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魔宗当老六 第一百一十一章 脱胎换骨

十日时间,弹指而过。

对于逐鹿书院的众多弟子和长老而言,这十日却显得格外漫长而煎熬。

藏经阁仿佛成了整个书院的风暴眼,每日都有无数道神识或明或暗地扫过那里,试图窥探其中那个身影的动静。

然而,除了最初几日那惊天动地的念力波动异象外,阁内大部分时间都显得异常平静。

但这种平静,反而更让人心惊肉跳。

那个名叫秦川的少年,就像一头蛰伏的洪荒凶兽,在无声无息地积蓄着力量。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里面做了什么,又领悟了什么。只能偶尔感受到,从那阁楼深处,隐隐散发出的道韵越来越晦涩,越来越深邃,有时如春风化雨,温润平和;有时又如混沌初开,包罗万象;有时甚至带着一丝令人心悸的古老战意……

各种矛盾而又和谐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让所有窥探者都感到匪夷所思,又隐隐不安。

“十日了……他到底在里面搞什么鬼?”

“感觉他的气息……好像每天都在变化,越来越看不懂了。”

“我昨天路过藏经阁,恍惚间好像听到里面有圣贤讲道的声音,但又像是幻觉……”

“听说连几位闭关的长老都被惊动了,暗中观察后,都摇头叹息,说此子悟性之恐怖,闻所未闻。”

“难道他真的能把前八层的典籍都领悟透?这怎么可能?”

“别忘了,他可是身负至尊骨!还有那诡异的念力……说不定真能做到呢?”

“唉,与这等妖孽同处一个时代,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类似的议论,在书院各处悄然流传,充满了惊叹、好奇、嫉妒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

秦川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们自身的平庸,也颠覆了他们固有的修行认知。

第十日,清晨。

当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洒在逐鹿书院巍峨的建筑上时,藏经阁那扇紧闭了十日的大门,终于在一阵轻微的吱呀声中,缓缓向内打开。

早已等候在广场周围、或通过神识关注此地的人们,瞬间屏住了呼吸,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即将出现的身影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双普通的布鞋,踏在布满岁月痕迹的石阶上,步伐沉稳,不疾不徐。

紧接着,一个青衫身影缓缓走出。

依旧是那身简单的青衫,依旧是那张年轻而略带几分清秀的脸庞。但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在瞬间愣住了,瞳孔骤缩,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眼前的秦川,与十日前进阁时,仿佛判若两人!

之前的他,虽然天赋异禀,战力惊人,但身上总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锐气、狡黠,甚至是一丝若有若无的魔性。而此刻,他周身的气息却变得无比内敛、平和、温润。

他站在那里,明明没有任何强大的灵压散发,却仿佛与周围的天地自然融为一体。阳光洒在他身上,似乎都变得更加柔和;微风拂过他的衣角,也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如同历经沧桑的智者,又带着洞悉世事的通透。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平和笑意,令人如沐春风。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周身隐隐流转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道韵”。那并非某种特定的功法气息,而是一种博大的、包容的、仿佛蕴含了天地至理、人间正道的浩然之气!

仔细看去,他举手投足间,似乎有微不可察的儒家礼法痕迹,又有道家自然的飘逸,甚至还带着一丝佛家的慈悲禅意……种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在他身上完美融合,浑然天成!

这哪里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少年天骄?这分明是一位饱读诗书、胸藏万卷、德行高洁、令人心生敬仰的……儒道圣人!

“他……他还是秦川吗?”一个弟子揉了揉眼睛,喃喃自语。

“见鬼了……我怎么感觉像是看到了书院里那些隐世不出的宿儒老祖?”

“这气息……这气度……分明是儒道大成才有的气象!可他明明身负至尊骨,之前还用了魔功啊!”

“十日……仅仅十日!他到底在藏经阁里经历了什么?难道真的读通了万卷经典,融汇了百家之长?”

“脱胎换骨……这才是真正的脱胎换骨!”

惊呼声、吸气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被秦川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惊呆了。这已经不是修为的提升,而是生命层次和气质上的某种升华!是道的领悟达到极高境界的外在体现!

就连一直隐匿在虚空中的几位书院长老,此刻也忍不住显露出身形,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骇然和不可思议。

“万法归宗……融汇贯通……此子,竟真的做到了?”一位长老声音干涩。

“他身上的道韵,已近乎‘道体’雏形!虽然还很微弱,但确确实实是融汇了儒、道、佛乃至诸多杂学精髓后,自然孕育出的独特气象!”另一位长老眼神震撼。

“十日……仅仅十日啊!我辈穷尽数百年之功,也未必能窥得此境一二……妖孽,真是妖孽!”

荀夫子的身影也悄然出现在广场上空,他望着下方那个气质大变的少年,素来平静的眼眸中,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比其他人看得更深、更远。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秦川表面上的儒雅和气度,更是他体内那如同宇宙般浩瀚、却又井然有序的“道基”!那是一种以混沌为根,海纳百川,将无数看似矛盾、对立的道理、法则、能量完美统合在一起的恐怖潜力!

“混沌包容,有容乃大……此子走的,竟是这样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荀夫子心中暗叹,“难怪叶青衣如此看重他。假以时日,此子成就,恐怕真的不可限量……”

在无数道震惊、复杂、甚至带着一丝敬畏的目光注视下,秦川缓缓走下台阶,来到了广场中央。

他目光平和地扫过四周,最后落在了空中的荀夫子身上,微微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儒生礼,声音温润如玉,带着真诚的感激:

“晚辈秦川,多谢圣主及书院十日款待。藏经阁博大精深,令晚辈获益良多,感激不尽。”

他这话说得诚恳,没有丝毫作伪。这十日,对他而言,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次蜕变。不仅将前八层海量知识尽数消化吸收,更借助念神体的神妙,将其融会贯通,初步构筑起了自身“混沌天地”的坚实框架。如今的他,底蕴之深厚,对“道”的理解之深刻,远超十日之前!

荀夫子按下心中的震动,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虚扶一下:“小友不必多礼。你能有此收获,是你自己的造化与悟性。我书院典籍能得遇明主,亦是它们的幸事。”

他这话,等于再次肯定了秦川的成就,也彻底将之前的恩怨揭过,表达了书院的善意。

秦川直起身,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风化雨,让人心生好感:“圣主过誉了。晚辈此番叨扰已久,也是时候告辞了。”

他话音落下,目光便转向了某个方向,那里,一股清冷而锐利的剑意,早已锁定了他。

叶青衣,不知何时已悄然出现在广场边缘,一袭青衣,怀抱古剑,清冷的眸子正一瞬不瞬地盯着他,那目光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战意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艳?

显然,秦川这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也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