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购置的这处小院,十分幽静,而且四周环境不错,鸟语花香,让李钰很满意。
柳夫子笑道:“方清倒是会做人,在这里读书,可比在客栈好多了。”
林澈则是道:“这都是沾了阿钰的光。”
林溪和李芸也都点头,特别是李芸,她和李钰一起长大,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李钰会这么有出息。
她庆幸当初帮过李钰,否则根本得不到这样的回报。
收拾了一下房间,几人各自找房间住进去。
林溪还是和李芸一间房,两女年龄一样,已经成了很要好的姐妹。
李钰原本想单独住一间,但林澈非要和他一起,怕他偷偷学习,将他甩开。
柳夫子自然是单独一间。
等到收拾完后,柳夫子将李钰和林澈叫来房间,开口道:“这次主考院试的学政是林修远大人,也是我的座师,在士林中极有威望。”
说起林修远,柳夫子眼中便有着尊重和敬佩,李钰很少见到柳夫子有这样的眼神。
别看柳夫子跛脚又秃头,形象不怎样,但心气是很高的。
即便是面对周文彬,杨远这样的人,柳夫子也都神色如常,毕竟他是小三元,二十岁中举,有他的骄傲和底气。
现在说起林修远,出现这样的表情,不由让李钰和林澈也都肃然起敬。
随着柳夫子的介绍,李钰和林澈也明白了林修远是什么样的人。
林修远官居翰林院侍讲学士,现任提学四川道,主掌一省文衡。
虽然只是从五品的官员,但社会声望和未来发展潜力,远超其他同阶官职。
简单说,就是官阶不算顶级,但含金量很高。
“林师喜欢的文章,立意格局要高,不拘泥于细枝末节,需要有家国情怀,济世之心。”
“文章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格局!即便是经义题,也要能阐发出对时政民生的思考,切中肯綮。”
林澈赶紧拿笔在小本本上记下来,李钰则是若有所思。
柳夫子继续道:“再则,文章要言之有物,切合实际,论证要严密,论据要扎实,最好能结合地方利弊、民生疾苦,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
“我这里有林师写过的文章,是我当年读过的,待会我再出去买近些年,林师写过的文章。”
“还有几个月时间,你们将林师的文章好好读读,最好是能背下来。”
柳夫子说着,搬出一个大箱子,里面全是他的藏书,其中有林修远文章的书籍占了一大半。
看着这密密麻麻的书籍,哪怕是李钰也有些头皮发麻。
林澈更是咽了咽唾沫,之前府试背了百多篇文章,便让他死去活来。
而现在文章更多,林修远四十多岁,就算从二十岁开始写文章,也写了二十多年,这得背多少啊。
林澈感觉他头皮有些痒,伸手一摸,居然掉了几根头发,林澈吓了一跳。
完了!
我不会像柳夫子那样秃头吧。
而且这里的文章只是夫子以前读的,是十多年前林修远写的,夫子还要去买近些年的文章。
这背书强度不是一般的大。
柳夫子见林澈这个样子笑道:“不是让你们死记硬背,而是钻研林师的文风,这样才有助你们这次的院试。”
李钰翻开书籍看了一篇林修远写的文章,顿时敬佩不已,不愧是夫子的座师,这文章写得也太好了吧。
李钰认为他的文章已经算不错了,但和林修远的文章比起来,不说云泥之别,但也相差甚远。
林修远的文章磅礴大气,但却又不空洞,而且观点犀利,言之成理。
看得人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哪怕李钰两世为人,读到妙处也不由情绪激荡。
他穿越过来后,还是第一次读到如此能调动情绪的文章。
能成为一省学政真的是名不虚传。
林澈也看了一篇,顿时大受打击,之前府试时,他背过杨远的文章,当时觉得杨远的文章写得好,他经过两个月的苦读。
水平不说赶上杨远,但也接近了。
而现在看到林修远的文章,才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这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柳夫子见到两人震惊的表情,莫名有些暗爽,这可是自己座师的文章,而自己能中举,说明他的文章入了林修远的眼。
想到自己以前背林修远文章的场景,柳夫子有些感慨,那可都是自己逝去的青春啊。
现在这接力棒交到李钰和林澈两人手中了,给我狠狠地背吧,先背再分析和理解。
留下两人背书,柳夫子则是出门买书去了。
“阿钰,你说我们真的能过院试吗?”
林澈有些担忧地开口。
李钰深吸口气,合上书籍,“还有四个月时间,咱们就闭门苦读,事在人为,不给自己留遗憾。”
林澈眼皮直跳,闭门苦读?
他还想去府城一些好玩的地方玩玩,上次因为时间紧迫,只有两月时间,因此在客栈苦读,什么地方都没去。
虽然回县城之前逛了逛,但也没去太多地方。
原本以为这次来得早,能玩一玩,结果又要闭门苦读。
林澈知道要想中院试,不下苦功不行,但他毕竟只是个十岁的孩童,贪玩是天性。
要不是有李钰这样的对比,林澈根本就不可能这么刻苦。
见林澈愁眉苦脸的样子,李钰拍了拍他肩膀“等咱们中了院试,就会去府学读书,到时候你想玩有的是时间。”
“就苦这四个月,为咱们博个锦绣前程!”
“我可不想到时候我中了,你没中。”
林澈一听这话,顿时战意十足,虽然他知道他比不过李钰,但也不想被李钰拉下太多。
如果李钰中了,他没中,那才难受。
随后两人各拿一本书开始苦读,窗外,林溪和李芸见到两兄弟开始读书,不由都相视一笑。
两女也忙碌起来,李钰没有要丫鬟,那么饭菜什么的还需要她们两人来做。
……
时间流逝。
转眼间便是一个月过去,林修远已经来了顺庆府,院试的时间也贴了出来,定在了四月十五。
顺庆府再次迎来了大批的童生。
这些童生有的是去年刚过府试,有的则是很多年的老童生,年龄小的如李钰,林澈只有10岁,年龄大的有五六十岁。
整个顺庆府的童生大约有千多人,此时齐聚府城。
客栈又开始涨价,这次更离谱,已经到了400文一晚,但依然爆满。
当然这些都和李钰,林澈两人无关。
两人真的是用功苦读,天不亮就起来背书,吃过早饭,花一个时辰背书,一个时辰写文章。
午饭后,又是背书,写文章,习武两人也没有落下。
由林溪带着两人练习,李芸也在一旁跟着学,柳夫子则是趁着两人习武的时间看两人写的文章,然后批改。
到了晚上,柳夫子便指出阿两人将文章中的不足,以及需要修改的地方。
不得不说,柳夫子肚里是真有东西,无论李钰文章写得再精彩,他都能找到不足的地方。
柳夫子有种死去的记忆在攻击他的感觉,十多年前背了林修远的文章,现在居然还能想得起来。
看来自己还是宝刀未老,教导两人还绰绰有余。
当然头发又再次开始掉落,不过为了两个弟子能当上秀才,柳夫子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