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稳健人生,从高中进士开始 第203章 结缘孙悟空

蓬莱仙岛,蟠桃树下,三星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孙悟空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那被师父误解驱逐的憋闷愤懑,竟暂时被对这陈曦的强烈好奇所冲淡。

一个下界凡人王爷,短短时间内,竟能成就儒圣、受封勾陈大帝、被尊为大唐帝师,更关键的是,还能布下周天星斗大阵那等洪荒凶阵,斩了妖师鲲鹏的分身?

这等经历,简直比他当年大闹天宫还要传奇,还要……刺激!

孙悟空本就是天地生成的灵猴,骨子里充斥着对强者、对新奇事物的天然好奇与不服输的劲儿。

听闻三界出了这么一位人物,怎能不心痒难耐?

“有意思!真有意思!”

孙悟空抓耳挠腮,一双火眼金睛滴溜溜乱转,刚才的颓丧之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俺老孙倒要看看,这位陈帝师是何等人物,是否真如你们所说,有三头六臂,通天彻地之能!”

他猛地站起身,对三星拱了拱手:“多谢三位老倌儿的美酒和消息!俺老孙心里不痛快,正好去那辽东转转,散散心,顺便会一会这位奇人!”

福禄寿三星相视一笑,知他性子,也不阻拦。福星笑道:

“大圣且去,那辽东如今气象万千,或许真能让大圣另眼相看。只是切记,那位陈帝师非同寻常,大圣还需以礼相见。”

“晓得晓得!”孙悟空嘴上应着,心中却自有打算。礼?他齐天大圣什么时候真讲过那么多虚礼?先去看看再说!

话音未落,他已是一个筋斗翻起,化作一道金光,瞬息间便冲出了蓬莱仙境,辨明方向,直奔南赡部洲东北角的辽东而去。

筋斗云速度何其之快,翻个筋斗便是十万八千里。不过片刻功夫,下方景象已从浩瀚东海变成了连绵山峦与肥沃平原。

越是靠近辽东,孙悟空越是察觉到此地不同寻常。

空气中弥漫的灵气,竟比南赡部洲其他地域要浓郁精纯数分,且其中夹杂着一种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生气。

下方大地上,农田规划得整整齐齐,水利设施完备,道路宽阔平整,车马行人络绎不绝。

更奇的是,许多田地里竟有闪烁着微弱符文的器械在自动耕作,一些城镇上空,还有造型奇特的飞舟缓缓起降。

“咦?这辽东,果然有点门道。”

孙悟空按下云头,隐去身形,落在辽城之外的一座山头上,火眼金睛运足,仔细打量这座雄城。

只见城池巍峨,城墙之上符文隐现,形成一道无形的护罩。

城内建筑鳞次栉比,街道井然,人流如织,商贸繁荣。尤其城东南那片书院区域,道道才气灵光冲天而起,赤金青白各色交织,竟隐隐有朗朗读书声与金石锻造之声混合传来,形成一种奇特的文华气象。

而城中心那座最为宏伟的节度使府,更是被一股庞大而凝练的紫金色气运笼罩,那气运中融合了人道功德、星辰之力、儒道正气乃至一丝若有若无的天庭帝威,浩瀚如海,深不可测。以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竟也难以完全看透。

“好家伙!这气运……都快赶上玉帝老儿的凌霄殿了!难怪三星那般推崇。”

孙悟空心中暗惊,收起了几分轻视之心。

他能感觉到,府邸深处,有一股渊深似海、与天地法则隐隐共鸣的气息,平静却蕴**难以想象的力量。那定然就是陈曦无疑。

“既然来了,总不能偷偷摸摸。”

孙悟空眼珠一转,现出身形,整理了一下他那套锁子黄金甲,大摇大摆地朝着城门走去。

他这毛脸雷公嘴的奇特相貌,自然立刻引起了守城兵士的注意。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兵士虽然警惕,却并无多少惧色,反而迅速列队,一名队正上前,不卑不亢地拦阻道:

“这位……大师,请留步。入城需登记来历,说明事由。”

孙悟空一愣,他纵横三界,去哪不是来去自如?何时被凡人兵士拦过?不过看对方态度还算有礼,他也不想一来就闹事,便嘿嘿一笑道:

“俺乃齐天大圣孙悟空,听闻你家帝师陈曦是个人物,特来拜访!”

“齐天大圣?”

那队正显然听过这名号,脸上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恢复平静,拱手道:“原来是大圣驾临。请稍候,容我等通传帝师府。”

说罢,便示意手下通过腰间一块玉符快速传讯。

孙悟空心中更奇,这辽东的凡人,见到他这模样,竟能如此镇定?而且办事效率颇高。

不多时,一道清朗平和的声音仿佛直接在孙悟空耳边响起:

“原来是大圣光临,有失远迎。请入府一叙。”

声音不大,却清晰无比,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正是陈曦。

那队正似乎也收到了指令,侧身让开道路,做了个请的手势:

“大圣,帝师有请,沿此主道直行,便是帝师府。”

孙悟空点点头,迈步进城。

一路行来,他好奇地东张西望。城内百姓见到他,虽也惊奇,却多是好奇打量,指指点点,并无恐慌奔逃之象。

街面干净整洁,商铺林立,各种新奇物事层出不穷,有闪烁灵光的灯盏,有自行行走的机关傀儡搬运货物,有店铺里售卖着蕴含灵气的食物药材……一派生机勃勃、秩序井然的景象。

“这陈曦,治世倒是有一手。”

孙悟空暗自点头,他见过太多人间国度,如此繁华且有灵性的,实属罕见。

来到帝师府前,早有亲卫等候。

府门大开,并无重兵把守,反而透着一股开阔大气。

孙悟空步入府中,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清雅的庭院。院中古树参天,石桌石凳古朴。

一位身着青衫的年轻人正负手立于树下,背对着他,眺望远方,身形看似普通,却仿佛与整个庭院、乃至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

听到脚步声,陈曦缓缓转身,面容平和,目光清澈,嘴角**一丝淡淡笑意:

“大圣,久仰了。”

孙悟空火眼金睛上下打量陈曦,心中更是凛然。

以他的修为,竟完全看不透对方深浅!

只觉对方气息如渊似海,却又返璞归真,仿佛只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

但那种无形的压力,却比面对如来佛祖时也不遑多让,只是更加内敛,更带一种令人心折的浩然之气。

“嘿嘿,你就是陈曦?那个斩了鲲鹏、当了帝师的陈曦?”孙悟空绕着陈曦走了两圈,抓腮问道。

“正是陈某。”

陈曦微笑颔首,伸手示意石凳,“大圣请坐。看茶。”

阴影中,子业无声浮现,奉上两杯清茶,茶香袅袅,竟蕴含精纯灵气。

孙悟空也不客气,一**坐下,端起茶杯嗅了嗅,一口饮尽,咂咂嘴道:“好茶!比蓬莱那三个老倌儿的也不差!”

放下茶杯,他盯着陈曦,直接问道:

“俺老孙是个直性子,不喜欢拐弯抹角。听说你本事大得很,俺特来瞧瞧。你给说说,你那什么格物之道,还有那周天星斗大阵,是咋回事?”

陈曦闻言,并不意外,知他性情如此。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大圣以为,何为道?”

孙悟空一愣,挠头道:

“道?道法自然,随心所欲,俺老孙学的乃是长生不老之术,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金箍棒打遍天下不平事,这便是俺的道!”

陈曦点头:“大圣之道,在于本心逍遥,在于力量强横,在于快意恩仇。此乃天性之道,勇猛精进,令人钦佩。”

孙悟空听了,颇觉得意。

陈曦话锋一转,继续道:“然,陈某之道,略有不同。格物者,穷究事物之理以致其知也。观星辰运转,明宇宙规律;察草木枯荣,知生命轮回;研金石变化,创利民之器。此道在于认知世界,改造世界,在于秩序与创造,在于文明之延续与进步。”

他随手拿起石桌上的一片落叶,道:“譬如这片叶,大圣或见其形,感其凋零。而格物者,会探究其叶脉为何如此生长以承光露,其颜色为何随季变化以应天时,其凋落为何化泥护根以续生机。明其理,便可效其法,或改良稻麦,或创生医理,或悟得枯荣循环之天道。”

他又指向天空:“周天星斗大阵,亦是如此。非是单纯借力逞威,而是洞悉星辰运行之轨迹、能量汇聚之节点、法则勾连之玄妙,方能以阵旗为引,以自身为枢,调动诸天伟力。其核心,乃是对规律的尊重与运用。”

孙悟空听得似懂非懂,但觉陈曦所言,与他以往接触的佛道之理皆不相同,更重实在的理与用。他忍不住问道:

“照你这么说,懂得道理,便能拥有力量?”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陈曦道,“洞悉规律,顺应规律,进而利用规律,自然能生出无穷力量。这辽城繁华,百姓安居,军械精良,皆是格物知理而后行之果。力量,并非只有打杀一种表现形式。创造、守护、教化,亦是力量,且是更为长久、更为根本的力量。”

孙悟空若有所思。他想起进城所见种种新奇之物,想起那些凡人兵士眼中的镇定与自信,想起这辽城磅礴的生机与秩序。

这种力量,确实与他所熟悉的棍棒神通不同,却同样令人震撼。

陈曦看着孙悟空,知他心中仍有困惑与傲气,便道:

“大圣若不信,可观我一物。”

说罢,他心念微动,并未施展任何法力神通,只是指尖在石桌上轻轻一划。

刹那间,桌面上星光点点浮现,迅速勾勒出太阳系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微缩模型,轨迹精准,比例协调,甚至能看到行星的自转与卫星环绕。

这并非幻术,而是他以强大神念引动周遭微尘能量,按照宇宙规律直接模拟而成!

孙悟空火眼金睛瞪得溜圆,他能感受到这其中蕴含的至简至深的天体运行法则,绝非障眼法可比!

“这……这是天穹星宿之秘?”孙悟空惊叹。

“不过是宇宙规律之一隅。”

陈曦散去星图,平和道,“万物皆有其理,大圣的七十二变、筋斗云,亦是洞察了变化与空间之理的妙用。只是大圣偏重于用,而格物之道,追求体与用合一。”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孙悟空隐隐触摸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一直以为力量就是力量,却从未深思力量背后的道。

今日听陈曦一席话,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收起嬉笑之色,难得正经地拱手道:“帝师一番话,让俺老孙受益匪浅!以前只知逞强斗狠,却不知这力量背后,还有这般深奥的道理。佩服!佩服!”

陈曦微笑还礼:“大圣过谦了。大圣天性率真,勇猛精进,亦是大道。你我之道,看似不同,实则殊途同归,皆是为了追求超脱与自在,只是路径各异罢了。”

孙悟空此刻对陈曦已是心服口服,不仅佩服其力量,更佩服其见识与胸襟。他叹道:“早知道下界有你这等人物,俺老孙早就该来拜访!也省得受那迂腐和尚的闲气!”

提到唐僧,孙悟空脸上又露出一丝郁闷。

陈曦目光深邃,似乎看穿了什么,缓声道:“大圣,你与三藏法师的缘分,乃是天定。他肉眼凡胎,不识妖魔,亦是劫数使然。然大圣护师之心,天地可鉴。些许误解,终有冰释之时。”

孙悟空嘟囔道:“冰释?俺看难!他连紧箍咒都念了,铁了心要赶俺走!”

陈曦掐指微算,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道:

“大圣,若我所料不差,三藏法师此刻,怕是已遭了难,正需要你去解救。”

“什么?”

孙悟空猛地站起,“师父遭难了?可是那白骨精?”

陈曦点头:“白骨精虽被你打杀三次,怨气未散,或其本体尚在,或其背后另有妖魔。三藏法师身边暂无强者护佑,八戒、沙僧恐非敌手。此乃一难,亦是你们师徒和解之契机。”

孙悟空闻言,顿时急了。

他虽然气愤唐僧迂腐,但内心深处,对师父的安危却是极为看重。

“帝师!俺老孙得立刻回去!”孙悟空抓耳挠腮,就要驾云。

“大圣且慢。”

陈曦叫住他,取出一枚温润玉符,递了过去,“此符蕴含我一丝浩然正气,可辟邪护身,亦能助你关键时刻清明心神。赠与大圣,或有用处。记住,护得三藏法师取得真经,普度众生,亦是莫大功德,于大圣之道,大有裨益。”

孙悟空接过玉符,只觉一股温润平和之气流入体内,烦躁之心顿时平息不少。他深深看了陈曦一眼,拱手郑重道:“帝师今日点拨之恩,赠符之义,俺老孙记下了!待俺救了师父,了却此事,定再来辽东,与帝师把酒论道!”

“随时欢迎。”陈曦含笑点头。

孙悟空不再耽搁,一个筋斗翻上云端,化作金光,疾驰向西而去,心中担忧师父安危,那点怨气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陈曦望着孙悟空消失的方向,微微颔首。

点拨这天生石猴,结个善缘,于未来或许有益。

而西游之路,亦是这方天地大势之一,顺势而为即可。

他转身,目光再次投向辽城蓬勃的景象,心神已回归到自身的格物大道与那宏伟的仙庭蓝图之上。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