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第624章 见机行事

这年月,倒爷能成为一个时兴的名词,自然群体不小。

其中不乏赚了大钱的。

虎妞和苗子,这回来,就是要让徐德胜搬去乐春坊住。

赵铁柱当初买那院子,可就比张红旗那院子小了一点。

里头虽然经常存了几十台电视啥的,可空闲的屋子依然不少。

别说徐德胜住那了,他这些货啊啥的,全拾掇过去,也塞不满。

老徐倒是有点犹豫,他是真不想麻烦别人,可虎妞和苗子加上赵铁柱,仨人盛情难却,不得已跟着去了乐春坊。

徐德胜不是第一趟倒腾这些东西,来京城却是头一回。

按照他本人的体会,电子表和**镜最适合倒腾。

这俩东西不占地方,而且不愁销路,甚至卖货的过程中,被人撵的时候,也好跑路!

因为要住乐春坊,徐德胜直接给那一脑袋爆炸头发型给剪掉了。

用他的话说,京城百姓有见识,不需要整这些,他去旁的地方卖货,一脑袋爆炸头就是活广告。

话虽这么说,可一帮人都怀疑他是被谁给忽悠了。

安顿好徐德胜之后,张红旗发现一个多少有点惊悚的事情。

他自打买下煤市街那处宅院之后,外加掏钱修缮啥的,再往后就没花过什么大钱了。

他手里的现金,在虎妞搞定那批援建工人手里的指标之后,连续的猛涨。

前段时间又一次性卖掉了六个剧本,分了不少稿费,眼下现金的金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十三万!

这么多现金,指定不敢存银行的,刘浩还好点,他银行存的钱是有来历的。

之所以有这么多现金,跟刘浩分稿费的时候,直接给张红旗分现金也有关系。

反正就是钱太多,赵铁柱那边估计也一样。

张红旗都有心叫上单楹秋去一趟工艺品商店了,那些玉石之类的器物,整点回来存着,总比存现金强吧。

结果没等张红旗主动找单楹秋呢,这姑娘反倒主动找到他了。

或者说,主动找虎妞了。

京城有个硬木家具厂,里头存放了不少老式旧家具,有些甚至是元代的器物。

这地方原本单楹秋是不知道存了这老些老式家具的,结果她搁家听她爹和朋友闲聊,才知道的。

这事说起来话有点长,简单来说,就是京城里之前关闭的晓市也就是鬼市,不知什么时候偷偷恢复了。

那地方不少人倒腾古玩,真的假的全都有,但比之后世,指定要有价值的多。

结果呢,厂子里有职工,把仓库存的那些小件的旧家具给倒腾出去,卖给收旧货的,或者直接自己去晓市摆摊。

等到厂里领导发现的时候,好嘛,小件的东西少了将近六成!

这指定不是一两天的事,连是谁整的,都没法追查。

事实证明,别说追查以往的了,就是眼下,仓库也看不住。

这玩意作为外人,单楹秋和张红旗他们不做评价,家具厂的领导也算是被整急眼了,与其这么慢慢的丢,不如厂子里自己出面卖。

厂子里不但自己卖,还鼓励职工帮着卖,公家的东西卖出去,钱款进了公家的账本,合情合理嘛。

单师傅和他朋友说起这些的时候,那真是一阵唏嘘。

在他们二位看来,硬木家具厂这属于是在卖他们自家的家底了!

尤其是单师傅的那位老友,专门进仓库看了看,里面黄梨木紫檀木的大件就有不少,全是精品!

甚至那人还看见一件铁梨龙形腿大书案,铁力木的大料打制。

这玩意咋说呢,铁力木的大料到了明代就几乎绝迹了,那人由此推测,这个大书案大概率是元代的。

俩老汉凑一块,长吁短叹的,认为这些老式家具眼下胡乱朝外面卖,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可这玩意谁也没招不是?

当年好些个字画啥的,全送厂里直接打成纸浆用,也不是没发生过。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一边因为性子太过沉默,没啥存在感的单楹秋就把这事给惦记上了。

自从在工艺品商店一帮人分拨进去扫荡之后,虎妞就没再嚷嚷着买家具了。

毕竟见着了大世面,再小打小闹的没啥心劲了。

可硬木家具厂显然不一样,单楹秋听来的消息,估计比工艺品商店还要夸张!

这事赵铁柱和虎妞自然不会瞒着张红旗,所以也把他给叫过去了。

“咱们抽空去一趟吧,先看看情况再说。”

张红旗总感觉,在什么地方听说过硬木家具厂。

想来,可能是前段时间,跟着虎妞他们到处买老式家具的时候,听人提起过吧。

结果到了第二天,看见跑乐春坊嘚瑟的刘浩,张红旗这才想起来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厂子,说白了还是因为影视圈的人或者家属,才出了名的。

因为有两位大拿,把这厂子里的仓库掏空了,而且全都没有隐瞒,相反还大肆宣扬。

这俩人一个是来京拍电影的香港导演,一个是收藏了唐僧的紫檀大王。

张红旗也是猛然间想起来的,至于信息来源,那肯定记不清了,甚至究竟他们那两位大拿买家具的地方,究竟和单楹秋说的是不是一个厂子,谁也不敢确定。

不过有一件事,张红旗是记起来了,他脑海中碎片信息多的很,好像这俩大拿买走的家具后来存着争议。

他俩倒是没啥大影响,毕竟身份不同。

可那个厂子的领导被追责了。

这些事情,哪怕放在几十年后,也是张红旗没法证实的事,放在眼下,单凭记忆,就更当不得真了。

可这也让他提高了警惕,敲响了警钟。

甚至在去硬木家具厂之前,跟虎妞、赵铁柱、单楹秋全都商量好了,到时候他说了算,见机行事。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