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委的话音刚落,指挥部里的气氛瞬间凝重了起来。
“我需要你们,带人潜入锦城侦查,确认鬼子到底会从哪个方向突围!同时,据说有一批物资滞留在了锦城,你们要好好找找!那里面都是咱们的国宝!”
现在的锦城已经被四野围困,鬼子必然已经加强了盘查。
这时候潜入锦城,难度不小。
不过,宋卓文和燕双鹰没有丝毫犹豫。
“保证完成任务!”
政委欣慰地点点头。
“好!”
“城内同志的接头地点和暗号,都在这里。”
他递过来一张折叠好的纸条。
“你们人手不多,燕双鹰同志的人枪法好,负责外围策应和强攻。宋卓文同志熟悉城市潜伏,负责情报刺探和路线规划。”
“记住,此项任务十分重要,将会决定咱们后续的作战计划!”
“是!”
两人领了命令,转身就走出了指挥部。
外面的冷风一吹,宋卓文的脑子清醒了许多。
“我的人,加上你的人,一共二十六个。”
燕双鹰的声音很冷,像他手里的枪。
“锦城现在是外松内紧,城门盘查极严,硬闯不行。”
宋卓文接过话头,大脑飞速运转。
“想要进城,难度不小,我们得想个由头!”
燕双鹰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赞许。
“什么由头?”
“收尸。”
宋卓文吐出两个字。
“这兵荒马乱的,城里的死人,总得有人处理。咱们就扮成‘抬尸队’,胆子大,要钱不要命的那种。”
半小时后。
二十六个精悍的战士,全都换上了一身破烂的棉袄,脸上还抹了些锅底灰,一个个冻得缩手缩脚,看上去跟在城外刨食的难民没什么两样。
他们推着几辆吱吱作响的独轮车,车上盖着几张破草席,慢吞吞地朝着锦城西门挪去。
城墙上,鬼子的太阳旗无力地耷拉着。
城门口,几十个伪军端着长枪,正在盘查着稀稀拉拉的行人。
一个伪军排长,看到宋卓文他们这副打扮,立刻不耐烦地走了过来。
“干什么的?滚滚滚!这城不让进了!”
宋卓文连忙点头哈腰,从怀里掏出了两块大洋,不动声色地塞了过去。
“长官,长官行个方便。”
他压低了声音。
“我们是城东‘永安堂’的,城里死人太多,掌柜的让我们出来找些人手,进去帮忙抬尸。工钱给得很高,不然谁敢这时候进来啊……”
那伪军排长掂了掂手里的钱,脸上的不耐烦变成了贪婪。
他朝城里努了努嘴。
“最近城里不太平,晚上别乱跑。”
“是是是,我们晓得。”
“进去吧!”
伪军排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一行人推着独轮车,低着头,快步走进了城门洞。
穿过城门洞,城内的景象,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凄惨。
街道上空无一人,两旁的店铺门窗紧闭,不少墙上还留着一个个弹孔和黑乎乎的血迹。
燕双鹰和宋卓文交换了一个眼神。
“分头行动。”
他压低了声音说道。
“我去南城,我的人会先去那边转转。”
宋卓文点头。“我们去北城的老街,接头地点在那。”
“按计划行事,天黑后联系。”
“好。”
燕双鹰一挥手,他身后的十几个“难民”悄无声息地拐进了一条小巷,瞬间消失在阴影里。
宋卓文也带着自己的人,推着独轮车,沿着墙根,朝着北城的方向走去。
街道上,死一般的寂静。
突然。
“踏!踏!踏!”
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从街角传来。
宋卓文立刻打了个手势,所有人停下脚步,靠在墙边,低下头。
一队鬼子巡逻兵,背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从他们面前走过。
鬼子兵的眼神凶狠,就像一群饥饿的野狼。
等鬼子兵走远,宋卓文才松了口气。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
必须尽快找到接头地点。
他们继续往前走。
越往里走,破坏的痕迹就越严重。
“砰!”一声枪响,从不远处的一座宅院里传来。
紧接着,是女人的尖叫和孩子的哭喊。
宋卓文的脚步一顿。
他看到,一队穿着土黄色军装的伪军,正从那座大宅院里往外搬东西。
红木的太师椅,鎏金的烛台,成匹的丝绸……
一个伪军扛着一个半人高的青花瓷瓶,咧着嘴,笑得满脸的横肉都在颤抖。
另一个伪军,则从一个中年男人的尸体上,粗暴地扯下一枚金戒指。
这是赤裸裸的抢劫!
这些二狗子比鬼子更清楚,锦城守不住了。
所以他们要在城破之前,为自己捞足最后一笔。
宋卓文身后的一个抗联老兵,眼睛瞬间就红了,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宋卓文一把按住了他的肩膀,缓缓摇头。
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的目光,扫过那群正在狂欢的伪军。
眼神冰冷。
这些败类,一个都跑不了。
他带着人,绕开了那座正在被洗劫的宅院,加快了脚步。
接头地点,是一家名为“同福米行”的铺子。
当他们走到米行门口时,发现铺子的门板上了一半,里面黑漆漆的,看不清状况。
一个伙计打扮的人,正没精打采地扫着地上的灰尘。
宋卓文走上前去。
“掌柜的,买米。”
那伙计抬起头,睡眼惺忪地看了他一眼。
“米?没了!自己没长眼睛看吗?都什么时候了,早卖没了!”
宋卓文并不生气,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你们这米,不保熟啊。”
“嗯?”伙计瞬间来了精神,上下打量了一番宋卓文,“我一个卖米的能不知道他熟不熟吗?”
“来,咱们到里面好好唠唠!”
他一把拉住宋卓文,走进了铺子。
掌柜的已经走了出来,看到伙计点头,对着宋卓文一伸手,“里面谈!”
“吱呀——”一声轻响,里屋的木门被合上。
掌柜的点燃了桌上一盏煤油灯,昏黄的火苗跳动了一下,映出他那张布满沟壑的脸。
“同志,你好,我是宋卓文!”宋卓文伸出了手。
掌柜的,也就是锦城地下站的负责人老王,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拿起暖炉上的茶壶,给宋卓文倒了杯热茶,“宋同志,情况有些糟糕!”
“鬼子调来了新的电侦车,二十四小时在城里转悠。”
“城西的交通站就是这么被他们利用电侦车端掉的,一个人都没跑出来。”老王叹了口气,“今天一早,鬼子还下了命令,锦城如今只进不出!”
“什么?!”接二连三的噩耗,让宋卓文有些失态。
不过作为老地下工作者,他依然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老王从怀里掏出一杆旱烟,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这几天,我已经大致了解了鬼子的动向。”
“自从四野围城,鬼子的第八师团,就开始往城北的旧军营集结。所有还能开得动的卡车、装甲车,甚至连他们司令部的小轿车,全都往那边开。”
“城北?”宋卓文皱起了眉头。
“对,城北。”
老王继续说道:“还有粮食。从三天前开始,全城的粮食,不管是米行里的,还是老百姓家里的存粮,全部被鬼子以‘军用’的名义征收了。”
“一粒米都没剩下。”
“我这米行,现在就是个空壳子。”
老王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里却透着一股愤怒。
“他们把所有能带走的资源,都集中到了一起。”
“看样子,他们要突围了。”宋卓文呷了口热茶。
只进不出,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而将所有粮食征用,不过是鬼子的惯用伎俩。如此一来,四野的压力可就大了!
“宋同志,滞留在城里的所有鬼子军官家眷,昨天晚上已经被秘密转移到了旧军营。他们这是要孤注一掷了!”
就在两人说话间,在外面的伙计,敲响了木门,“掌柜的,城南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