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共享古代,龙国军演吓傻古人 第一卷 第18章 杨广的愤怒与崇祯的绝望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江都行宫,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

这里的空气,仿佛都浸透了江南水乡的温软与奢靡。

殿内暖香袅袅,金玉为阶,珠帘低垂。

数十名身段妖娆的宫女,如穿花蝴蝶般侍立两侧,或手捧玉盘,或轻摇团扇,连呼吸都带着一丝刻意的谄媚。

御座之上,大隋的皇帝,杨广,正以一种慵懒至极的姿势斜倚在软榻上。

他面如冠玉,凤眼狭长,一身明黄色的常服也掩不住那份与生俱来的华贵与傲慢。

他的一只手搭在身侧绝色美人的香肩上,另一只手则把玩着一枚晶莹剔透的夜光杯,眼神迷离地欣赏着殿中舞姬的曼妙舞姿。

丝竹之声不绝于耳,靡靡之音足以销魂蚀骨。

对于咸阳宫那足以冻结灵魂的肃杀之气,杨广没有丝毫兴趣。

他甚至觉得那个所谓的始皇帝有些小题大做。

不就是死了个儿子,亡了个国吗?

至于气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吐血?简直是有失体统,丢尽了帝王的颜面。

可渐渐地,他的脸色变了。

当天幕之上,赵高那张谄媚又阴毒的脸,与李斯那副摇摆不定、最终妥协的嘴脸,交替出现时,杨广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当“指鹿为马”的闹剧上演,满朝公卿噤若寒蝉,黑白被肆意颠倒,一个庞大的帝国,竟被一个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时,他脸上那慵懒的笑意,终于彻底消失了。

他缓缓坐直了身体,挥手屏退了身边的美人,那双原本迷离的凤眼,此刻正一眨不眨地盯着天幕,眼底深处,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凝聚。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一个传承二世,本该万年永固的煌煌大秦,是如何从内部,被蛀虫一寸寸啃噬干净的。

他看到了帝王的权柄,是如何被奸佞之臣一步步窃取的。

他看到了所谓的忠臣良将,是如何在屠刀之下,变得比绵羊还要温顺的。

这天幕,不是在讲一个亡国的故事。

这是在审判,是在警告,是在赤裸裸地告诉天下所有人,即便是强如始皇帝,他死后,他的帝国,也不过是奸臣掌中的一个玩物,

这是一种羞辱,

是对所有帝王的羞辱,

“砰!”

那枚价值连城的夜光杯,被他狠狠地砸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清脆的碎裂声,瞬间刺破了殿内的靡靡之音。

丝竹声戛然而止。

舞姬们的动作僵在了半空,一个个花容失色,跪伏在地,抖作一团。

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从御座之上弥漫开来的,令人窒息的怒意。

“好…好一个赵高,好一个李斯,”

杨广缓缓站起身,胸膛剧烈地起伏着,那张俊美的脸庞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微微扭曲。

“一群乱臣贼子,一群国之蛀虫,竟敢…竟敢如此。”

他像一头被彻底激怒的雄狮,在殿中来回踱步,眼神中的火焰,仿佛要将整个宫殿都点燃。

他愤怒的,不仅仅是赵高与李斯的背叛。

他更愤怒的,是这天幕的存在本身,

凭什么?

凭什么将帝王家最隐秘、最不堪的一面,就这样公之于众?

帝王,富有四海,执掌生杀,乃是天子,

天子的威严,岂容尔等宵小之辈肆意评判,

“来人,”

他猛地停下脚步,发出一声怒吼。

“把朕的那套‘琉璃八宝樽’给朕砸了,”

侍立一旁的内侍总管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跪倒在地。

“陛下,陛下息怒啊!那…那可是西域进贡的绝世珍品,天下无双啊,”

“砸!”

杨广的眼中,布满了血丝,声音嘶哑而暴戾。

“朕说,给朕砸了,朕的江山,朕的天下,还容不得一个来历不明的鬼东西指手画脚,”

他抬起一脚,狠狠踹翻了身旁一张由整块和田玉雕琢而成的玉案。

“哗啦——”

玉案上精美的瓷器、珍奇的摆件,稀里哗啦碎了一地。

“天下是朕的天下,历史是朕的历史,朕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轮得到它来告诉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他咆哮着,抓起身旁一个青铜龙纹鼎,用尽全身力气,朝着殿中的顶梁玉柱奋力砸去,

“铛——”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铜鼎被撞得变了形,滚落在地。

而那根晶莹剔透的玉柱上,仅仅是多了一道微不足道的白痕。

杨广喘着粗气,看着那道白痕,又看了看满地的狼藉,眼中的怒火非但没有平息,反而燃烧得更加旺盛。

因为他知道,这愤怒的背后,藏着一丝他绝不愿承认的……恐惧。

连始皇帝的帝国都会轰然倒塌。

那我呢?

我的大隋呢?

……

大明,紫禁城,乾清宫。

与江都的奢靡喧嚣不同,这里只有一片压抑的死寂。

崇祯皇帝朱由检,正静静地坐在御案之后。

他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龙袍,头发用一根木簪简单地束着,面容清瘦,眼窝深陷,眼眶下是两团浓重的青黑。

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少个日夜没有合眼了。

批不完的奏折,吵不完的朝臣,填不完的窟窿。

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像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而他,就是那个拼尽全力,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不断下沉的船长。

天幕上的画面,他一帧都没有错过。

从胡亥的继位,到赵高的专权,再到李斯的屈服,最后到大秦帝国的崩塌……

他没有愤怒,也没有咆哮。

他的脸上,甚至没有任何表情。

他就那么静静地看着,看着那个和他一样,试图力挽狂澜,却最终被时代洪流无情吞噬的王朝。

许久,许久。

他缓缓地,抬起了手。

那是一双因为常年批阅奏折而指节粗大的手。

他用这双手,轻轻地,抚过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

辽东的军情,西北的灾荒,朝中的党争……

每一本奏章,都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看到了赵高,便想到了那个权倾朝野的魏忠贤,想到了那些盘根错节、深入骨髓的阉党。

他看到了李斯,便想到了朝堂上那些结党营私、只顾自家利益,却将国家大义弃之不顾的东林党人。

他看到了指鹿为马,便想到了那些满口忠君爱国,背地里却与关外私通、鱼肉百姓的文武百官。

何其相似。

这天幕,哪里是在说秦?

这分明,说的就是朕的大明,

一股无法言喻的悲凉与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从他的心脏深处,缓缓地,蔓延至四肢百骸。

他一直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勤勉,足够努力,宵衣旰食,夙兴夜寐,总有一天,能将这个病入膏肓的帝国,从悬崖边上拉回来。

可是现在,他动摇了。

连那位横扫六合、威加海内的始皇帝,都无法阻止自己身后的帝国腐朽崩坏。

朕……又如何能做到?

他缓缓闭上了眼睛。

两行滚烫的清泪,顺着他清瘦的脸颊,无声地滑落。

一滴,一滴,砸在那份请求加派辽饷的奏折上,将朱红的御笔批注,晕染开来,变成了一团触目惊心的血色。

“朕非亡国之君……”

他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臣皆亡国之臣。”

这一刻,这位年轻的天子,再也支撑不住了。

他伏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上,那不算宽阔的肩膀,开始剧烈地、无法抑制地颤抖起来。

压抑了许久的哭声,终于从他的喉咙深处溢出,在这空旷死寂的宫殿中,显得那般凄凉,那般无助。

窗外,天色渐晚。

一轮残阳,如血般,染红了紫禁城的半边天空。

王朝的末日,似乎已经近在眼前。