。
这让陈渐鸿气得牙痒痒又没有办法。
苏家在府城可是高门大户,虽然只是商贾,但之前资助了很多寒门学子。
苏家也办有族学。
虽然苏家自己人不争气,考不上功名,但从族学中出来当官的也有一些。
陈渐安就算没有被停职,都不好对付苏家,更别说现在。
阮凝眸住在苏府,他们根本就没有下手的机会。
“真是该死!”
陈渐安在厅中不停踱步,想着对策。
阮凝眸是当年阮家案唯一活下来的人,她如果不死,实在心难安。
虽说现在证据不足,府衙拿他们没有办法。
但他喜欢将威胁彻底扼杀在摇篮中。
就在此时,陈子明手中拿着一张报纸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爹,二叔,大事不好了。”
说着将报纸递了过去。
陈渐鸿拿过来看了看,皱眉道:“这不和以前一样吗?”
陈渐安也看了一眼,觉得陈子明毛毛躁躁的,难成大事。
苏家的报纸,两人一开始也有关注,但后来发现就是连载话本,以及一些花边新闻,也就没在意了。
现在苏家报纸在府城很火,陈渐鸿觉得可以在县城仿照这个模式赚钱。
“爹,二叔,你们看这里。”
陈子明指着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两人看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
这上面写着征集十年前阮家案的线索,只要真实有效,一条就奖励10两银子。
陈渐安身子有些发抖。
公开征集线索,这是要置他们于死地!
陈渐鸿见他这个样子,安慰道:“不用担心,当年的事做得很干净,不会留下什么把柄。”
陈渐安摇了摇头,“线索没有了,但人还在。”
陈渐鸿一愣,随后脸色有些凝重,“你是说当初的县令?”
陈渐安深吸口气“找到他!”
……
陈家能想到的事,李钰这边自然也能想到。
十年前的县令早已告老还乡,要找到他颇为不易。
不过李钰去找了杨远,请求帮忙,杨远满口答应。
不仅要找县令,还要找当初的典史等和阮家案有关的人。
对于找人,李钰不用操心,方清表示发动苏家的人脉然后配合府衙一起去找。
李钰还需要将话本和小故事写好就行了。
不过他写的那些小故事,都是用耳东来代替陈字,看报的百姓都没有反应过来。
反倒是府学的士子们回过味了。
起因是望川县的士子看了报纸上的一则小故事后,觉得似曾相似。
故事写的是,一位叫木子的士子参加县试,但和他联保的人却携带小抄,导致要被连坐。
但木子的夫子是举人,用自革功名的方式让木子没有受到牵连。
最后木子通过县试,不过是最后一名,而那叫着耳东的考生是第一名。
看到这小故事,望川县的士子只是琢磨了一下,便醒悟过来了。
木子是李,耳东是陈。
这不就是几年前望川县试的事情吗?
这小故事写的是李钰和陈子明啊!
不仅如此,还将陈家如何收买考生的事也写出来了。
这名士子又看另一个小故事。
写的是这名木子去参加府试,被恶意分配到了厕号,而且还缺瓦。
同知故意在饭菜下药送来,让衙役强逼着他吃。
还写衙役故意不倒粪桶,增加粪桶,发出杂声干扰考试。
木子又是最后一名,耳东又是第一名。
他急忙将之前的报纸翻了出来,看着那些小故事,越看越熟悉。
他本就是望川县人,对陈家的恶行也有所耳闻。
现在将这些故事和听的那些传言一对照,瞬间明白了。
这报纸上的小故事,全都是在揭露陈家的恶行啊。
他赶紧将这一发现告诉了其他士子。
顿时整个府学士子群情汹涌,对于其他恶行,他们不知道真假。
但陈家插手科举这事是真的。
和李钰同批的士子都知道这两件事,但府学中还有很多以前的士子。
这些士子都闷头读书,对于陈家插手科举的事并不知道。
听闻此事后,顿时义愤填膺。
李钰现在可是他们的偶像,他的才学已经让所有人都叹服,敬佩。
没有想到竟是遭遇了这样的不公平待遇。
“砸陈府!”
有人喊了起来,顿时其他人士子纷纷响应,马致远再次站了出来。
这事他熟!
于是陈府再次遭殃,陈渐安,陈渐鸿两兄弟只能连夜躲回望川县。
但此次的风波却没有结束,而是越演越烈。
加上方清刻意将报纸往其他府城送发,以至于四川省其他士子都知道了此事。
士子们沸腾了!愤怒了!
特别是那些寒门士子,他们苦读无数年,就是想要通过科举这条相对公平的道路出人头地。
陈家居然两次插手科举,简直岂有此理。
更有士子将陈子明的两次考试文章拔了出来,其他士子一看,顿时大喷特喷。
这样的文章也能成案首,果然有黑幕啊。
众士子意难平,既然插手科举之事是真的,其他小故事的主角也都叫耳动。
那是不是表明其他故事中的事件也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这陈家未免也太猖狂了,众多士子纷纷发声。
“没想到我大景朝朗朗乾坤下,竟然还有如此骇人听闻之事,这陈家真是该死!”
“插手科举,罪该万死!”
“鱼肉乡邻,欺男霸女,简直可恨!”
“我辈读书人岂能任由这种毒瘤危害世间,诸位可愿随我一起请命!”
此话一出,顿时响应者云集。
一时间,四川各个府城,县城的衙门都被群情激奋的士子们给围了。
还有热血的士子听到顺庆府这边的士子砸了陈府,纷纷自掏腰包坐车过来,也要来砸一次。
一时间,陈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不仅是在顺庆府的名声臭了,在整个四川省的名声都臭了。
其他地方的士子如何闹腾,李钰不知道。
他只知道顺庆府的士子们很欢实。
顺庆府下面九个县的士子纷纷云集府城,这还是第一次不到考试的时候,见到这么多士子来府城。
客栈的掌柜们笑得合不拢嘴,不过没有涨价。
他们也都气愤陈家的所作所为,支撑这些士子来闹事。
甚至还提供臭鸡蛋和烂叶子,让士子们可以去砸陈府。
是的,从其他县来的士子,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其他士子带领下,先去砸陈府。
哪怕现在陈府内已经狼藉一片,但这些士子都乐此不疲。
这么重大的事情,必须要参与,以后说出去也是不畏强权的美谈。
除了砸陈府外,这些士子第二件事就是去府衙门口静坐示威。
李钰也在其中,看着黑压压一片士子,李钰心中感慨。
读书人果然是比较可爱的群体,敢爱敢恨!
就算阮家案还不能翻,陈家恐怕也要倒大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