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外面聚集的人太多了,几个村子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基本都过来凑热闹。
卫东在人群中找了好一会儿,才挤到常氏跟前。
“常婶子,老大找您有点事儿。”
“啊?”常氏正看的高兴呢,突然听到有人喊他,只是人群的哄闹声太大,有些听不清楚。
卫东是男子,又不是趴常氏耳朵边说话,只是提高嗓门又说了一遍。
常氏这才知道是沈禾找她。
费了半天劲儿,才跟着卫东挤进角门。
沈禾就在院子里等着,见常氏来了,便笑道:“常婶子过来坐。”
“哎!”常氏拢了拢鬓边的头发,笑眯眯的走了过去。
甭管沈禾找自己是什么事儿,反正从没亏待过自己的。
“常婶子,我想请你来看看那染料泡的怎么样了?另外接下来想让你来帮忙染布。”
常氏愣了一下,看染料也就一会儿的功夫,只是沈禾带回来那么多的布料,可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关键是,当家的说明天就要开始收割稻子、还有小麦了。
这农忙是一年到头最重要的事情,这时候要是她不在家帮忙,估计背后得被婆婆骂死。
只是这沈禾从未亏待过自己,再加上这染过的布料也是要卖给村里的,自己要是拒绝也说不过去。
哎!罢了,要不是有沈禾帮助,别说地里的那些粮食了,他们现在的命在不在,都不一定呢!
常氏脸上的表情实在太过精彩,一会儿蹙眉,一会儿舒缓,一会儿又蹙起眉。
就是再木讷的人,也能瞧出常氏这会儿正在天人交战呢!
不过沈禾也不会仗着自己的功劳,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有些事情在她将常氏找来之前就考虑过了。
还不等常氏开口,沈禾便道:“婶子可是在担忧明日开始农忙的事儿?”
常氏没想到被沈禾看穿了心思,不过这也没什么丢脸的。
在她心里沈禾就是最有能耐、最聪明的人,能看出她的心思一点也不奇怪!
“你别怪婶子刚才想的多,婶子肯定会给你帮忙的!”
沈禾扯嘴笑了起来,心里暖暖的。
以前她嫌常氏蠢,耍点小心眼子也能一眼就被人看穿,后来接触久了,才发现这样的人也挺可爱的。
最起码高兴不高兴的,都挂在脸上,也不用费心去猜个啥。
“婶子,我不会让你白帮忙的,一天给你三十文钱,另外你家田里的活计我会找个人顶替你。”
常氏一听蹭的一下站了起来:“给钱,还找人帮忙干活?还有这好事儿?”
话一出口,常氏赶紧捂住了嘴,这话怎么就当面说出来了呢!
沈禾笑道:“婶子觉得怎么样?要是可以的话,下午就开始染布。”
常氏笑的合不拢嘴,连连点头:“当然没问题,那就这样说定了啊!”
不用下地干活还有钱拿,她是傻了才会不同意!
心里打定主意,等领了工钱后,先买根簪子,再将剩下的钱拿回去。
到时候婆婆即便是不高兴,碍于面子也不会将那簪子拿去退了。
要不然等银钱进了婆婆手里,她想要出一文钱来,那可是难如登天。
至于说将银钱留在自己手里,估计是不太可能的,以婆婆那强势的性格,她要是敢不上交,婆婆说不好就得大闹一场。
常氏想到这里,心里美的冒泡:“那我先去看看染料泡的咋样。”
“嗯。”
常氏去柴堆那里挑了一根合适的棍子,在大缸里扒拉了几下,臭烘烘的,看来泡的还不错。
只是,好像少了一样重要的东西,这会儿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站在水缸前,想了好一会儿,这才恍然大悟。
当即拍了一下脑门子。
“哎呀!要想将颜色染得更好,更持久,需得有石灰。”
“石灰?这简单啊,陈福那里多的是,找他要一点就成。”
常氏点了点头:“那行,我先回去在中午前将脏衣服都洗了,下午就开工。”
“嗯。”
常氏临回去前,又提醒道:“哦,对了,最好先找人搭一些竹竿架子,到时候好晾晒染过的布匹。”
沈禾闻言便道:“好,这个没问题,我一会儿就安排。”
常氏心情好,回去的时候都哼着小曲。
王大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去了。
他手上也没银钱,即便有想要的也买不了,也就凑凑热闹就行了。
“媳妇,卫东那小子找你有啥事啊?”
常氏眼珠子转了转,答非所问:“你咋不在那看热闹?回来的这么早干啥?”
“看一会儿就得了呗!一直看也不买东西,怪没意思的。”王大山说话,语气里带着淡淡的落寞。
常氏哦了一声,又故意问道:“咋不买呢?是没有喜欢的吗?”
王大山斜眼瞅了常氏一眼,感觉媳妇今天更傻了,竟然会问出这样的傻话。
不过他也只是叹了口气,不好说什么。
银子在老娘手里呢,说多了就成自己不孝了。
常氏见状,神秘兮兮道:“你想不想知道卫东找我干啥?”
“对哦?刚问你呢,你也没说!”
常氏四下看了看,将王大山拉回屋子里,一通解释之后,王大山才知道还有这好事。
“媳妇,你可真是厉害,做的饭菜得沈禾赏识,连这织布染布也得沈禾青睐。”
常氏嘚瑟道:“是吧!所以说你娶了我,还是挺有福气的吧?”
王大山笑呵呵的,也乐意哄着:“那是,咱媳妇就是最好的。”
常氏见状,趁机叹了口气:“唉!这福气是带到你们家了,可惜咱想要个木簪子,都没有铜板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